第1157章 一筆橫財

字數:5306   加入書籤

A+A-


    寧遠很清楚,神梭紡織機是藏不住的。

    因為,總的來說,這玩意的結構實在是簡單,哪怕是個一般般的工匠都可以輕易仿製出來。

    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西山作坊的紡織機一定會外泄出去,繼而逐漸蔓延整個大明。

    若隻眼看下,自然可以賺一段時間小錢錢,可……日後呢?

    如若紡織機泄露出去,西山布匹作坊這邊還會有多少利潤?

    於是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售賣機器!

    買布的利潤不少,售賣機器同樣也不少啊!

    反正遲早會泄露出去,何不趁此機會再賺他一波?

    “駙馬,你這麽做,將會舍棄不少的利潤吧?”弘治皇帝趕了過來。

    “可以這麽說。”

    寧遠點頭道:“不過總的來看,損失並不大,而且……這也是大勢所趨!”

    弘治皇帝有些疑惑。

    大勢所趨?

    這事……明明可以避免的,怎麽就大勢所趨了?

    那神梭紡織機他是親眼見過的,而且還親自命名,其構造不是很複雜,極容易仿製。

    一旦西山那邊開始公開售賣,勢必會在短時間內被人仿製出來。

    而若大明各地都用了那紡織機,西山的布匹作坊……便優勢全無了啊!

    完全是虧本買賣啊!

    “陛下,今年江南一帶受了水災,桑蠶產量銳減,繼而導致許多婦人沒了生計吧?”寧遠隨口說道。

    “不錯。”

    提及此事,弘治皇帝搖了搖頭:“朕啊,正愁著這事呢,原本,那些婦人靠著仿製布匹,還能少賺一些,而今……卻是不行了!”

    本身沒有了桑蠶,想要織布都沒原料啊!

    這是雙重損失!

    “若是售賣機器的話,或可在一定程度減少江南的損失。”寧遠嚴肅開口。

    嗯?

    弘治皇帝挑眉。

    售賣機器,可減少江南因水災而帶來的損失?

    不是吧?

    這二者有什麽關係呢?

    “會……有效果?”弘治皇帝很不確定,半天未琢磨過來。

    “臣也不敢作保,隻能說或許!”寧遠說道。

    這事,影響麵太大,連他都不敢確定最終會走向何方。

    說直白些,推廣紡織機,本身就是在顛覆傳統的、原有的社會形態。

    因為這玩意的效率太高,如西山布匹作坊這邊,一台紡織機的效率等同於尋常紡車的幾十倍。

    而一旦這樣的紡織機遍布大明,整個大明的布匹生產效率都將大大提升。

    效率提升了,產量大增,物品數量多了,便可在一定程度緩解經濟危機。

    “若當真有些效果……倒是好事一樁!”

    弘治皇帝也嚴肅了幾分:“你小子且做著看,碰到困難盡管提!”

    轉來翌日,西山作坊預售紡織機的事情已是傳遍整個京城,無數人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那紡織機,太厲害了。

    如果說尋常婦人仿製如同蝸牛爬行,那紡織機的速度便如駿馬奔騰一般,速度快的嚇人。

    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若能擁有這樣的機器……必定能大賺特賺。

    於是,天色才剛剛放亮,諸多百善鋪子跟前便擠滿了人,人潮人海,蜂擁著,靜待開門。

    紫禁城。

    早朝過後,弘治皇帝便來到內閣。

    “陛下……”

    劉健取出一份奏疏:“鬆江府那邊再度上書,提及萬千百姓怨聲載道,距離鬧事不久矣!”

    弘治皇帝接過奏疏看了看,不禁一聲歎息。

    因為水災的緣故,江南許多地方的百姓多活不下去了。

    交不上租,本身失去了其他生計,拿什麽吃飯?

    百姓們連飯都吃不上飯,可不就要鬧事?

    “可有解決的法子?”弘治皇帝問。

    “這……”

    三位閣老看了看。

    能怎麽解決呢?

    而今大明各地物價暴漲,就如江南諸多地方,明明受了災,物價卻仍舊高的離譜。

    這種局麵下,真要想要救那無數的百姓……估摸著也就隻有一個法子了。

    開倉放糧!

    先讓那諸多百姓吃上一口飯再說。

    隻是,單純由朝廷來養活那諸多百姓……什麽時候又是個頭呢?

    “那小子說,若是公開售賣紡織機,可在一定程度緩解江南危機。”弘治皇帝說道。

    嗯?

    三位閣老微微側目。

    緩解整個江南的危機?

    不是吧?

    江南,所波及的地盤太大了,其中受災嚴重的百姓近半,隻是那區區紡織機公開便可以緩解的?

    如何緩解啊?

    “或可等一等!”

    劉健認真道:“若那紡織機公開售賣……朝廷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整個江南,涉及的地方太多了,單純靠朝廷開倉放糧去救濟,隻會壓力重重。

    要解決江南諸多百姓的困境,首先得想法子教那些人吃上飯啊!

    也是這一日,在無數人的注視之下,紡織機開始預售。

    “此一番預售的紡織機,分為下列幾個類型。”

    “其中甲型的紡織機,售價五百兩,有十六個紗錠。”

    “乙型紡織機,有三十二個紗錠,售價八百兩。”

    “丙型,則有六十四個紗錠,售價一千兩。”

    “丁型,擁有紗錠一百二十八個,售價一千二百兩!”

    “當下預訂,最快可在半個月內拿到機器,先到先得!”

    諸多百善鋪子跟前,擺出一個個牌子,內容大抵相當!

    眾多圍攏過去的百姓見狀,皆是訝異不已。

    怪不得前幾日展示的巨大盒子如此之快,原來的紗錠的數量暴增。

    要知道,在而今大明,即便的最好的紡車,也僅有三四個紗錠而已,尋常婦人家所用的,多隻有一個紗錠。

    這若是計算效率的話,那一百二十八紗錠的紡織機,已是尋常婦人的百餘倍!

    豈能不快?

    “如此看來,其實六十四紗錠的比較劃算。”

    “咱倒是喜歡一百二十八的,貴點是貴點,但速度快啊。”

    “不錯,咱也要買一百二十八的,不過查了三四百兩銀子,速度卻快好幾倍,美哉!”

    很快,在眾人爭搶追捧之下,數千台機器預售,售賣一空!

    得銀,逾二百萬兩!

    而這,還隻是京城而已!

    “呀,還能發一筆小橫財!”

    當晚,得到總銀兩,寧遠笑了出來。

    大出所料,紡織機……異常的暢銷啊!

    隻是一個京城便如此,可想而知,整個大明一千多個縣城……數量也是十分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