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

字數:2956   加入書籤

A+A-


    丁香零落紅塵的憂傷!
    丁瓇一直默默地聽薛之謙講述高陽的故事,很久很久了,丁瓇從未聽過薛之謙吐露心底的困惑,真的,從未有過,以前,覺得這個男人深沉,含而不露,有魄力。今天,丁瓇突然覺得自己是在觸摸這個男人的內心最脆弱,最柔軟的東西。
    薛之謙太投入了,像是在自言自語,講述一個古老的傳說一樣。
    “然而,你的眼裏分明有淚,你終究忘不了這四年……”
    眼前這個男人,剛毅的性格被一種滄桑所替代,歲月的刀在這個略微有點蒼老的麵頰上,刻下了時間流逝過碎片的痕跡,端杯子的手指間,有些發黃,可能平日裏抽煙太猛,不知節製。頭發有些稀疏了,身體肥胖了不少,這麽多年了,經曆過太多的羈絆,磕碰,往日的鋒芒棱角視乎磨平了很多。
    丁瓇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的觀察這個老同學,往日的情景依然在,那個驕傲,不可一世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的男同學,如今,曆經歲月的洗禮,歸於平常。
    “高陽住院了!“高愛蓮高著嗓門把這一信息傳達給宿舍裏的每一個舍友。
    “高陽怎麽了?”“高陽得了什麽病?”“高陽住在哪個醫院?要不要咱們一起去看望一下高陽同誌?”
    宿舍裏吵成一鍋粥。大家吵吵了半天,最後,還是汪敏彤拿了主意,決定星期六大家一起去到醫院看望高陽,
    “高陽住在哪家醫院,由丁瓇負責聯係,高愛蓮和唐嫣負責采購慰問品。”汪敏彤利索地布置著任務。
    這天,真的是個大晴天。
    汪敏彤,丁瓇和同宿舍的舍友一行六個人,提著大大小小的慰問品來到了高陽所在的地區中心醫院。大家躡手躡腳地向值班大夫打聽出高陽的病房,又躡手躡腳地推開高陽病房,沒想到,薛之謙,正坐在高陽的床前,陪著高陽說著話。薛之謙,高陽一看來了這麽多女同學,兩人撲騰一下子,臉紅脖子粗的,吱吱嗚嗚地,不知該如何是好。薛之謙先打破了僵局;“來來,同學們請坐!“說完,又不好意思起來了,病房哪有那麽多座位啊,於是,又不知所措地說到”歡迎大家來醫院看望高陽同學。”
    “高陽,你什麽病呀?”“高陽,病嚴重不嚴重呀?”“高陽,你啥時候出院呀?”
    六個女同學你一句,我一句,問個沒完。可是,高陽和薛之謙就是不回答正麵問題,拐彎抹角地談天說地,東拉西扯了一通,直到丁瓇她們走時,都沒有弄明白,高陽到底是得了什麽病。
    後來,還是高愛蓮從別處打聽到,高陽其實是在做包皮切割手術。那個年代,大家思想都很保守,宿舍裏,當大家知道高陽的病因後,都噗嗤地,笑個不停,是天真無邪的那種笑,笑薛之謙的神秘莫測,不肯說實話,笑高陽的憨態可掬,不肯說實話。
    丁瓇的思緒回到了和薛之謙的聊天中,多少年了,丁瓇從未跟薛之謙這麽深刻地彼此敞開心扉地談過去,談自己,談生死,談感情……
    整整一個下午,仿佛世界靜止了,一切的一切都按下了靜止鍵。
    薛之謙說累了,就停下來喝杯茶,丁瓇是聽眾,也是唯一的聽眾,聽的細心,聽得惆悵,像徜徉在一條小溪邊緣,潺潺的流水聲包裹著丁瓇全部的腦神經,腦細胞。
    從茶餐廳出來,已是夜晚,天上有幾顆或明或暗的星星掛在天空,吃了幾塊茶點,丁瓇感覺胃和自己的思想一樣,飽脹而又不是滋味。在夜晚的涼風裏,薛之謙堅持要送自己回家,丁瓇拒絕了。
    丁瓇想自己在路邊上走走,一想到王國峰背著自己,兜裏揣著來路不明的“巨款”,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什麽滋味都有。
    婚姻就是一堵圍城,圍在城裏的自己,稀裏糊塗地數著鹽巴,在冷鍋冷灶的家常便飯裏,一陣亂燉把丁瓇原本熱愛生活,喜歡美食的心也逐漸燉煮成了一塊冰冷的石頭。婚姻的溫度還在逐漸降低,像一鍋發酵的飯菜,又酸又臭。
    沿著賓城河的岸邊,有許多年輕的情侶在挽著手漫步,有許多年邁的老者在看風景,丁瓇也在看風景,其實,丁瓇把別人當風景,自己也是別人的風景。
    晚風習習,岸邊燈光璀璨,薛之謙的眼裏,分明有柔情,有男人骨子裏的桀驁不馴,多年來,奔忙於工作,在的紛繁複雜地人際交往中,早已掩藏了自己的最真實的一麵,世人皆知薛之謙冷血,可今天,卻一返常態,似乎沒了偽裝,向自己一吐心聲,一吐為快。是啊,高陽,多好的一同學,默默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裏,化為一抔黃土,守護鳳凰山的山山水水。
    近來,工作的壓力,不順暢讓丁瓇倍感無奈。辭職,真的不是一時衝動,在教改的大環境下,私立學校靈活的辦學特色如雨後春筍般,衝擊著公立學校原有的教學模式,大浪淘沙,新生事物總會替代許多陳舊的東西,包括教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不僅是在說人的變革,也實用於教學體製。如果一味地墨守陳規,不思進取,社會必然會淘汰出局那些原地踏步的學校。
    自己的老校長聽說辭職了,學校的生源流失率是建校以來最低穀,老校長落淚了,甩了甩辛苦的手臂,無奈地放下了無法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中,自己學校的生死存亡的命運,任由它沉浮吧。每個年級隻有一個班,每個班隻有十來個學生,武秀芬所在的學校被撤並了,自己所在的私立學校,人滿為患,想來上學的學生排著隊,往裏擠,門坎都被擠破了。
    許多有經濟實力的投資人,瞄準了教育這塊大蛋糕,遍地開花,所有的房地產都與名校掛上勾,於是,辦一個優質的學校,再搭配一個名校的招牌,就是推銷房地產的最好的營銷策劃。
    丁瓇想著想著,不知沒哪來的義憤填膺,教育本是一塊純淨的沃土,可是,如今,高朋滿座,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一堂,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教育均衡發展的路在何方?那些處在改革的風口浪尖上的公立普通學校的路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