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談5 清都無我

字數:5191   加入書籤

A+A-




    碧荒對“屍體”沒有太多的忌諱和繁文縟節,他們認為死亡就是與人間一切的終結,往生或者說地獄的情況,也並非他們所能幹涉的,所謂的上香祭拜等諸多緬懷死者的活動,也不過是求個自我安慰,所以因戰爭而死者,因為數目龐大,來不及或者無法收殮入葬的,通常就等待屍蛇去完成最後的收殮而不多費人力。

    死了的比不上活著的。

    而屍蛇有靈,入土不食,對於正葬者,它們就不會動起破土食屍的心思了。

    屍蛇雖極其避諱生者,卻不避草木和其他食屍者,例如烏鴉與屍鷲等。

    不過碧荒上數目最多分布最廣泛的食屍者,還是要數屍蛇,其他加起來也不如屍蛇的一半多,並且屍蛇的生命力也是其中最頑強的,就如同飲風草一般。

    人族對這些食屍者的態度是不驅不趕不厭惡,並普遍認為它們是輪回的使者,是死亡的代名詞,也是死靈的友人,但在看到它們的時候,往往又會覺得晦氣。

    地獄的送葬者與活著的生靈,到底本源相悖。

    ——

    碧荒的絕世之境——升龍境,放在惘界,那真可謂俯拾皆是。

    可現如今,任你天賦真絕世,也依舊敵不過殘存道源本身的禁錮,降生於碧荒時代,修行便在碧荒之道了,可碧荒之道,就那麽遠,升龍便戛然而止。

    突破升龍之後的傳說之境,其實也不過是升龍的盡頭而已,再要往下走,已經無路可走。

    無路可走怎麽走?那就隻有一種辦法——破天地之道,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道,例如劍不世,他就把惘界的黑暗之道走到了盡頭,且再度將此道拔高,創造出了自己的道。

    可惘界之道,比碧荒之道長太多了。

    簡而言之,碧荒的“修行”在劍不世眼中,跟毀了沒區別,在修行根基都毀了的狀況下,破道無異於癡人說夢。

    劍不世的破道,是依靠惘界之道,走到了“道”的門前,然後打開或者說破開此門,而碧荒的修行者,走不到門前甚至可以說連門的影子都看不到,路就斷了,如此情況下,還想打開此門——怎麽可能?

    ——

    碧荒旅人宮如靜喜歡以古時高人自比,例如他寫過這樣一首詩。

    自在小事君,

    風流擷明月。

    二者皆高士,

    合而宮如靜。

    所謂的“小事君”,指的是神落事件中十神將之一的昆百悟,此人生於咆哮帝國,一手創建了碧荒首屈一指的殺手組織——天諭,在與亂骸的戰爭中,他率領天諭為擊潰亂骸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天性灑脫不羈為人散漫爽朗,武學修為高深莫測,他平日裏有一句口頭禪廣為人知,是為都是小事。

    所以他得了個“小事君”的綽號,充分說明了他的豁達與強大。

    而“擷明月”,指的是一千多年以前,四月帝國剛剛誕生,其中李氏極為強大,其家主李畫野天資絕縱,破軍之槍當世稱雄,不僅位列十神將,而且憑借著本事與才情,摘取了當時華顏王朝最漂亮的花——有“一眼諸顏荒,一笑天下黯”之盛譽的明月公主華顏明月,也由此成為了第一個打破華顏王朝不外嫁娶風俗的人。

    故而人們津津樂道,稱“破軍明月,天作之合,非規矩所能禁也。”

    宮如靜便以昆百悟和李畫野自比自在風流——也許是旅人自視甚高,又也許隻是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畢竟旅人之名,也不弱這二者。

    ——

    姬明雪曾經給貓園眾少年們講過一個“清都”的故事。

    說是在碧荒某一處神秘地域,有個清都國或者清都城,那裏的人們都活得開心而滿足,無憂無慮,無爭無亂,所以這個地方又被叫做“無憂裏”。

    不過又有傳說稱,所謂的清都,就是無涯海彼岸的書海密地。

    又有人說,清都是個幻境,漂浮世間,大體上就像“升龍幻影”似的,隻不過它的形象是變幻無窮的,無一例外的是遇到它的人,都會陷入各種各樣美好的境地且無法自拔,等到清都飄過,人便又恢複精神,像做了一場美夢,並且感覺時間仿佛過去了一百年那麽長,實際上卻隻有一瞬間。

    染劍華覺得這就是最理想的世界了,發誓將來一定要找到清都到時候帶大家一起去那裏看一看長長見識,可初零卻自言自語說了這麽一句話“人間無清都,清都無我。”

    這也許隻是少年比較矯情的自我黑暗沉浸,但不可否認得是,後世的四月狂魔,在貓園便已初見端倪了。

    姬明雪等人都有勸慰,可在他一個“嗯”字之下,無人知道他真正的想法。

    心沉死水,以恨為食,且甘之如飴,如咽精饌,他真的做到了。

    也許他理想中的清都,就是鮮血淋漓與戰火無疆。

    ——

    升龍幻影。

    升龍境的絕世靈師,在死亡之後,一身靈力重歸天地的時候,往往會形成這樣或那樣的鏡像虛影,那是他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也最珍貴的記憶,然後這些幻影就遊蕩在天地之間,偶爾會被人看到。

    生前實力越強的升龍境,留下的幻影也越凝實,其存在的時間也越長。

    所以其中就有一些幻影特別出名,比如已經在世間漂泊七千年的青梅幻影,比如宛若真實的中京幻影。

    ——

    青梅幻影,來自於骸生時代織炎帝國的帝君織吾。

    相傳織吾愛上了一個叫做“葭雪”的非靈師女子,與其相守七十年後,葭雪去世,而織吾仍舊是青年俊朗的模樣。

    執念太深,他辭去了帝位,終日懷念著與葭雪的種種過往,尤其是初見時刻,青梅長成,葭雪亭亭玉立,笑顏如花,尤其是那一雙眼睛,靈氣清冽如經霜的玉、雪中的竹,那一瞬間,織吾就知道自己深陷囚籠再也走不出來。

    後來他的好友拜訪他,見他庭院中滿是青梅,而他卻怔怔出神連人來都沒注意到,便笑話他“你都這麽老了,還記著從前呢?真受不了你。”

    織吾回過神,看了看自己已經布滿皺紋的手掌,道“是啊,我都五百歲了——頭發也和當年的她一樣白了,她卻已經不在了,算起來,她走了三百六十七年了,可是我總覺得她的離開,隻是一場噩夢。”

    友人歎息一聲“癡也”,轉身而去。

    一曲千年落明霜,忍看白頭非雪還。

    一眼攝進一世迷,人笑滄桑貪紅鸞。

    織吾死後,有人看到其棺木上方逐漸凝成一方極其真實的景象有女立於青梅樹下,溫婉可人,一紅袍青年扭捏,終上前,而後畫麵停止在兩人相視而笑。

    未幾,景物騰挪,又散入虛空消失不見。

    有人說織吾為了小情小愛棄國棄民實在不是一國之君該做的,也有人說織吾癡情一片是真性情世上男子都該以為榜樣,況且他確實也把帝位傳承給了合適的人選,而並非把國家大事當做可以隨手丟棄的兒戲。

    無論如何,青梅幻影,自此流轉世間,即便是相隔遙遠的永夜帝國,也有聽聞它的出現。

    更有人說,如果有人有幸見到了青梅幻影,那麽那人的一生便會幸福美滿,那大概是他們不知道織吾與葭雪愛情的始終,所以才會覺得幸福美滿會如此輕易並且永恒吧。

    幸福美滿確實是有過的,所以悲傷痛苦,也是必然。

    若不愛,便不會失去,沒有擁有,也談不上被奪走。

    愛‘美’,卻受不住‘醜’,這也是世人的同處。

    聖人也要悲傷,神人也要痛苦,隻要活著,便總會有或者存在過。

    青梅落泥,一場幻影。

    ——

    神夢京幻影。

    世界中心帝國的大將夢聞天邪,活躍於神落事件中,乃是神落事件中二十位帝將之一,他一生盡職盡責守衛著帝國,最終戰死在與亂骸的某場大戰中,他死後,一座纖毫畢現的中京幻影透體而出,與真正的中京相比,除了大小,別無二致。

    這位將軍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生命都獻給了帝國,兢兢業業未有偏離,被後世譽為“真臣”,並作為愛國的典型被傳頌。

    當然,隨著後世旅人宮如靜那一句盛讚,中京易名為神夢京之後,中京幻影,也就成了神夢京幻影,隻不過隨著時間改變的並不僅僅是名字,還有城的規模與形狀。

    那些一輩子也走不出自己國家疆域的人在見到神夢京幻影的時候,也確實會驚歎真正的神夢京,該是多麽壯闊啊!

    可他們不知道,那幻影已經比不上現如今神夢京的形態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