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錦衣衛的行動(下)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A+A-


    “楚軍入城啦!”

    深夜裏的這一嗓子,差點就驚掉了趙恒的魂。

    才剛剛睡下沒多久的趙恒被一陣腳步聲驚醒,抬起眼皮,除了張耆,還有誰敢夜闖宮禁。

    “何事啊。”

    “城中多處失火,亂民四起,大呼楚軍進城。”

    趙恒被驚的坐起身,甚至顧不上穿鞋就下了榻,好在寢宮燒著地暖,不然非得把皇帝凍出個好歹來。

    “官家勿憂,此間斷不可能真的是楚軍入城,想必應是早前潛入城中的暗子所為,料想不過區區幾百人。”

    張耆怕趙恒真嚇出個好歹,趕忙出言寬慰:“臣已經調五城巡檢司去撲火,隻是火勢一時有些大,加上城中流言風傳,臣以為,此時應著執金吾衛安民,抓捕亂黨。”

    “好好好,就依你說的辦。”

    趙恒沒有決策,便應了張耆的請,恰此刻又有一小宦官來報。

    “稟陛下,王相求見。”

    “王卿來了,快請。”

    聽到王欽若也來了,趙恒便覺心裏更加踏實,命小宦官去請,自己也得以安下心神,穿衣及履。

    隻有張耆微不可查皺了下眉頭。

    “官家,今日坐宮的應該是呂相吧,城中生亂,怎麽不見呂相來報。”

    坐宮的呂蒙正不來匯報,反而是待家裏安歇的王欽若在第一時間趕到,有點不對勁。

    可具體哪裏不對勁,張耆說不上來。

    “對啊,呂相呢。”

    趙恒也覺得詫異,喚來宦官詢問。

    “今日酉時下值,王相和呂相換了班,今日是王相坐宮。”

    這平常時分,幾名宰輔之間相互換班坐宮,方便處理一些自己府中的私事可謂是正常不過,這般解釋趙恒也能夠接受,唯獨到了張耆耳朵裏,咂摸了一點不對勁的地方。

    張耆是什麽人,說好聽點,他是內侍省掌職,管勾皇城司,不是太監之身,卻行大內總管之事,連通進銀台司都由他來負責,可謂皇權恩榮之至。

    說難聽點,他做的就是替皇家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宮闈秘事。

    宋史的記載,可以簡單用四個字來概括張耆。

    “重秘、多智。”

    重秘就是說張耆的職務職責,多智,說張耆腦子靈光。

    這麽一個打小就跟著趙恒見識宮闈之秘的人物,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沒接觸過。

    多疑是必然的。

    而現在,張耆就生了疑慮。

    “早不換班、晚不換班,偏生今日一換班,城中就失了火、生出亂黨。”

    本來都已經定住心神的趙恒猛然一愣,不可思議的看向張耆。

    “汝在懷疑王相?”

    這事不能細想,往深了想,趙恒覺得自己心口都疼。

    王欽若會投敵?

    “且看吧。”

    張耆不敢言深,隻能等著王欽若來見。

    後者也沒耽擱太久,便在內宦的引領下進了趙恒寢宮,作揖行禮,口呼萬歲。

    “王卿快坐。”

    這個時候趙恒心中也因為張耆的那句話對王欽若生了疑慮,但麵上還是克製住不露端倪,招呼著王欽若落座後才開口。

    “王相今日不是應在府中休息嗎。”

    王欽若正打算開口向趙恒匯報城中的事,卻沒想到後者先問了他,不能怠慢隻好如實相告。

    “臣明日有些私事需要處理,故於今日和呂相換了值。”

    “那真是有勞王卿了。”

    淺嚐輒止,趙恒很快揭過這個話題,聊及正事。

    “朕聽說城中生了亂子,既然今日是王相坐宮,那城中之亂眼下如何了。”

    “陛下勿憂,無非是撮爾亂賊罷了,臣即刻便會同開封府、五城巡檢司勘定亂匪。”

    “元弼說,禍亂鬧得很猛,想調皇城司執金吾衛安民,王相以為如何。”

    王欽若忙搖頭道:“臣以為不妥。”

    “為何?”

    “陛下,執金吾衛負責宮廷衛戍之重任,負責陛下之安危,焉可以輕動,若是有不法亂黨趁亂偷襲皇城,豈不是驚擾了陛下,城中之亂雖烈,然其也不過是借了火勢好大,看著唬人而已。

    臣今夜一定替陛下掃靖全城。”

    執金吾衛一旦入城剿匪,皇宮的防備就會鬆懈,皇帝的安全就沒法保證。

    王欽若這番應答可謂是讓趙恒感動不已。

    都這個時候了,王欽若心裏心心念念的,還是自己這位皇帝的安全啊。

    但他哪裏知道王欽若的用心。

    攔住執金吾衛出皇宮就是駱成俊交代給王欽若的任務。

    因為一旦執金吾衛入城平亂,那麽到處製造禍端的一百名錦衣衛就很難全身而退,生死不重要,但若是很快被剿滅,就無法牽扯住五成巡檢司的防備力量。

    無法為寇凖脫逃製造機會。

    因此,務必要把執金吾衛留在皇宮中。

    王欽若籍護君保君的借口來勸,確實勸動了趙恒,也讓後者放下了心中對其生出的疑慮,但卻勸不動趙恒身後的張耆。

    “東京城能有多少亂黨,充其量不過幾百人,即使沒了執金吾衛,衛戍宮禁的還有禦林大漢將軍兩千人,有內侍省三千多宦官,有宮禁十二司一千多人,守一個丹鳳門還守不住嗎。

    當務之急,就是要盡早平定城中之亂,安穩民心,不然任由亂黨這般四處逃竄喊著楚軍入城,上百萬百姓可就會生出更大的禍亂。”

    張耆正麵駁斥了王欽若,隨後諫言趙恒。

    “官家,事不宜遲,盡快著臣調兵平叛吧。”

    看看張耆,再看看王欽若。

    趙恒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前者這位潛邸老臣。

    怎麽排資論輩,王欽若還是比不上張耆更值得信任啊。

    王欽若不敢再勸,因為他已經察覺到張耆可能是懷疑自己了,生怕再勸反而引火燒身,聰明的趕忙領命,表態。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和元弼齊心協力,盡快平定禍亂,保百姓無恙。”

    兩人領下差事離開宮禁,張耆下了手令調動皇城司執金吾衛在丹鳳門外候陣,自己則拉著王欽若上了同一架馬車。

    “平叛大事,下官還得多多聽取王相的指示。”

    果真,這張元弼懷疑自己呢!

    拉著自己不讓走,王欽若心中就急的厲害。

    沒辦法通風報信了。

    現在,城中一百名錦衣衛還不知道,他們即將麵臨整整一萬名大宋禁軍中的禁軍,王牌中的王牌。

    皇城司執金吾衛的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