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戰後問題與總結會(七)

字數:4671   加入書籤

A+A-




    遼國在對外的外交國書上,確確實實一直稱自己為中國。

    自號其為中原文化繼承之國。

    可笑嗎?

    不。

    可悲!

    契丹是中國,那趙宋算什麽?

    《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契丹國誌》、《佛學研究》、《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等著作中,都有關於遼國自稱中國之可查。

    而有一個故事,說遼太祖禮佛,希望祭天敬神,和禮祀大功德者,但是誰先誰後呢?

    太子耶律倍回答說:“佛非中國教,孔子大聖,萬世所尊,宜先於佛。”

    於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先祭祀孔子,再祭祀佛祖。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這說明,契丹人已經拿自己當純正血統的中國文化繼承者了。

    所以如果沒有駱永勝的橫空出世,大遼,是曆史上草原政權享祚最久的國家。

    218年!

    有人會說了,清朝時間不比遼國還長嗎。

    清朝是統一了中國的中原帝國,遼國是沒有統一中國的批著草原政權外皮的中原帝國!

    元朝雖然統一了中國,但他的本質還是草原帝國。

    走的還是成吉思汗定下來的大蒙古政策。

    所以國祚不到一百年。

    可遼國呢。

    明明是草原政權,也沒有統一中國,但他的國祚為什麽那麽久。

    因其變更了自己的草原政權屬性。

    遼國之所以這麽長壽,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燕雲十六州在遼國的版圖疆域中,僅僅連一成、半成都不到。

    大草原多大,燕雲十六州不過才半個河北而已。

    但是,燕雲十六州的人口卻占據了整個遼國六成以上!

    《世界人口研究》中,卡爾--魏特夫認為,遼國的契丹族人口大概在七十至一百萬左右,渤海人(也就是女真、室韋等環渤海地區農耕漁獵混合經濟體民族)大概有四五十萬,而漢人則有二百四十萬以上。

    葛劍雄先生的《中國人口發展史》則認為,如果算上長城以北,還有部分漢人以農耕形式來養活遼人的話,那麽漢人的整體占比應該還要提高。

    這個比例,甚至有可能達到七成。

    而在政治上,遼國有這麽一條規矩。

    把遼國分為兩半,南院和北院派,也就是兩套中央班子,北院派的官和皇太後、皇後必須穿契丹服。

    南院派的官和皇帝必須穿漢服!

    所以我們看《天龍八部》動不動有什麽南院大王,穿契丹服是錯誤的!

    南院派和皇帝,都必須穿漢服,不允許穿契丹服。

    這是因為遼國不願意承認自己隻是漢人口中的蠻夷。

    他們才是中國!

    這就是遼國長壽的原因啊,從文化上、經濟體的構成上、政權政治的穩定性上,遼國都搖身一變成為了具有鮮明中原帝國特色的國家政權。

    趙宋的國祚為什麽可以超過三百年,是因為遼國的國運長。

    遼國如果旦夕崩滅,那麽這就意味著中原帝國和草原帝國(其實就是另一個偽中原帝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

    沒有了遼國,趙宋就要麵對大草原新興政權無序的衝擊和侵略。

    那麽宋朝的國祚是斷不會延續那麽長的。

    因為需要總結,所以聊的有些多。

    會議繼續。

    “現在遼國滅亡的原因恰是因其過於想要轉型為中原帝國,但卻又不能抹去自己骨子裏草原帝國的本性,以至於自己成了四不像。”

    “我軍北伐,燕雲十六州麵對我軍的征討,遼國上下選擇的竟然是放棄。”

    “在生死存亡的關頭,遼國還是北院派戰勝了南院派,他們放棄的隻是一個燕雲十六州嗎?

    不,他們放棄的是人口占據自己國內將近七成,經濟占據超過八成的政權核心。”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就又一次回歸了傳統的草原帝國形態。”

    “而傳統的草原帝國,在麵對強大的中原帝國時,唯一能夠依靠的抵抗手段就隻剩下單一的戰爭手段了。”

    “而打仗,我大楚的軍人,天下無敵!”

    場內發出了一些笑聲,又很快安靜下來。

    “我們已經總結了遼國滅亡的一些基本麵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延伸,可能還需要討論一兩年,不要覺得朕這是在幹些華而不實的事情,朕告訴你們,這種反思會必須開!”

    為什麽要開總結會,為什麽要反思。

    因為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遼國亡國了,作為滅亡他的大楚,百官和將士都可以開心,唯獨駱永勝沒時間高興。

    他得去想。

    遼國出現的問題,大楚不能出現!

    絕對不能!

    “如果咱們大楚能夠滅掉一百個國家,就可以總結一百個國家滅亡的原因。

    這樣,咱們大楚就不會亡國了。”

    駱永勝開了句玩笑,引起一片大笑聲。

    天下能有一百個國家嗎。

    “遼國錯在放棄了燕雲十六州,是因為遼國上下沒有目光高遠的政治戰略家,他們狹隘的隻以草原為根。”

    “既然要以草原為根,那又為什麽要推行南北院兩派分治,搞什麽漢皮虎骨,弄的自己人不人鬼不鬼。”

    “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要明確,要保持純粹。”

    “我們要堅持文明統一、思想統一、政治理念統一的核心精神不可動搖。”

    “我們不能去整什麽漢胡並存,整什麽民族共和,取長補短。”

    “進了中國就是中國人,胡族也必須是中國人!”

    “必須接受漢文化,他們的文明要毀滅,他們的書籍要焚毀,他們的思想要淨化!”

    “三代人之內,隻要生活在中國國內的人,都必須是純正的中國人,這才是一勞永逸解決內患的唯一辦法。”

    “對於任何有想法搞分裂、搞民族分化的,要堅決鏟除,這一點上,駱成武就做的很好。”

    所有人的臉皮都不由自主的一抽。

    駱成武做的很好?

    嗬,這次在草原上前前後後屠了一百多萬人。

    是好,真好。

    一勞永逸,斬盡殺絕能不好嗎。

    會場內的氣氛越來越冰寒,讓某些人有些不適。

    但更多人卻興奮的兩眼發光。

    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偉大帝國正在崛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