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未來的大楚,會更加精彩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A+A-




    吳家窪子是坐落在山西大同府的一個小村落。

    這裏和天下千千萬萬個山村一樣,窮。

    可是吳家窪子的窮和傳統意義上的窮有點區別。

    這裏並不缺食少穿,因為吳家窪子不遠就是長城腳跟。

    朝廷現在要開掘長城築關造城,附近的男丁都被征集去做工,給朝廷做工發糧票、布票啥的不少,所以吳家窪子的女人可以入城去買很多生活裏用的上的東西。

    但為什麽又要說窮呢。

    因為如果沒有這個長城施工的活計,吳家窪子的百姓啥都幹不了。

    本來這次移民,山西布政使司都已經把吳家窪子納了進來,打算幹脆把吳家窪子的百姓送到草原上省心,也派去了動員的公員。

    一個叫陳航的年輕小夥子。

    結果這個陳航還沒待兩天,就興衝衝的跑了回來。

    “吳家窪子不用搬了。”

    “為啥子。”

    陳航背著一個小口袋,嘩啦啦打開倒在地上,隻見一地黑不溜秋的碎石撒落。

    “這不就是石炭嗎。”

    知府還是很有眼力見識的,一眼就把這些黑石頭認了出來。

    所謂石炭,其實就是煤。

    這東西唐朝的時候就在山西開始使用了。

    畢竟煤可比木炭要便宜的多。

    取暖、做飯,都用得到。

    就是毒害性太大,經常出現百姓家裏燒煤導致被毒死的情況出現。

    因此並不被普遍使用。

    現在陳航帶著這東西來說吳家窪子不用搬了,那不是開玩笑呢嗎。

    這種要命的東西賣給誰去。

    “吳家窪子的人家家家戶戶都用這個燒火取暖,咋不見毒死一個?”

    所謂實踐出真知,吳家窪子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了幾百年,幾百年就靠這煤來取暖,一代代的摸索也找出應對的方法了。

    “煙囪和竹筒都可以有效的疏散毒氣毒煙。”

    這個毒氣其實就是瓦斯,瓦斯比重輕於空氣,很容易驅散。

    “有毒如何,有困難就想辦法解決困難,隻要咱們能把石炭的價值發揮出來,咱們山西依托這遍地的石炭脈,就可以解決整個北方的取暖問題,堂尊,整個北方啊。

    咱們山西一省完全有能力供應整個北方的消耗,這樣的話,咱們就解決了自身的窮困。”

    和年輕氣盛的陳航比起來,知府就顯得老道許多,他並沒有因為陳航的話而如何興奮。

    有困難就解決困難?

    上嘴唇碰下嘴唇倒是容易,真那麽好解決,幾百年前早就解決了。

    到現在都沒解決的問題,這陳航怎麽就認為僅憑一個大同府就可以做到。

    不過陳航後麵描繪的藍圖願景還是很讓人心動的。

    如果山西真能靠著石炭自力更生脫貧,那這份政績對山西官場上下來說可以吃很多年。

    要不,像布政使司匯報一下?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知府也認真起來,把陳航帶來的石炭收攏起來,親自出馬,帶著小廝向那太原府而去。

    至於為什麽不帶陳航,笑話。

    萬一將來真把這個困難解決了,那功勞算誰的?

    總不能算給陳航這麽一個小小的公員吧。

    美得他。

    山西發現石炭之事的後續暫且不提,四川也在這一年把唐朝時就存在的自貢鹽井進行了擴建。

    短短一年的時間,四川圍繞自貢打造出足足六百多口鹽井,所曬之鹽,抵供西南所用。

    四川的進步促使內閣下定決心,十幾萬軍隊帶著火藥走漢中開始攻堅入川天險。

    “修一條關中平原直通成都的通途!”

    至於為什麽用軍隊而不是招募民夫,原因當然很簡單。

    一旦關中入成都的通途修好,那麽,大理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雖然段家王朝打大楚立國之後就年年遣使納貢,態度上很端正也很聽話。

    可那頂什麽用。

    雲南看起來很窮、也很偏僻,似乎就是一塊食之無味的雞肋,可雲南的地理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有了雲南,西南半壁江山的屏障就有了,進,還可以圖謀擴土開疆。

    因此,無論出於哪一點原因,雲南都必須要握在大楚自己的手裏,不能指望他人。

    實際上,駱永勝在對待雲南問題上,已經對大理網開一麵了。

    他像大理派去了使者,許諾隻要大理國願意投降,他可以同意段家五代為王,享受上百年的安穩榮華。

    可惜啊,老段家似乎不太樂意。

    “朕倒是想要看看,他們段家是不是真會六脈神劍。”

    “六脈神劍?陛下,那是什麽東西。”

    大元帥府內,駱永捷守著西南的沙盤還在發呆,聽到駱永勝的話一時沒有明白。、

    “六脈神劍啊,一種武功。”

    駱永勝哈哈一笑,比劃了一下後自己都被逗樂了。

    這天下哪來的所謂武學聖地,周柏、彭誠兩人在江湖上闖蕩了那麽多年,也不過就是身手比普通人要厲害許多僅此而已。

    要說什麽輕功水上漂、什麽九陽神功那是聽都沒有聽過。

    這天底下,根本就不存在什麽一人敵萬軍。

    便是駱成武這般勇冠三軍,不還是沒能在三軍陣前取耶律隆緒性命。

    人力終有盡時啊。

    兄弟倆在參謀室裏研討了一陣西南可能會發生的戰事,確定了主帥的人選後,駱永勝這才離開。

    南征的主帥定了寇凖義子寇仲。

    這也是對寇凖對大楚所立功勞的嘉賞。

    老寇家不絕富貴啊。

    “龍生龍鳳生鳳,出身世家先天上自然要占一點便宜,這是必然的。”

    大楚的朝堂已是極其公平,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名門之後為官者眾的情況。

    這是沒辦法的事。

    如那沈家,沈家家學堪比小型皇家藏書閣,這種家門子弟,隻要不是遊手好閑的紈絝,就必然是人才。

    有人才,國家總不能不用吧。

    駱永勝唯一能做的,就隻能說是公平錄用、犯錯時公平對待,僅此了。

    真要是等到他退了位,這江山留給駱玉晟和後代子孫,大楚會變成什麽樣子,可就輪不到他駱永勝操心了。

    曆史的大舞台上,沒有誰可以一直唱主角。

    抬頭看看天,駱永勝有種直覺。

    未來的大楚一定會比今朝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