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國慶快樂!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A+A-




    這初春猶寒的天,唐福怎麽也沒有想到駱永勝會來。

    皇帝不是應該在大禮堂審議內閣和朝堂關於去年的總結報告和下一個五年草案嗎。

    “陛下。”

    雖然不解,可唐福還是趕忙帶著一群火器局的主官迎上來,守在禦階邊打算攙扶駱永勝。

    “朕還沒老的走不動。”

    甩開唐福和幾名大漢將軍的手,駱永勝扶著玉石欄杆走下,看了一眼唐福也是笑了。

    “怎麽整的自己灰頭土臉,好歹是我大楚科學院的院士,成何體統。”

    “讓陛下笑話了。”

    唐福趕緊抬胳膊用袍袖擦了把臉,告罪解釋道:“今天試了一把新火銃,沒想到火藥艙炸了,糊了臣一臉。”

    “沒受傷吧。”

    “沒,托陛下的洪福,臣好的很,就是有些邋遢,禦前失儀請陛下降罪。”

    “卿為國操勞了。”伸手在唐福的肩頭拍打兩下,駱永勝感慨一句:“朕來,就是想帶汝毅打打靶,這孩子天天在宮裏也憋得夠嗆。

    再過兩日就是三月初一,咱大楚的國慶日,朕給咱的好孫子放幾天假。”

    中元二十五年三月初一,駱永勝在南昌喊出了那句推翻趙宋、恢複山河的口號。

    所以三月初一,就是大楚的國慶日。

    哪怕那個時候的大楚隻有南昌一城。

    但國號是那一天的定下來的。

    唐福當然不敢管駱永勝怎麽做,隻是一個勁恭請駱永勝去試槍。

    “皇爺爺,我也要玩。”

    “好好好。”

    駱永勝打了幾槍,成績還算可以,隻有一槍脫靶,便滿意的將這把被唐福命名為大楚四九式火繩槍遞給小汝毅。

    好家夥,這槍可比駱汝毅還要高上幾個頭。

    站著是肯定打不了,那就隻能趴著。

    還別說,小家夥往地上一趴,那姿勢倒還真就有模有樣。

    “太孫殿下頗有陛下當年平定天下四海之風采啊。”

    唐福守在近前拍了句馬屁,喜的駱永勝哈哈大笑。

    “朕的兒孫,當然得文武雙全才行。”

    小家夥畢竟是年齡小,雖然對打靶玩的還開心,可也就開了七八槍的事就開始嚷嚷著胳膊疼、肩膀疼的,也就不打了,轉而來找駱永勝拿點心吃。

    “皇爺爺,這個火槍的威力好小啊。”

    坐在駱永勝旁邊,駱汝毅童言無忌的直言道:“才能打二十丈,而且連盔甲都打不穿,威力還不如神臂弓和強弩呢,為什麽您還要讓戶部年年撥錢來研究這火槍呢。”

    火槍的威力確實不怎麽理想,火繩槍嘛,威力小、射程短、換彈還極其麻煩。

    所以直到現在,都沒有大規模的列裝軍隊。

    而且,也沒有列裝的必要。

    大楚有敵人嗎?

    又或者說,隻要駱永勝一天還活著,大楚就不會有敵人!

    早幾年西夏的李德明就過世了,嗣位的李元昊一直老老實實的幹著他的靈武節度副使。

    黨項族比契丹識趣多了。

    在毀滅和臣服中明智的選擇了後者。

    任由內閣不停的分化和遷移都老實的沒有任何微詞。

    李元昊很清楚,如果他還有反意,那麽最先殺掉他的可能都不是大楚的軍人,而是黨項內部的某些他以為的心腹親信。

    “哈哈哈哈。”

    駱永勝聽的大笑起來,要過一把火槍,把它遞到駱汝毅的手裏。

    “拿著,不許鬆手。”

    “皇爺爺,好重啊。”

    才端了一會,駱汝毅就喊著重,駱永勝便伸手幫他握住。

    “重就對了,因為這火槍裏麵有個東西。”

    “是什麽?”

    “江山!”

    一邊的唐福聽得心髒猛一哆嗦。

    “江山?”駱汝毅眨巴眨巴眼,很是迷惑不解:“江山那麽大,怎麽可能放進這麽細的槍管裏呢。”

    “因為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駱永勝沉聲說道:“你把這東西握住,江山就是你的,若是你不重視火槍,讓別人把它握住,那江山就沒了。”

    威力等同於雞肋的火槍,原來這麽重要的嗎?

    駱汝毅眨了幾下眼,他雖然不明白原因,可駱永勝的話卻是記到了心裏。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握住槍,就是握住江山。

    “你知道現在火器局歸哪裏管嗎?”

    駱永勝指了指遠處的大校場,那裏最中央的高台上,懸掛著兩個巨幅畫像。

    分別是駱永勝和駱玉晟。

    爺倆中間,是一隻左右對稱,展翅浴火的鳳凰。

    那是君衛黨的黨徽。

    “最早的時候,火器局歸大元帥府,現在,火器局歸君衛黨黨務署管轄。”

    駱永勝說著駱汝毅聽不懂的話。

    “這就是黨指揮槍,我大楚的未來會走到哪一步,海事局和火器局各占一半,而這兩個局都歸黨務署管轄。

    內閣不能插手、大元帥府也無權插手。

    你將來長大了之後,隻要把君衛黨抓在手裏,就把整個天下的未來抓在了手裏。”

    “孫兒記下了。”

    “乖孫子。”

    駱永勝很是開懷的揉了揉小汝毅的腦袋,而後便站起身。

    天太冷了,他得回宮。

    “恭送陛下。”

    爺倆乘車返回皇宮,晚飯的功夫,駱玉晟從大禮堂趕了回來。

    “兒臣參加父皇。”

    “來坐吧。”

    後者在地上規規矩矩叩了記首,這才起身坐到駱永勝的左手位,沒急著動筷子,而是很端肅的匯報著駱永勝離開後的一些報告,被駱永勝直接打斷。

    “以後這些事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不用再跟朕說。”

    駱玉晟心裏抖動一下,點點頭不再多言,開始悶頭吃起飯來。

    一頓飯沒吃完呢,駱成文又來了。

    這位大楚的首輔是來送文章的。

    “父皇,內閣草了一篇國慶報告,請您過目。”

    文章放在了駱永勝的麵前,寫的密密麻麻,足有大幾千字。

    駱永勝沒精力去看,索性拿給駱玉晟。

    “你來念吧。”

    篇幅很長,寫的也很好,駱永勝聽得頻頻點頭,唯獨到了最後的時候伸手要過了文章。

    駱玉晟趕忙遞上一根染了朱砂的毛筆。

    而後便和駱成文一道靜心看著。

    看著駱永勝在最後將那句皇帝陛下萬萬歲劃掉,而是改成。

    “祝全國人民與我們的祖國,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