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萬法皆空

字數:6652   加入書籤

A+A-


    

    

    &esp;蘇曉寧露出自傲之態,覺遠大師笑道:

    &esp;“道家道法精妙,王子殿下飽讀經書,修為驚人,年紀輕輕有大造化,令人敬佩。

    &esp;然而,萬法歸一隻是第一步,我們佛法還有進一步的見解。”

    &esp;蘇曉寧一聽,連忙收起“教授”派頭,恭敬有禮的抱拳說:

    &esp;“哦?願聞其詳。”

    &esp;人家大師點明了“年紀輕輕”,含義自然是規勸蘇曉寧切莫有驕氣。

    &esp;年輕人可以有朝氣,

    &esp;不能有驕氣。

    &esp;蘇曉寧剛剛晉級到天級九星境界,又是神子、又是未來沙拉酋國王、又有係統伴身又是修仙士的身份加上才十八歲,此刻難得會有得意誌滿之心。

    &esp;不過蘇曉寧的優點在於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esp;覺遠大師微微一笑說:

    &esp;“萬法歸一沒有錯,但是從更高的層次來說,我們認為萬法皆空。”

    &esp;“啊!”

    &esp;這一下不但哈雅公主與晴兒同時驚呼一聲,蘇曉寧也迷惑起來。

    &esp;既然萬法皆空,那麽敢情你剛才說了半天的大道理,等於是放屁?

    &esp;覺遠大師似乎看到了三位學生的迷茫與失望,似乎為了讓學生們有個希望,於是加了一句:

    &esp;“因果不空。”

    &esp;這一下,讓蘇曉寧徹底迷茫起來。

    &esp;既然你剛才說了“萬法皆空”,怎麽又來句“因果不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esp;覺遠大師知道大家的迷惑,於是耐心開解:

    &esp;“我們佛家的根本大義,就是緣起緣滅。

    &esp;一切就是緣。

    &esp;比如王子殿下你今天來看我,其實就是因為在祖廟裏麵得到了某種神通需要解惑,也是因為哈雅公主的原因。”

    &esp;哈雅公主聽了心中暗喜,她心想蘇曉寧稍後一定會與自己約會,向自己提親。

    &esp;“這些就是緣,或許在更早的時候就種下了緣分,你我一定會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見上一麵。”

    &esp;聽了覺遠大師的話,蘇曉寧心想,這說的與“一回眸就是五百年前的緣分”異曲同工嗎?

    &esp;覺遠大師又說:

    &esp;“你我這次見麵之後,以後還能不能見麵,能不能像現在這樣友好的交談都是未知數。

    &esp;緣分未了,或許還能相見。

    &esp;緣分已盡,這輩子都不可能見麵。這就是緣滅。”

    &esp;哈雅公主聽到這裏,臉上出現一絲不安,她心想:

    &esp;我與蘇曉寧王子,真的有緣分嗎?

    &esp;蘇曉寧則徹底平靜下來,靜靜的看著覺遠大師。

    &esp;他突然感到不再有什麽執著之念了。

    &esp;先前蘇曉寧希望在覺遠大師這裏找到“一指通天”的訣竅,現在他沒有那種念頭了。

    &esp;因為——

    &esp;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esp;覺遠大師看到蘇曉寧似有所得的神態,不由露出笑容。

    &esp;他很滿意蘇曉寧的悟性逆天,一言就開竅。

    &esp;但是哈雅公主與晴兒還在雲裏霧裏,覺遠大師喝了一口茶,開始侃侃而談:

    &esp;“萬法皆空,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並沒有單獨、固定、恒常的存在。

    &esp;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

    &esp;這裏講的一切事物,就是萬法。包括了看得見的實物,也包括了看不見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

    &esp;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這個規律,正因為遵循了這個規律,所以萬法緣起緣滅。

    &esp;其實緣起緣滅就是因果。因為因,所以果。

    &esp;換句話來說,其實這兩句話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就是萬法緣起緣滅。因果不空也是萬法緣起緣滅。

    &esp;我們的法師方便說這句話,是為了慈悲發心,想告訴三界有情眾生。萬法緣起緣滅。萬法因緣生。這樣的道理。

    &esp;第一、是為了讓眾生看破萬法存在的本質是空。

    &esp;因為萬法是有條件的,條件一旦變,則萬法變,也可以說是諸行無常。

    &esp;第二、佛開示的四諦:苦集滅道。

    &esp;這是苦,我已離。這是集,我已斷。這是滅,我已證。這是道,我已修。

    &esp;知道這是苦,就必須知道苦的因。

    &esp;苦的因就是集。

    &esp;那怎麽消滅集呢,就是滅。

    &esp;那麽修行滅的道路是什麽呢。就是道。

    &esp;這些話邏輯貫通也是因果。

    &esp;因果的道理在我們所知道的這個娑婆世界、其他世界都是必定存在的。

    &esp;要知道我們的定光古佛也是因地發願,修行菩薩道,果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

    &esp;所以也就可以來推算:在我們所能知道世界中,萬法皆空,因為萬法都是因緣生。因果不空,也是因為萬法因緣生。”

    &esp;這一番話下來,蘇曉寧徹底明白,不自覺的渾身出現豪光,令滿屋生輝,空氣流香。

    &esp;哈雅公主與晴兒驚呆了,

    &esp;王子殿下成佛了?

    &esp;蘇曉寧睜開眼睛,口中說出一偈:

    &esp;“菩提道上來,

    &esp;隨緣現鏡台。

    &esp;妙有續慧命,

    &esp;真空無塵埃。”

    &esp;覺遠大師大喜,立即回了一偈:

    &esp;“恰恰用心時,

    &esp;恰恰無心用;

    &esp;無心恰恰用,

    &esp;常用恰恰無。”

    &esp;蘇曉寧聽了哈哈一笑說:

    &esp;“好濕好濕!”

    &esp;覺遠大師拍了一下蘇曉寧肩膀也是哈哈大笑說:

    &esp;“恭喜恭喜!”

    &esp;哈雅公主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嘟著小嘴說:

    &esp;“看你們兩個樂得像過年一樣!師父你念的什麽詩?我一句都沒有聽懂!”

    &esp;覺遠大師念的是《證道詩》,他解釋說:

    &esp;“無心,自然就能明白萬法皆空的道理。”

    &esp;有所用心就有所牽係,有所執著,有所對待;

    &esp;無所用心,心才能擴大。

    &esp;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係縛,而無處不在,無處不自在。”

    &esp;為了讓弟子加強理解,覺遠大師說了一個故事:

    &esp;“在三百年前時,迪湃有一位德善禪師,對《金剛經》有極深的造詣。

    &esp;當時南方禪宗正流行“即心即佛”,德山認為這是外道魔說,便發憤著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準備到南方破邪說。

    &esp;他路過吉拿州時,見到一間賣油糕的小店。

    &esp;德善剛好肚子也餓了,便走入小店對賣油糕的老婆喊道:“老婆子,弄一些點心來!”

    &esp;老婆婆心中想:這位師父居然這麽無禮!

    &esp;便指著德善的擔子說:“師父,你這裏麵是什麽東西?”

    &esp;德善說:“說了你也不懂,這是我注釋的金剛經疏鈔,到南方來弘揚金剛經。”

    &esp;於是,老婆婆說:“我有一個金剛經上的問題要問你,你如果回答出來,我就供養你油糕;如果答不出來,就不用弘揚金剛經!”

    &esp;德善心想:一部《金剛經》我已經滾瓜爛熟,還有什麽答不上來。

    &esp;於是,德善哈哈大笑說:“你問吧!”

    &esp;老婆婆問道:

    &esp;“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要點心,究竟要點哪個心呢?”

    &esp;德善沒有辦法回答。

    &esp;“後來呢?”

    &esp;哈雅公主想知道答案。

    &esp;覺遠大師笑道:

    &esp;“後來德善禪師開悟,他終於找到答案。

    &esp;答案隻有兩個字——

    &esp;無心。”

    &esp;見哈雅公主與晴兒還是有些迷惑,蘇曉寧補充了一句:

    &esp;“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尚未來,而現在心念念不停,生滅相續。

    &esp;如果能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係的逍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