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九章 寒門齊聚
字數:3457 加入書籤
義陽公主是唐高宗的長女,由於生得早,再加上她乖巧可愛,很得唐高宗疼愛了幾年。不過,隨著蕭淑妃的離世,她的厄運也隨之而來,與妹妹高安公主被武則天打入掖庭中,和下人一起做粗使活。
身份高貴的公主淪落到下人的境地,往往會受到下人的仇視和嘲諷。可怕的是,她被打入掖庭後,再也沒有人記得她的存在,於是隻能過悲慘的生活。
讓義陽公主重見天日的是太子李弘。
李弘是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長子,由於他“仁厚有德”,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
有一次,李弘巡查掖庭,吃驚地發現在那裏竟生活著兩位公主,並且年紀已經都不小了。心生慈悲的他,立刻上表唐高宗和武則天,希望能把已過婚嫁之齡的兩位公主嫁為人婦,並恢複她們的公主身份。
武則天不能反對李弘的諫言,隻得不情不願地同意此事,為她隨便挑了叫權毅的侍衛為駙馬。
唐高宗見此,頗為不喜,但並未言語。武則天看到了深知他不滿,於是隻得給權毅封了個蘄州府左果毅的職務。
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後,大力打壓李唐宗室,並設立告密機製。不久,權毅便被人誣告謀反,被武則天處死
失去丈夫的義陽公主不久便在武則天刮起的政治風暴中驚懼而死。
倒是蕭淑妃最小的女兒有勇有謀,蕭淑妃被武則天整死的時候,高安公主才6歲,但武則天並不因為她年幼便會放過她,直接把她和她姐姐義陽公主打入掖庭。
後來得太子李弘相助,高安公主才脫離掖庭,在武則天的安排下,嫁給了侍衛王勖,當然王勖在娶了她後,平步青去,官階一再得到提升。
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後,發起清洗李唐舊部的政治鬥爭,王勖被人密告謀反,與權毅一同問斬。
王勖死後,高安公主再次被關進掖庭。不過,高安公主卻是個聰明人,她為了自救,稱要為王勖守孝,90多天都不進飲食,眼看就要不久於人世,誰知奄奄一息的她,卻突然稱觀音下凡,不久竟精神十足地出現在眾人麵前。
眾人大為驚奇,於是問她何故能突然身體無恙,她稱是得了觀音菩薩的保護。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了武則天的耳中。當時武則天推崇佛教,並聲稱自己稱帝是彌勒佛下凡普渡眾生。
所以,武則天盡管知道高安公主在糊弄人,但也不能去揭穿她,再加上高安公主對她構不上威脅,所以她便放了高安公主一馬。
公元714年,活了66歲的高安公主不僅看到武則天去世,還看到太平公主去世,眼見恩怨終於劃上了句號,她才溘然而逝。
武則天太狠毒了,殺的李家的人也是太多了,所以李佑知道王皇後和蕭淑妃不是個東西,但是卻依舊讓自己的母妃護著兩人,李佑就是擔心以後武則天對李家的後人太過歹毒。
至少現在有自己的娘在,這些孩子們還可以無憂無慮,失去了娘,就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隻是李佑卻沒有想到的是,也正是因為自己這樣,反倒是讓武則天恨上了自己的母妃,武則天居然會對自己的母妃伸去了毒手。
.............................
李佑看著一邊的月影笑了笑道:“以後宮中的事情,你就幫著我多看看,母妃那邊還是和以前一樣,讓母妃自己注意,武媚娘不是善茬。”
“我知道的李郎...!”月影笑著點頭。
就在這時候,曜宇走了進來道:“殿下...人都已經到齊了...!”
“哦...!人都到齊了,好...那我等一會就過去..!”李佑笑著起身,對著李明達那邊喊道:“我有事就先走了,你們幾個人好好玩,不要打架!”
“知道了...!”很快李明達也是給了回應。
跟著李佑就離開了球場,然後在曜宇的保護下,李佑來到了自家的會議室,李佑的會議室是在一處園林之中,園中有屋宇、亭廊、泉石、花草...還一條小溪,李佑走過了小橋,來到了會議室中。
看到李佑進來,會議室中的所有人都起身躬身喊道:“拜見殿下。”
李佑哈哈一笑:“各位都免禮吧,我們都是一家人不需要這樣...!”說著,李佑示意大家都坐下,在李佑的示意下所有人都坐了下來。
這群人分別是,徐達茂...曾經劉大庚的狗頭軍師,現在是李佑的中層管理者,領到了一個六品的銜,周傳惜,曾經的襄州刺史,現在的戶部侍郎,文言搏,曾經的毒書生,現在的五品官...其他的人也都是李佑的心腹,不過,這裏的人有一個特點,那就都是寒門中人。
而這次李佑將所有的寒門都給召集到一起的原因則是改革科舉製度,李佑事前已經對這些寒門官員通了氣,這次李佑要求改革科舉製度。
這個科舉製度,必須要有公平公正的特點,考生沒有年齡,地位,家族等條件限製,隻要有才,即使是寒門子弟也可以參加。
並且這個改革科舉製度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多的選拔了許多出身低微的知識分子,因為從低層中選拔出來的人才,會更多的為平民百姓考慮,真正做到了父母官的責任義務,使得政治更加清明廉潔,百姓安居樂業。而且為已有的官吏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活力。
選拔的人才都是通過苦讀科考而來,秉承儒家教義,因此都具備了較高的素質。
李佑想要摒棄以前的那種科舉製度,因為以前的科舉製度,完全就是士大夫們看到其中的利益,通過舉薦,察舉進入官宦隊伍,但是這會有很大的危險,什麽危險,集體出現對抗皇權的危險,現在這樣的危險已經太明顯了,所以李佑要打破這樣的危險。
還有就是如果不能打破這種有著世襲製度的科舉製度,那麽那些世家他們貴者更貴,富者愈富;而遠離這個階級被壓迫的奴隸、窮苦百姓,卻沒有一點優勢可以與之抗衡;必竟所有的資源都是被金錢所束縛。
李佑改變科舉製度,就是為了讓寒門學子含辛茹苦懸梁刺股的努力,都轉化為成績,從而改變他們家族的命運,讓李佑驚喜的是,很快,李佑就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科舉措施,那就是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