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開會
字數:3485 加入書籤
上午,外貿七部的辦公室內。
劉銘進屋後,聽到幾個早到的小夥子正圍著唐鈺聊昨晚在ktv的趣聞。
部員見劉銘進門後,紛紛問好。
劉銘的座位被安排在部長柴豐喜對麵,方便兩位領導隨時溝通,劉銘這才問出了心裏一直疑惑的幾個事情。
柴豐喜喝了一口茶水道“哦,你說這個事啊,確實有這個幫扶虧損分公司的政策,誰都不愛來,最後楊總拍板業績最差的部門來駐點。我們七部當時剛成立,業務啥的都還沒有開展起來,就趕上這個‘好事兒’了。我明年到站了,倒是無所謂,隻苦了這群孩子了。”
劉銘笑著安慰道“苦地裏才長得出甜瓜,淤泥底下生白藕,不多錘煉錘煉,能成材嘛,話說咱們部的業務都從哪裏來?”
老柴部長介紹道“哦,以前去參加廣交會,給老外發發名片和樣本,如果對方有興趣了,會給我們發郵件,我們就通過郵件報價。”
“那咱們部今年的業績如何?”
柴豐喜尷尬的道“已經賣出去10萬美元的備件,不過仍是公司墊底!”
“咳咳,確實。”劉銘心裏哀歎,貌似自己昨天晚上就慷他人之慨地送出去價值30萬美元的禮物……
“柴部長你放心,既然我到這個部了,一定會盡自己的努力,讓咱們七部弟兄們風風光光地調回外貿樓裏。”
其實劉銘自己倒覺得這裏天高皇帝遠挺好,至少不會跟那個潘永富抬頭不見低頭見。
柴豐喜又道“昨天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你領著七部,最起碼不會挨欺負了。”
劉銘看得出,這個柴豐喜被扔在這麽一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恐怕不僅僅是業績的問題。
劉銘客氣一番後,“柴部長,還有一個不該問的問題,我調到外貿之後,為什麽從來沒人問我會不會外語?”
柴豐喜哈哈笑道“我從進出口公司成立時入職,到現在嘴裏也蹦不出三句完整的鳥語,還不是一樣當部長?咱們公司更看重的是領導的個人能力。”
一番對話下來,劉銘徹底的無語了,透過七部的狀況,劉銘已將整個外貿分公司看了個大概。
中午,劉銘請自己設計院的幾位朋友在廠外飯店吃飯時,將自己現在七部的處境隨便吐了吐槽。
便引得畢楚楚陸戰等哈哈大笑。
陸戰笑道“劉部長,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怎麽能讓你這麽優秀的人才迷失在百花叢中?”
“別光說我了,郭仔,巴西項目到底怎麽樣了?”劉銘轉移話題道。
一提起巴西項目,郭明臉上的表情便無比豐富,繪聲繪色地給大夥描述昨天審圖會上的精彩瞬間。設計一室的三位,雖然早已聽過八卦版的,可再聽當事人細說,仍覺得整個過程無比暢快。
最後,郭明舉起一杯果汁,跟劉銘碰了一下,兩人心照不宣的相視一笑。他對劉銘佩服得五體投地,昨天發生在大會議室的那一幕設計院醜聞,無不在劉銘的算計之下。劉銘調走之前,隻跟他一人說過這種防護措施,以防萬一,結果一語成讖,隻能說徐翠華貪心不足,給自己挖了個坑跳。
“咦?今天峰少怎麽這麽低調?”畢楚楚活躍氣氛地望著半天沉默不語的王旭峰。
“恩恩!”王旭峰清了清嗓子,道“借著這個飯局哪,我也得跟大夥兒宣布個事兒。”
“咋了,搞這麽正式,難不成又交女朋友了?”陸戰疑惑道。
王旭峰望著劉銘道“昨天跟我老子談話,都覺得我不是幹設計的那塊料。最後,老頭子同意,今天幫我找楊斌總嘮一嘮,調去外貿了!老大,我馬上就過去跟你混啦!”說到這,王旭峰的調門一下高了起來。
一語激起千層浪,包括劉銘在內的其他四人皆大吃一驚。
畢楚楚等人的吃驚,是覺得王旭峰沒有理由從如日中天的設計院調到外貿分公司從頭開始。
而劉銘卻是對他老子王傳宗的決定吃了一驚,要知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是自古的道理,他劉銘前腳剛得罪了設計院外加外貿分公司的兩位領導,鬧得滿城風雨,後腳老爺子就走關係把王旭峰送到自己手下來表達自己的立場,著實讓劉銘感動。
回廠時,劉銘與王旭峰兩人走到九分廠的門口處分手。
王旭峰望著九分廠院子裏堆積的破爛廢品,有些感慨。
劉銘打趣道“我記得去年跟你第一次來這邊的時候,你還擔心自己要一輩子終老在這裏,沒想到自己會有主動上門的一天吧?”
王旭峰搖頭道“以前是擔心廠子裏麵太枯燥,環境不環境的無所謂,但自從認識你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廠礦人也可以活得豐富多彩!”接著又以一種幽怨的眼神看著劉銘道“老大,你可要對人家負責哦!”惹得劉銘一陣惡寒。
踹開王旭峰後,劉銘徑直穿過九分廠的廠房大院,正準備上樓,卻望見柴豐喜夾著記事本走了下來。
一問才知,外貿辦公室剛打來電話,幹部開會。七部駐點離外貿小樓太遠,所以兩人隻好提前十幾分鍾出發。
道上劉銘跟老柴提了一下王旭峰的情況,老柴眼珠轉了一圈便明白這裏麵的關竅,知道王旭峰跟部裏其他新兵蛋子不可同日而語,樂嗬嗬地舉雙手支持。
劉銘第一次走進外貿公司的會議室,規格照設計院那種大型會議室小了很多,氣氛上也不如掛著整牆《八駿圖》《沁元春雪》等巨幅字畫的廠辦會議室那樣莊嚴,這裏四角布置的大葉綠植,以及當中跑道形會議桌上擺著的鮮花,使會議室多了一絲生機與活躍。
會議室裏座位的安排頗為傳統,距離會議室最遠端的三個重要位置特意被部長們留下來,接下來是執行部與綜合管理部長的位置。
下麵的業務部長們的座次並非按照業務部門序列,而是業績好的被安排到靠近領導的位置,方便領導隨時垂詢,劉銘就是看到馮濤坐在綜合部長旁邊才猜測到的。柴豐喜不出意外地坐到了會議桌尾,也就是靠門的地方,其餘副職部長均坐在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