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回馬薦諸葛
字數:5331 加入書籤
即便這麽多人參與分錢,每個月眾人都能收到一萬五千軟妹幣左右,天工坊已逐漸展現出恐怖的吸金能力。
正當劉銘與王旭峰兩人討論,這次誰守在天竺現場無法參加時,楊斌再次陷入兩難境地,今年外貿公司成績出奇的好,如果按照往年的比例發獎金,那平均到每個業務員這裏,都會達到5萬軟妹幣,比去年翻了一番還多。
可問題是,有些業務部的項目,並沒什麽利潤,楊斌隱隱擔心,如果今後項目都這麽個玩法,公司運營上,就會像馬德亮說的,風險大增。
想到這裏,楊斌決定找時間到管總那裏匯報一下。
結果,還沒到下午,集團緊急發文,通知兩大銷售公司,各自上繳集團利潤1億5000萬軟妹幣,用以維護廠內基礎設施。
這下外貿公司的大小領導們都傻眼了,利潤?哪來的利潤?
今年的項目利潤絕大多數,都還在表格裏哪,有些項目簽完,剛來了一筆預付款。
就在楊斌等人處於懵逼狀態時,第二波打擊接踵而至,集團收回銷售公司的財務審批權,大筆的對外付款以及獎金福利發放,均需經過集團財務中心的複核。
換句話說,楊斌與淩彥飛的錢袋子,被集團收繳了。以後集團批多少年終獎,你就花多少,多餘的就不用絞盡腦汁權衡了,統統收歸總廠。
諸位副總如喪考妣,什麽時候下文不好,非要趕在發年終獎的當口,這不玩兒人嘛。
劉銘聽聞之後,微笑不語,這位管總手段屬實厲害,開放政策,刺激訂貨,一到年關了,直接關門放狗,兵不血刃的收了這群業務人員一波智商稅。
“劉總。”羅玲拿著年終獎表格進了劉銘的辦公室。
劉銘笑嗬嗬的問道“羅部長,聽說今年政策改了?咱們的年終獎又低了不少吧?”
麵對這位年輕的副總,羅玲頗覺得不好意思,整個外貿公司今年的年終獎與去年相比,提升不大,管洪亮在考核獎金時是按照企業利潤發放的。
整個外貿公司利潤超過10的業務部僅有4個業務部門,其中劉銘獨占兩個,一人便貢獻了整個公司的70利潤。
可這剛剛分配改革,楊斌的小金庫又被收繳上去。總不能讓那些,賣力忙活了大半年的業務員們顆粒無收吧。
無奈之下,楊斌隻好打起了劉銘這部分獎金的主意。
“又是1100萬?”劉銘玩味的道。
“啊對,樓上財務改革,分到外貿公司的就少了很多。”羅玲連忙解釋道。
“ok,麻煩請稍等片刻,我馬上就好。”
劉銘動筆刷刷刷,將獎金分配出去。
除了九月份新入職的大學生,每人5000元,兩個部的小組長外加莫祥,每人30萬,包括徐征在內其餘三個部的部員每人分了8萬。
“怎麽?我臉上有什麽東西?”
“沒有沒有,我隻是好奇劉總填單子,似乎從來不假思索。”羅玲問出了憋了兩年的問題。
劉銘撓了撓頭,解釋道“哦,這個嘛,你過年的時候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會糾結發100好,還是200好麽?”
1100萬的壓歲錢??羅玲撫胸敗退。
這次,外貿公司角落的吸煙室裏,隻有14部部長徐征一個人蹲在那裏落寞的吸著煙了,他連抱怨劉銘強權的盟友都找不到了。
徐征偷偷去旁邊的部門打聽過,由於今年財政改革,每個業務部的獎金都少得可憐,普通業務員15萬,部長大多4萬出頭,執行部這種輔助部門還不到7000,自己拿著8萬本該開心才是。
前提是別跟部裏其他人做比較,連去年剛來的大學生,出差一年回來,都跟自己拿一樣多的錢,而執行三部更是陷入癲狂狀態,一次信任的付出,就得到了十多倍的豐厚回報。
剛才,徐征去執行三部找莫祥吸煙,走進執行三部那個曾被劉銘鎖了三個月的辦公室,結果,除了有三個小夥守在打印機前打印表格,其他座位上都是空空蕩蕩,不用問徐征也能猜到,都主動蹲車間去了。這是什麽勁頭!?
臨近歲尾,梁誌宏正趴在辦公桌上奮筆疾書,寫年終總結。當初設置專務一職,管總並未給明確的負責部門,隻是為幾位專務大體劃分了一下分管業務。
作為兩個銷售部門的分管領導,梁誌宏更多的是幫忙為楊斌與淩彥飛做做規劃、協調廠裏生產部門,至於兩位老總能不能聽得進去,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這一年裏,他更像是位旁觀者,注視著廠裏發生的細微變化。
整個一年中,企業的內貿項目增長乏力,而外貿項目則狂飆突進,兩家公司的報表形成了鮮明對比,梁誌宏心中清楚,也許這就是管洪亮想要的結果。細心的他從中發現一絲不穩定因素,並決定寫在年終總結,以此警示兩家銷售公司。
“咚咚!”
“進!”
門開,王興國從屋外麵踱了進來。
“謔,稀客啊!”梁誌宏趕忙起身相迎。
今時的王興國深得管總器重,肩負廠內運營,已然是集團內部響當當的實權人物,集團副總領導序列中僅排在財務副總餘全有之後。今天主動上門,卻令梁誌宏搞不清楚他此番來意了。
“老梁啊,寫報告呢?”王興國瞟了眼辦公桌上的稿紙。
“是啊,總結總結今年的變化,不然都跟不上形勢了。”
王興國眉毛微挑,知道梁誌宏這話中有話,“還對銀行授信的事情耿耿於懷呢?”
梁誌宏苦笑道“事實上,效果確實非常的好,企業業績突飛猛進啊。”
王興國點頭道“這也是我們這種企業為數不多的優勢了,至於企業內部風險,我已經加緊摸排了。今天過來,找你還有個事情,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洗耳恭聽。”梁誌宏已端著兩個茶杯過來,同王興國坐到了沙發上。
王興國呷了一口茶水,“明年年初,管總要采購一種產品,他聽說上次設計院在采購隧道機的時候,出力非常大,有成功經驗,所以想讓你來負責這件事情。”
梁誌宏有些發愣,他不自覺地扶了扶眼鏡框,“興國,我這是關起門才說這話的,今年管總連買帶吞的已經不少了,是不是需要消化整合一下呢?”
王興國端著茶杯,久久不語。
梁誌宏又接著道“我剛才看了下兩家銷售公司簽回來的合同,國外訂單量大增,可付款條件均十分苛刻,有的甚至要發貨到現場,安裝調試結束才付90款,兩年後付10質保金,供貨周期這麽長,我們的貸款壓力會很大。另外,訂單的利潤還非常薄,核算下來,我們都快成給銀行免費打工的了,企業再這樣運營下去會有風險的!”
王興國看了眼梁誌宏,平靜的道“老梁你可能不知道,如果沒有足夠大量的訂單,車間裏的工人都隻能開個基本工資。以咱們集團的職工基數,光靠兩個銷售公司創造的那點利潤,夠幹什麽的?”
梁誌宏很清楚,這是一種兩難的境地,從管洪亮剛一接手整個集團,他就被迫站在這困境當中。
“可這與吞並有什麽關係?難道是……”
“對,管總目的是通過上市,來一舉解決目前的困境。”
梁誌宏心裏一怔,上個月管洪亮在班子會上討論時,還大講員工持股,引入外資,實際上,已經在籌劃上市融資這條道了。
王興國道“如果想要上市,首先就要會講故事,講給資本市場。”
梁誌宏這種學院派,顯然對上市、融資,抱有一些審視的態度,在他心裏,工業企業,就應該靠產品,靠技術來贏得市場。
他通過王興國的表情,覺察出這很有可能是一次,集團核心層對自己態度的檢驗。如果自己同意,相信過不久便可能晉身集團副總之列吧。
梁誌宏沉思片刻,“興國,我隻是區區一個工程師,至於並購、上市這種事情,屬實不甚了了,還是另請高明吧。”
王興國表麵不動聲色,心裏一歎,這個梁書袋子,又犯軸了。
這本是個很好的機會,使梁宏誌重回重要崗位,王興國還主動請纓的攬下差事。沒想到,梁誌宏將自己遞來的橄欖枝,棄之不顧。所謂在其位,謀其政,這位可倒好,還未身處朝堂,就開始謀上政了。
“你呀你呀,都不知道說你什麽好了!”王興國苦笑道。
說完,就起身準備離開。
“呃,興國……”梁誌宏突然提了一句,“我倒有個人推薦給你。”
王興國聞言,在門口停下腳步,轉身望著梁誌宏。
……
與此同時,劉銘正站在集團董事長辦公室門前。
“你好,郭秘書,我是劉銘,剛接到您的電話通知。”劉銘笑著對開門的董事長秘書自我介紹道。這位郭秘書,三十出頭,個子不高,簡潔幹練的短發,配上一雙頗具特色的單眼皮,顯得十分精明,是管洪亮帶進集團的,絕對是近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