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楊思義

字數:4857   加入書籤

A+A-


    隨後的幾天,工廠所需的物資開始到位,進入正軌。

    玻璃大棚這邊,因為一些蔬菜開始慢慢破土發芽之事,朱元璋隔三差五便會過來一趟。

    而朱子安也隻能被朱標拽著,一步一跟,像是點卯上班,隨時伺候著。

    朱子安到來之時,朱元璋已經是帶著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倆人正撅著屁股,對著大棚內長出來的菜苗,一株一株的細細查看。

    表情異常認真,堪比後世那些研究人員。

    看到這麽一幕,朱子安便是下意識的感到雙腿發軟,腳抽筋,邁不動步子。

    可惜,就這麽幾步的路程,不管朱子安怎麽磨蹭,最後還是被朱標連拖帶拽著,進了大棚內。

    “子安見過皇上,見過楊大人!”

    “兒臣見過父皇!”

    “楊大人安好!”

    “臣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小真人!”

    楊大人抬起頭,對著朱標見禮之後,便是滿麵笑意的看向朱子安。

    最真心的笑,也是最讓人害怕的笑。

    朱子安的心,便是猛的一顫,嘴裏發苦。

    這位楊大人,是當今的戶部尚書楊思義。

    楊思義一生,最是注重農桑。自從跟隨朱元璋開始,楊思義便被吳王朱元璋任為司農卿。後來,在朱元璋設立六部之後,又為戶部尚書。

    上任後,楊思義第一件事,便開始鼓勵民間種植桑麻,甚至,隻要有農戶種豬桑麻,前四年,還不征桑麻之稅。

    經過這麽多年的學習與實踐,楊思義在農桑之上的學識,早已比天下任何一個老農還要豐富。

    再加上這位楊尚書,本身也是一位學富五車之大儒。

    在朱元璋的帶領下,不到幾天的時間,便是將朱子安肚子中那一丁點的農業知識,給掏的一幹二淨。

    而最讓朱子安憂傷的是,明明自己已經什麽都說不出來了。這位楊大人,還不放過自己,仍是堅持認為,自己在肚子中,還是有著無窮盡的農業知識。

    每一次見到朱子安,都是恭恭敬敬,像是學生對待老師一般。

    “小真人請看,此番茄幼苗,在拔掉幾株之後,這幾天的生長速速,明顯增快了幾分!”

    指著地上的幾株番茄苗,楊思義一臉喜悅的對著朱子安報喜道。

    “那是楊尚書照顧的周全。”

    朱子安神色尷尬的輕笑一下,便應付的道。

    一窩番茄幼苗,在拔掉幾株之後,養分競爭者減少,自然就會長的快了。而且,這麽短短幾天的時間,也不知您老人家,是怎麽看出來這些植苗生長加速的。

    朱子安實在是想不通,這些古人們怎麽會對什麽都大驚小怪的。

    “哈哈,小真人謬讚了。這番茄植苗長的可真快,將近辣椒植苗的一倍有餘!”

    這幾天,楊思義對朱子安的脾性,也是有些了解,自顧笑著說道。

    “是啊,已然快半尺之餘!”

    朱子安看了一眼,眼神深處,也不禁露出一絲驚詫。

    不知是這土地肥沃的遠古,還是這些農戶天天灑水,施肥的緣由。總之,這些番茄植苗長的非常快速。

    什麽,都有些超出了朱子安的預料。

    這短短幾天內,有些番茄植苗已經開出了三層分枝。

    “嗯?”

    突然,朱子安腦中閃過一副場景,連忙蹲下來,盯著番茄植苗,瞅了好大一會。

    果然,有些番茄植苗,已經開始往斜的長了。

    “小真人,有什麽問題嗎?”

    見到朱子安這種反應,楊思義連忙停下手中動作,緊緊盯著朱子安,滿臉緊張。

    “沒事,一點小問題!”

    朱子安淡淡一笑,說道。

    “嗯?子安可是發現不妥?”

    一旁的朱元璋,也緊走了過來。

    “回皇上,這些番茄植苗是有些不妥。這些番茄植苗隨著長大,頂部的分枝會一直持續增多。但是,其根部主莖杆脆細,於是隨著番茄植苗越長越大,容易出現歪斜現象。而且,這種現象,隨著番茄植苗越長越大,也會越來越嚴重!”

    朱子安回道。

    “那可如何是好?”

    一聽這話,朱元璋與楊思義倆人,都是緊皺眉頭,想到其中的危害。

    “回皇上,此事易也!”

    說著,朱子安已是站了起來。

    仰著頭,一雙眼睛開始四處查看。

    “表哥,你可是需要找什麽物件?”

    朱標一臉好奇的問道,這裏四周,除了良田之外,隻有旁邊的莊子。

    “說不定,莊子上的農戶,便是有呢!”

    “呃~”

    朱子安的動作瞬間僵住,這片最大的地主就在身邊,自己怎麽就給忘記了呢?

    “太子殿下,咱需要幾根兩指粗,約半丈長的木棒,最好是表麵光滑,還需幾根爛布條子……”

    對於朱標,朱子安可沒客氣,將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詳細的描述了一下。

    “萬喜,都記住沒?”

    等朱子安說完,朱標便是對著一旁的萬喜問道。

    “回殿下,奴婢都記住了!”

    萬喜連忙點頭。

    “好,快去找莊上的人去尋!”

    “是……”

    說完,萬喜便是很熟練的跑了出去,直接衝向一旁的莊子。

    還沒進到莊子,便已是有一群老農圍了上來。

    “萬公公,可那位小真人,又需要些什麽物件呀?”

    其中,莊上的鄉老便是直接開口問道。

    而一旁的幾位老農,也都眼巴巴的看向萬喜。

    經過這些天的接觸,整個莊上的村民,都是已經有了下意識的感覺。

    隻要太子爺身邊的這位萬喜公公,跑出玻璃大棚,朝著莊子上而來,便是那位武當小真人,又是需要些什麽物件了。

    自從莊子旁,這倆座神異的玻璃大棚,建造起來後。整個莊子內的農戶,在周邊這些村莊的地位,便是極速上升。

    皇上隔上一倆天,便會來這裏一次。而太子爺,也是經常來。

    隨之帶來的效應,便是朝中的一群大臣也會經常來這裏。

    一來二去,尋常老百姓,幾年都見不上一麵的皇上與太子爺、各位大老爺等。

    莊上的農戶,不僅可以經常看見,說不定偶爾還能說上一半句話,混個眼熟。甚至,一些機靈農戶,還能與一些大員的隨從,侍衛混熟,搭上關係。

    這下,莊子上的農戶,在周邊各個村莊麵前,直接搖身一變,成為朝上有人的大人物!

    走到哪,每一個人都會給莊子上的農戶一些麵子。

    莊上的農戶,別提有多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