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精鹽到汴梁
字數:10158 加入書籤
李善長那原本還有些踹踹不安的神情,聽到朱標的話後,便是一怔,定定的看向朱標。
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在他的印象中,往日的太子朱標可一直都是一位溫文儒雅,正義還有些古板的太子儲君。
怎麽現在的這種神情,怎麽看都有點像皇上還是吳王之時,帶兵勒索那些殘兵敗將的‘匪徒’神情?
難道,這種心性還會遺傳?
想著,李善長不由的轉頭,看了一眼一旁的湯和,發現湯和也是如此模樣,神情有些呆滯。
與湯和對視了一下,便連忙回神,拱手回道“回殿下,正是如此!”
“按照那豪富沈萬三的一貫作風,要是殿下氣已消,可以隨意收繳沈家一筆金銀之物,作為懲罰,沈家還是十分樂意的。畢竟那沈萬四,竟然因為一時慪氣,膽敢違抗殿下教令,在真一商鋪搗亂。
當然,殿下要是覺得那沈萬四膽大包天,不可輕易饒恕,也可以令都督府將狠狠的懲戒一番沈萬四。隨後,再向沈萬三提一些要求。”
至於那些在外界看來,沈萬三與皇上的親密關係,李善長便是閉口沒有提起。
別人不知,但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沈萬三,連帶整個沈家,在皇上麵前,僅僅隻是一介商賈之徒。甚至,就連沈家資助皇上修建應天城城牆,也隻是一場交易。
皇上得了銀子,沈家得了權勢,早已互不相欠。
因此,對著太子朱標說起這個事情來,李善長心中毫無負擔。
政治,不就是一場交易?
“相國,多少都可以嗎?”
令李善長與湯和都沒想到的是,朱標眼中竟然一絲反感都沒有。甚至,語氣還有一絲雀躍。
李善長隱隱感到一些不對勁。
不過,話都已說出口,隻能緩緩的看了一眼朱標,道“殿下為儲君,沈家不敢不聽!”
“如此,本宮那準備了許久的海外貿易船隊,正好因資金不足,一直無法進行實施。”朱標緩緩說道。
“海外貿易船隊?”
“船隊?”
話音剛落,李善長與湯和兩人,都是神色一愣。
今日太子的舉動,實在是讓人兩人意想不到。
“嗯?相國,有什麽問題嗎?”
朱標看著李善長,淡淡問道。
“回殿下,沒有問題,臣這就告知那沈萬三此事!”
李善長連忙回道。
不過,在轉身之後,便是滿臉苦色。
殿下此次,真的是獅子大開口。一張嘴,至少是兩千萬兩銀子。
按照沈家的財力,應該很容易便能拿的出來。
不過,既然自己已經當著殿下與湯和的麵,將此話說了出來。哪怕那沈家拿不出來這麽多銀兩,也得拿出來!
想著,李善長眼中閃過一絲狠辣之色。
“殿下,此次真要讓沈家來拿出建造海外商隊的錢財?”
在李善長離開之後,湯和神色猶豫片刻,便是朝著朱標說道。
“湯大人有何不妥?”
朱標自然知道湯和為何會如此詢問,其實在他自己內心深處,剛開始也覺得那麽多銀兩,有些太多了。
隻是,朱標相信朱子安,這才硬著頭皮,說出來的。
沒想到,說出之後,李相國竟然一口答應,也沒勸自己。
這下,朱標內心,才有了些底氣。
“臣隻是覺得那沈家,未必會舍得掏出這麽多銀兩來!尤其是,那些銀兩還是用來進行海外貿易!”湯和緩緩說道。
“無妨,本宮相信李相國!”
朱標看著湯和,輕輕一笑。
湯和一愣,很快便也是反應了過來,不由的大笑。
“臣也相信李相國,哈哈哈……”
……
汴梁!
這座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千年古都,在曆經繁華之後。這些年間,又重遭幾番戰火,雖然在徐達攻占之後,已經對此多加改造修建。
但是,在朱元璋到來之時,這座曾經很是雄偉繁華的古都,仍盡顯滄桑,到處都是殘垣斷壁。
城內,也是盡顯破敗,人煙稀少。
汴梁城牆上。
朱元璋帶著徐達等大將,每人手上都端著一根紫金色的圓根子。
走一會,一眾人便都會將手中那根紫金色的圓根子,放在眼前,眯著,滿臉感興趣的看著。
尤其是徐達常遇春等大將,更是滿臉激動興奮之色。
“皇上,不知這千裏眼是哪位神匠製造出來的啊?有了此神物,咱更是多了一成把握,可以早幾日,攻下那大都,將那元順帝給皇上捉來!”
一邊端著手上的千裏眼,看著遠處那些景色,徐達一邊嘿嘿的笑著。
“就是,皇上,那位製造出此種神物的神匠到底是誰啊?等咱回到應天之後,一定要當麵見識一下那位大師。有了此神物,咱可以率領十萬大軍,一路橫掃舊元大軍,直接屠光他們的老巢!”
滿麵粗狂的常遇春,也是滿目發光,對於朱元璋帶來的千裏眼,滿意至極。
“報!”
一位滿身盔甲,身上還有些血跡斑斑的偏將,腳步匆匆的走了過來。
走到朱元璋幾人麵前,直接抱拳,拱手稟報道“皇上,大將軍,末將已經帶領斥候營,徹底掃清周圍的舊元斥候。”
“嗯?藍將軍不愧是伯仁看重的將軍,果然英勇!”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千裏眼,滿意的點頭,誇讚道。
“多謝皇上誇讚!”
藍玉麵色一喜,連忙拱手行禮。
“還是多虧了皇上賜予的千裏眼,可以讓末將等人,提前十裏,便可以逮到那些韃子的蹤影!”
“皇上,此千裏眼在軍中,用處極大,不知皇上可否多賜予末將等人一些千裏眼?”
見此,一旁的徐達,連忙一臉笑意的問道。
“額!”
聽到這話,朱元璋不由的一愣。
多製造一些千裏眼,他還真沒想到過。
“此事,待咱派人回應天,詢問一番!”
要是朱子安能多製造一些千裏眼,那也是再好不過了!
“多謝皇上!”
“多謝皇上……”
“報……”
突然,又有一個兵士,一臉急色的跑了過來。
“何事?”
徐達問道。
“啟稟皇上,大將軍,小人在城外二十裏之處,發現一隊兵甲,看其著裝,好像是皇上身邊的侍衛!”
那名斥候,看了一眼朱元璋周圍的那些侍衛,一臉古怪的說道。
“大內侍衛?”
此言一出,朱元璋與徐達等人,麵色都是一驚,臉色沉重。
“可是看清楚了,真是這些侍衛的衣物?”
徐達急忙問道。
“回大將軍,小人看的很仔細,那些兵士的衣物,與這些侍衛的衣物,一模一樣!”
斥候滿臉肅然道。
“皇上?”
聽罷,徐達與常遇春等一眾將士,都一臉凝重的看向朱元璋。
皇上前腳剛到兩天,後腳便跟上來一隊大內侍衛。
難不成,應天城出了大事?
“他們可曾帶有什麽東西?神情如何?”
朱元璋連忙問道。
“回皇上,那些兵士都是騎兵,隊伍中隻帶有三輛馬車,其餘便沒有任何物件。周圍一眾兵士的神情十分緊張,據小人觀察,那些馬車內,應該裝有十分珍貴的物件!”斥候回道。
“現在,按照他們的路程,已經距離汴梁不到十裏之地!”
“皇上,末將去瞅瞅!”
一旁的藍玉一聽,臉色露出一絲好奇之色。隨即,便是連忙拿出手中的千裏外,順著城外官道,望了過去。
不一會,便是一臉喜色的大聲喊道
“皇上,還真有一隊大內侍衛,押著三輛馬車,往汴梁而來!”
“咱也瞅瞅!”
聽罷,朱元璋也連忙拿起手上的千裏外,透過城牆,往官道盡頭看去。
果然,隨著千裏眼的移動,朱元璋眼前很快便是出現一隊大內侍衛。
隨著那隊侍衛距離城牆越來越近,朱元璋眼中光芒越來越亮。
“二虎!”
“皇上!”
一旁的貼身侍衛,二虎連忙拱手,一臉肅然回道。
“來人是尹清,你上前去看看出了何事?”朱元璋說道。
“是!”
二虎回了一聲,便是匆忙往城牆之下跑去。
隨即,一臉急色的策馬,往遠處往城外奔去。
尹清身為宮內的大內侍衛統領,職責重大。在皇上來到汴梁之後,尹清更是輕易不得離開皇宮,別說應天城了。
沒想到,皇上與自己前腳剛到汴梁,尹清便是帶著一隊侍衛,跟了上來。
二虎神情凝重,不由的猜測宮內一定出了什麽大事!
“籲!”
“尹清!”
很快,二虎便是來到尹清等侍衛麵前。
“大統領!”
見此,尹清與一眾侍衛,都連忙見禮。
“你們為何前來汴梁?宮內可是出了大事?”
“回大統領,宮內一切安好。我們此次前來,是奉監國太子之令,讓我等給皇上護送精鹽而來!”
尹清連忙回道。
“精鹽?”
二虎一愣,不過在聽到宮內發生什麽大事之後,神色也逐漸放鬆了下來。
“正是!”
尹清一邊走著,一邊給二虎解釋著。
雖然不知道,皇上就站在汴梁城牆上,看著自己一眾人。但是,在看到汴梁城牆那那一刻,尹清一眾侍衛的神情,都放鬆了不少。
半個時辰後。
汴梁城城牆之上。
“微臣拜見皇上!”
“尹清,標兒讓你來汴梁,給咱送精鹽來了?”
朱元璋一臉好奇的看著尹清,疑惑道。
“回皇上,正是!”
尹清連忙回道,“在皇上前來汴梁不久,殿下與小真人在鎮江路建造的精鹽廠,便是可以生產出大量精鹽。因此,殿下便派微臣,護送三百斤精鹽,給皇上報喜來了!”
嘩~
瞬間,城牆上一片喧嘩聲。
“精鹽?”
“還是三百斤精鹽!”
甚至,就連朱元璋,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就算是武當山,一年都給不了自己三百斤精鹽。
“走,下去看看!”
說著,朱元璋便是步履匆匆,往下走去。
看著麵前那三輛馬車,朱元璋有些急切道“這些車上,裝的便是那精鹽?”
“回皇上,隻有兩輛車上,裝的是精鹽。剩餘一輛,是裝著微臣等人的軍糧!”
尹清連忙低聲回道。
“打開,讓咱瞅一眼!”
朱元璋有些迫不及待。
“是!”
說著,尹清連忙打開馬車車門上的大銅鎖,露出車內,那白花花的精鹽。
“還真是精鹽!”
看到那些雪白的精鹽,朱元璋與徐達等人,都是一臉震撼,隨即便是滿心激動。
食鹽,對於常年行軍打仗的他們來說,太過於重要了。尤其是這些精鹽,在他們心中的價值,與朱元璋帶來的那一批鋼刀與鋼槍,地位等同。
隨即,朱元璋便是連忙用手,捏了一小把精鹽,放進嘴裏嚐了下。
滿臉驚喜。
“還真是精鹽,味道與武當精鹽,一模一樣,不苦不澀!”
“走,押送去宮中再說!”
“是!”
尹清連忙帶著一眾侍衛,帶著三輛馬車,跟著朱元璋往城內走去。
其實,在見到這些滿城之內的精鹽之後,早已不用尹清操心。
徐達與常遇春等一眾,吃過精鹽的將軍們,都是兩眼放光。
要不是在大街上,還要估計一下大將軍的形象,徐達等人早就親自動手,去駕車押送精鹽進宮了。
不過,就算是由尹清一眾侍衛押送精鹽。短短這一截路上,徐達與常遇春眾人,還都是時不時的扭頭,看著後麵的馬車。
“這麽多的精鹽!”
“殿下真乃大才!”
“這下大家都有口服了……”
汴梁宮殿內,看著麵前,那兩車雪白的精鹽,徐達與常遇春等一眾將軍,都滿臉喜色,神色癡迷。
“來人,今晚咱要大宴諸位將士,全部用精鹽來做飯!”
有了這麽多精鹽,朱元璋龍顏大悅。尤其是經過這麽兩車精鹽,太子朱標的威信,一下子在徐達與常遇春這些將領們腦海中,提高了不少,朱元璋更是滿心歡喜。
“多謝皇上!”“多謝皇上……”
徐達與常遇春等將軍,都一臉大色,滿臉期待。
當晚,汴梁朱元璋的行宮內,飯香四溢。
……
應天城內。
李府!
在李善長下朝,回家之後,沈萬三便是來到李府內。
“相國,不知太子殿下想要組建的那隊商船,規模多大?”
聽完李善長的敘說之後,沈萬三不由的微微皺眉,緩緩問道。
“按照殿下的計劃,商船是要出海,進行海外商貿。因此,各類大小船隻算下來,需要二百多艘!”李善長說道。
聽罷,沈萬三不由的眼前一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