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女隊之殤 【求個推薦收藏】

字數:4804   加入書籤

A+A-


    

    “&apap,我已經呆夠了。”

    沒人知道這句話從艾羚嘴裏說出,是怎麽樣的一個份量。

    &apap是pl圈裏一枝獨秀的女隊,也可以說是破圈的存在。

    關於“電子競技是否女不如男”的問題,曾經一度也在網上掀起過大量討論。

    各方大佬從雄性激素對競爭意識的影響,講到男性“遠古基因”裏的配合意識,再輔以“因為生理原因,女生情緒不穩定”、“女生手小”等等方麵,似乎對這個問題下了定論。

    期間當然也有人科普舉例,譬如隔壁韓國,早些年星際一賽場上,就有能與頂級男選手一較高下的tossgirl。

    晚些年,另款射擊遊戲守望先鋒裏,又出現一名被質疑為作弊者的職業選手gegury,歲身為女性的她,更是被同為職業選手的舉報者,拍著桌子發誓“她要是沒開掛,我們直接退役”。

    然後在兩個多小時的露手直播後,舉報者就真的退役了。

    但因為這些例子基本都是國外信息,扔在華國這麽大的信息海裏,壓根沒濺起幾蕩水花。

    直到艾羚出現在pl賽場上,帶著&apap拿下了pgs的參賽資格,曾經塵囂喧上的討論悄然失去熱度。

    而&apap則直接破圈,將許多本不看吃雞比賽的路人圈粉。

    四名女隊員,除了一直沒有以真麵目示人的艾羚,其餘三人雖不能說是國色天香羞花閉月,稍微包裝一下也算中上之姿,各有特色。

    艾羚雖然沒有露臉,但她硬生生用自己優異的賽場表現,把各個網絡社區從討論“艾羚是不是長得不行”之類的八卦,扭轉成了“艾羚為什麽這麽秀?十年老粉不請自來”。

    這樣一支女子隊,在基本上全是和尚廟的吃雞職業圈裏,關注度立刻起飛。

    如果讓李森客觀評價,與艾羚水平相持的自由人,pl至少還有三個;但從任何意義上的凸顯度來說,沒有一個人獲得如同艾羚那般的聚焦,她也因此被稱作“pl第一自由人”。

    至此,才有人真正開始討論,“為什麽職業選手很少見到女生”。

    這對李森來說卻不是問題。

    他在更古早的時期,就曾在s的線下比賽裏,親眼見過個人能力可以和世界冠軍選手一較高下的女選手。

    所以他後來在訓練基地收女學員的時候,也很清楚地告訴過她們“在我這裏,沒有‘女選手’,隻有‘選手’。”

    沿用電競蠻荒時期訓練方式的他,對所有選手一視同仁。

    在現如今看來,&apap女選手生理期如果還得堅持訓練,粉絲怕是會直接把俱樂部拆了。

    但在李森手下,止疼藥,請。

    情緒不穩定,就去學會控製情緒。

    注意力難以專注,就去鍛煉自己的集中力。

    不知道怎麽在腦海裏構築立體信息、並以此處理局勢?

    這個星期保持訓練的同時,三百場錄像看完,交讀後感。

    唯一網開一麵的,恐怕隻有允許女學員頻繁上衛生間這點了。

    看著說完那句話,自顧自向前走去、稍顯寂寥的身影,也隻有李森知道她心中的苦悶之情。

    她在p結束培訓掛牌出售時,pl圈內可謂是刮起了一陣“酒雨肉風”。

    李森至今還記得,胖子那段時間因為飯局過多,最後不得不托關係躲到醫院稱病,然後自己手機、企鵝、微信被電話和加好友的信息打爆的場景。

    &apap在其中不是出價最高的,但她最後選擇去那,一來是天性使然能有一支優秀的女隊在職業賽場上馳騁,無論如何是件好事。

    再則是&apap當時給出的承諾她加入的那個賽季,不光隊內的訓練安排她可以做主,甚至能全權安排隊內人事,從隊員到領隊,再到教練,哪怕做飯阿姨,她都有權力更換。

    在&apap剛打出成績的那個賽季,她讓俱樂部延用李森蠻荒式訓練,隊伍成績逐漸提升的同時,其他隊員也從一開始的六人熬成了堅持下來的三人。

    隻是從韓國pgs回來之後,俱樂部先是與她續約,再然後收回了她手裏很多權限。

    對艾羚本人來說,俱樂部沒有太多幹涉過她的選擇,甚至沒提過讓她摘口罩,至少表麵的誠意是做足了。

    但其他幾名成員則不同。

    她們的訓練時間開始大幅縮減,空出來的時間則被俱樂部安排去參與一些不相幹的綜藝節目。

    甚至晚上原本定下的遊戲直播,也多次被改成了和觀眾聊天、唱歌等等。

    不過因為艾羚的關係,隊伍在pl的成績雖有起伏,但也不算很差。

    她既能打自由人,還可以指揮隊友進圈,甚至還有不少次獨狼吃雞,&apap的平均分一直沒怎麽掉。

    可隻有艾羚自己知道,進圈路線的構想,完全是楊教練跟李森用“pl比賽大數據端口”交換來的,自己隻是依葫蘆畫瓢,談不上有什麽功勞。

    &apap在之後的賽程裏,基本就維持“場外活動積極,日常訓練摸魚”。

    也許是因為艾羚不肯參加場外活動,也許是之前她訓練方式讓其餘三人心裏暗埋怨氣,總之,她和其他三人的關係逐漸變得疏遠,到最後隻維持著有關遊戲的交流。

    pl積分賽一階段,是四十八支隊分成六組,單循環積分賽,最後取前二十四名晉級。

    和諸多大學生麵對考試一樣,俱樂部在排名上秉承著“二十四名萬歲,多進一名浪費”的原則,壓榨本就不足的訓練時間,讓其餘幾人出席各種活動,大幅提升著俱樂部的知名度。

    但到了比賽時,因為隊伍訓練量不足,其餘三人的水平自然是極不穩定,還是靠著艾羚的表現,堪堪壓線晉級。

    到這時候,艾羚已經實在看不下去了。

    她提出隊伍應該設置一個基礎訓練的計劃,即便不是自己那個版本的,至少圈內公認的最低訓練量要保證。

    俱樂部倒也沒拒絕,隻是說讓教練組開會研究。

    研究到那賽季一階段打完,才在進入二階段後,決定啟用艾羚之前的訓練計劃——訓練量減半版的。

    行吧,好歹比不設強吧。

    第二階段是二十四支隊分三組,三天小組單循環積分賽,最後取前十六晉級。

    結果這次在進行到第三天比賽、&apap確定能拿到前十六以後,幾名隊友又軍心渙散,開始亂玩。

    賽後,艾羚再次向俱樂部抗議,希望隊內紀律能有人說了算,這次更是以轉會相威脅。

    也就是在這次爭吵中,經理明確告訴艾羚,她的藝人合約俱樂部絕不會輕易出手,誰要是想買斷她的藝人合約,那上億的違約金一分也不能少!

    在那之後,艾羚便不再對&apap其他的事情指手畫腳,隻是把所有的心氣都投入在了遊戲裏,更加廢寢忘食地訓練、比賽,不斷磨練自己的實力。

    李森是圈內為數不多了解這一切內幕的人,隻可惜這個價碼的事情他無能為力,此時聽聞艾羚心生退意,他在路燈下停住腳步。

    頭頂泛黃的路燈直直照下來,他的表情在頭發陰影中難以察覺,低沉的嗓音卻飄出很遠

    “要不下賽季……”

    “嗯?教練你說什麽?”

    艾羚背著手回過身,歪頭疑惑地看著他。

    “不,沒什麽,走吧。”

    李森搖搖頭,邁步從路燈下向她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