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宛陵城破

字數:4991   加入書籤

A+A-




    文聘和紀靈驚詫扭頭:“龐先生,何以見得?”

    “都督,文將軍,若是兩軍對壘時,你們手上多出一支奇兵,會不會第一時間將它暴露給對手?”

    龐統嘴角上揚反問。

    “自然不會,奇兵自是應該用到刀刃上。”

    紀靈不假思索,但凡一個心智正常之人,都會做出此等選擇。

    “不錯,正是此理,不過月餘江東就仿製出了火藥,或許郎君都未想到,火藥便是便是周瑜手上那隻奇兵,他也不想提前暴露給我們。”

    “龐先生的意思是,周瑜今日才用是因為他手上無兵可用,隻能用火藥來打亂我軍進攻的陣腳,繼續為孫策爭取些時日阻截郎君?”

    文聘明白點其中味兒來,順著龐統的意思猜測到。

    “不錯,我軍拋石車第二日立在了那裏,若他早有準備,第二日便可毀掉我軍投石車,守城也會守的容易些。”

    龐統成竹在胸望著二人接著道:“可他沒有,因為都督和文將軍佯攻太多次,他沒想過我們這次會攻的如此堅決,這才拖到了此時不得不用的時刻,再不用便守不住宛陵城了。”

    紀靈和文聘也低頭沉思起來。

    這五日,荊州軍傷亡一萬兩千餘人,皆是為了逼出孫策,策應劉郎君在吳縣的行動。

    守城的江東軍雖然占據地利,可在他們連日狂轟濫炸和猛攻下,傷亡人數定然也不會少。

    若周瑜手上真的兵力不足,那他們這次不僅可以攻下宛陵,拿下丹陽,或許還能活捉周瑜

    這功勞可就大了!

    “龐小軍師,我等這就去準備,強攻宛陵,活捉周公瑾!”

    紀靈衝龐統一拱手,興致勃勃往軍營而去。

    “龐先生,那聘也去了。”

    文聘思襯半晌行禮而道。

    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這位龐小軍師猜錯,他們有可能會中了孫策的分兵之計。

    但隻要不貿然進入城內,就算有些損失也算不了什麽。

    尤其和這猜對的功勞相比。

    “文將軍,攻城之事隻需紀都督一人即可,你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龐統叫住文聘道。

    “龐先生請講。”

    “紀都督方才說要活捉周公瑾,我才想起宛陵城馬匹不少,若周瑜真要逃,我等還不一定立刻能追上,所以請文將軍先行一步前往回江東軍吳郡必經之路上埋伏,務必截下周瑜。”

    “龐先生心細如發,聘佩服之至,哈哈哈,文聘去了,龐先生小心!”

    文聘大笑起來,拱手離去。

    江東軍斥候截殺過荊州軍不少哨騎,少了馬匹定然是做不成此事的,還真要防備周瑜趁亂出逃。

    荊州軍一主一副兩位都督都開始緊鑼密鼓的行動,今日總算沒有再攻城,宛陵城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入夜。

    繁星點點下,城下無數火把開始往宛陵城左右兩麵移動而去。

    城頭上,周瑜嘴角滿是苦笑。

    劉琦果然給紀靈留下了智謀之士,自己今日所為立刻就被看穿了,可惜他發現的太晚了些。

    “來人,請破敵校尉朱桓、別部司馬蔣欽前來城頭議事。”

    親衛領命。

    不一會兒,兩個甲胄未卸的漢子便走上了城頭。

    “周郎。”

    朱桓和蔣欽齊齊見禮。

    “修穆,公奕,荊州軍果然發現了我軍兵力不足之事,宛陵城應是守不住了,我叫你們上來,就是想問問你們二人,接下來該如何,是死守城池,還是擇機引兵而撤。”

    周瑜指著城下對二人說到。

    他在江東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孫策,可在江東世家眼中,定然是比不上朱桓。

    叫二人上來的目的,除了商議接下來如何防守,也有找個由頭讓朱桓先行撤回吳縣,稟報孫策宛陵失守一事,讓吳縣有所準備。

    “周郎,此罪在我,若不是桓今日要用火藥,紀靈文聘也不會這麽快發現我軍兵力不足,桓寧願死守宛陵。”

    朱桓抱拳表明心跡道。

    周瑜不置可否,回頭望向蔣欽:“公奕,你以為呢?”

    “周郎,我等留於宛陵,本就為拖住紀靈所部,如今城已不可守,我等也無需定要死在此處,城中有戰馬七百匹,可我軍還剩兩千餘。”

    蔣欽目光掃過二人,肅穆而道:“以欽之見,我等可守住一處城門,拖至最後一刻帶幸存之卒騎馬返回吳郡。”

    他是九江郡人,因為仰慕孫策威名,認為跟隨孫策一定能闖出一番作為,才投奔的江東。

    老實講。

    讓他死在這裏他是不願意的,可在座三人他職位最低,又是外鄉人,朱桓都說出了死守之話,他當然不能直言撤退。

    周瑜聞聲看向朱桓,恰巧朱桓也抬頭看向兩人。

    蔣欽此法雖然聽起來有些冷酷,但是無疑是一兩全之法。

    可最大限度拖住荊州軍,又可保全性命。

    畢竟能活著,誰有願意真的去死呢。

    “那就依公奕之言,守住東城門,事不可為,便召集幸存軍卒撤退。不過,此事依然需提前告知伯符。”

    周瑜拿定主意,對朱桓道:“修穆,你可願乘荊州軍尚未圍城先行一步,前往吳縣告知孫郎此事?”

    “周郎,此等小事派一親衛足以,我與你和公奕一同撤離。”

    朱桓毫不猶豫拒絕道,剛才還信誓旦旦,現在就要第一個跑,他這未來的朱家家主丟不起這人。

    “好吧,那就派一親衛前去通傳。”

    周瑜也不再拒絕,揮手叫來一名親衛道:“你先行前往吳縣,告知孫郎丹陽失守,讓他務必攔下劉琦!”

    “喏!”

    親衛立刻奔下城頭,現在荊州軍尚未合圍,他走的越快,便會越容易出城。

    “接下來,就讓我等再為伯符拖住一日!”

    周瑜起身而道,大局已定,他也無需再考慮更多,隻顧好眼前便是

    翌日。

    天色微亮。

    荊州軍便從三麵城牆發起了進攻,周瑜、朱桓和蔣欽各領千人守住一麵。

    兩個時辰的廝殺後。

    朱桓和蔣欽領著剩餘為數不多的兵卒,急往周瑜鎮守的東門撤去。

    三人匯合,領著七百餘騎衝出城外。

    被江東軍占領一年多丹陽郡首府宛陵城,落入荊州軍之手。

    “多謝龐小軍師,否則這都讓周瑜逃了去,紀某這罪過可就大了。”

    紀靈望著丟下兩三百具屍體向吳郡方向奔逃的江東軍,轉身向龐統道謝。

    “都督無需自責,畢竟不知周瑜會從哪個城門突圍,一夜時間也不足以我軍三麵做好萬全防備,能讓周瑜再留下數百人已是不易。”

    龐統出言寬慰道。

    “一切都要看仲業那裏了。”

    “我本以為周瑜會提前棄城,沒想到他竟又守了大半日,文將軍心思縝密,手上又有一萬兵以逸待勞,周瑜定然跑不了,不過我等也需盡快跟上,避免周瑜分散逃竄才是。”

    “小軍師此言大善!”

    紀靈回頭下令:“追上去,活捉周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