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連橫之計

字數:4710   加入書籤

A+A-




    司空府議事大堂內。

    四人席地而坐,婢女侍從奉上飴糖冰水瓜果之後,立刻退了下去。

    “公達,仲德,發生了何事,莫不是真如奉孝所說,荊州摻和了司隸之事?”

    曹操也不多言,開門見山問到二人。

    “原來奉孝已然猜到,那我等也不擔心主公震怒了。”

    程昱臉上驚訝閃過,斂顏看向曹操道:“主公,劉琦大張旗鼓,讓南陽張繡陳兵河南尹,打著為張楊報仇的名義插手河內之事。

    自己則從九江領騎兵趕往南陽,走的卻是我豫州境內,沿途各縣無不向汝南告急,汝南郡守府也傳來急報,讓主公早做防備。”

    “奉孝,你猜那劉琦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準啊。”

    曹操聞聲扭頭,帶著幾分無奈望著郭嘉。

    卻見郭嘉不慌不忙端起裝有飴糖的碟子,往自己的杯盞裏撥了少許,神色如常道:“嘉早就說過,劉琦或可為主公最大之敵,而且我等對其卻一無所知,敵暗我明,自然難防。”

    “據汝南信中所報,荊州騎兵約在四千人左右,各地縣府皆不敢攔,劉琦如入無人之境。”

    程昱又道了一句,憂心忡忡。

    讓劉琦這麽肆無忌憚在豫州走一趟,對朝廷士氣的打擊無疑極大。

    “看來張繡果然是徹底投靠了荊州,那賈文和”

    曹操歎到一半,閉口不言,眼中各種神色皆有。

    那張繡本該投的是自己才對,賈文和也該為自己所用。

    可惜因為自己一時動了色心,現在都沒了

    郭嘉三人自是無人敢接話。

    主公這衝動的這一次,付出的代價可謂曠古爍今,尤其是長子曹昂、親衛統領典韋身死,主公現在想起來還時不時抹淚呢,誰又敢在此時多置喙半句。

    “公達,你又有何事稟報?”

    曹操瞧見三人神色,心知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轉移話題問向荀攸。

    “回主公,江東傳來消息,孫伯符大敗,丟丹陽郡,周瑜周公瑾被俘,江東隻剩兩郡之地了。”

    荀攸一聲輕歎,拱手稟道。

    “孫策也敗了?!這是何時之事?”

    曹操驚訝起身。

    郭嘉喝著冰鎮糖水的手也停下了,臉上終於多了分凝重之色。

    “月餘之前。”

    荀攸如實答道。

    這消息著實來的有些晚了。

    不過想想江東細作傳達消息的必經之路,都在劉琦和臧霸控製之下,能把消息傳回來屬實不易,他也沒什麽過多可以苛責的。

    “怪不得劉琦敢放手摻和司隸之事”

    程昱思索了片刻,激動進言道:“主公,表孫策為揚州牧之事不能再拖了,此時若孫策覆滅,後果不堪設想啊。”

    “仲德放心,明日無論如何,我也會讓天子賜下詔書!”

    曹操眼中厲色一閃即逝,目光掃過二人道:“公達,仲德,你們今日就去先去見文若,滿伯寧等人,陳述利害,讓他們明日勿要阻撓我等。”

    “唯。”

    深知事情輕重的二人也不多言,行禮告退。

    江東若亡。

    大江以南之地隻會盡歸荊州之手。

    雖然還有個交州,但那那種時候,它又怎敢反抗荊州大軍?

    南有劉琦,北有袁紹,兩者還互為盟友,被擠壓在中間、僅占兩郡之地的朝廷就有累卵之威。

    現在趕緊把這道詔書送給江東,雖起不了大用,但至少能給孫策大義之名,穩定軍心,再能拖住劉琦一段時日。

    荀攸和程昱離去,堂內隻剩下二人。

    “主公,嘉是否也去朝中任職?”

    郭嘉帶著幾分歉意看向曹操。

    荀攸程昱等人在朝中皆有官職,唯有他自認為是個閑散性子,不願受朝堂上的拘束,拒絕了曹操任命,隻擔任了司空府軍師祭酒。

    現在看到曹操這般作難,頓時有些於心不忍起來。

    “奉孝何需如此?我也隻是不想讓文若等人誤會而已,朝堂上不缺你一個議郎。”

    曹操擺手笑道,端起早已不冰的冰水,輕輕抿了一口:“世人皆道我挾天子以令諸侯,殊不知我曹操此生之誌,唯大漢征西將軍耳,奈何國家殘破,諸侯並起。我迎天子入許,受封司空也隻為征討逆賊,所服之地,皆樹大漢旌旗,可天子視我如仇寇,我總不能再傷賢士之心。”

    “主公用心良苦。”

    郭嘉揖手一禮,再道:“嘉以為司隸之地,主公絕不能再讓。”

    “奉孝有何奇計速速道來。”

    曹操聽聞郭嘉之言大喜。

    一般這位謀臣如此說話,就代表著已經有所定計。

    “主公明日可再請一道聖旨,拜東武亭候鍾繇為九卿,領司隸校尉,另外遣一大將擊眭固,剿撫並舉,若能搶在劉琦之前,司隸即可傳檄而定。”

    郭嘉堅定而道。

    事到如今。

    不能再讓劉琦繼續坐大,已是他的第一想法。

    “請一道聖旨無妨,不過奉孝,若是不能搶在劉琦之前又為之奈何?”

    曹操接著再問。

    明日終歸是要狠狠逼迫天子一次,多請一張聖旨也沒什麽大不了。

    “那使者便繼續西行,直至涼州,征西將軍馬騰馬壽成,鎮西將軍韓遂韓文約皆可為主公援軍。”

    “他們怎甘為吾所用?”

    “主公不要忘了,使者若是不能搶在劉琦之前,司隸多半已為劉琦袁紹所得,他們若得司隸,安知不會再謀涼州?而朝廷與涼州聯係已被切斷,對馬騰韓遂二人再無威脅,他們又豈會想不通其中利害?”

    郭嘉口若懸河,娓娓道來。

    曹操已是聽的喜上眉梢,若不是郭嘉提醒,他還真未想到涼州也可為朝廷援兵。

    “奉孝似乎還忘了一地,益州牧劉季玉和荊州亦有大仇,我等亦可與之結好,共謀荊州。”

    曹操忽然一笑,提醒郭嘉。

    荊州牧劉表拍人策反前益州牧劉焉幾個部將造反一事,他還記得清清楚楚。

    “主公所言極是,益州也可為主公所用。”

    郭嘉似是方才想明白過來笑言道。

    “既然如此,那便需要一個好信使了,不知奉孝以為,何人最為合適?”

    曹操微微斂起笑意,皺起眉頭思索起來。

    “此計由嘉提出,嘉自然最為合適!”

    郭嘉當仁不讓道。

    “不可!此事絕不能由奉孝你親為!”

    曹操一口否決,上次郭嘉去江東,他差點沒嚇出個好歹來,這次當然不行。

    “那嘉便舉薦一人,楊修楊德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