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宣戰(大章)

字數:8926   加入書籤

A+A-




    甄堯這一聲急呼不算太大,可也不小,劉琦覺得耳膜有點嗡嗡作響。

    胡車兒瞪著銅鑼大眼望了過來。

    一眾劉氏親衛紛紛側目,手指不由自主摸向馬鞍旁的刀劍,眼中已盡是警惕之色。

    “甄君這是何意,難不成馬車內見不得人的東西?”

    劉琦倒是並未在意,放開甄堯,衝親衛們揮揮手,往馬車那裏看了幾眼,嘴角依然帶著笑意。

    “沒沒有,隻是多有不便”

    甄堯猶豫而道,心中一陣懊悔,自己的反應太過激了。

    現在完了。

    這位劉大都督顯然已經起疑,小妹快要藏不住了

    “馬車那麽大,你我兩個大男人,有何不便,難不成嫂夫人在車內?若是如此,琦不去拜見一番豈不是有失禮節?甄”

    劉琦看著甄堯欲言又止的神色,斂起笑意認真道。

    世家大族子弟出門在外,帶個姬妾什麽的再正常不過。

    可看甄堯反應,顯然不是。

    為一個姬妾得罪自己這位荊州實權人物,中山甄氏之子不可能做出這種事。

    “並非拙荊,大都督請隨在下來。”

    甄堯低聲說道,眼下這位劉大都督顯然認定了車內有女眷。

    與其矢口否認讓他生疑,還不如大方承認。

    自己今日慌了神,接著說下去漏洞隻會越來越多,還是看看能不能讓小妹來應付此事吧。

    “哦?”

    劉琦眼中多了絲好奇,領著親衛跟隨甄堯來到馬車前。

    掉在溝渠裏的馬車,早已被幸存的甄家護衛們抬了上來,移到一旁空曠之地。

    “大都督請!”

    甄堯讓開半步,聲音微微大了些,好讓車內的小妹有個準備。

    劉琦邁步上前。

    隻見馬車內已然鑽出一道身影來,揖禮而道:“妾身拜見劉大都督,有失遠迎,還請大都督見諒。”

    “小娘無需多禮,琦隻是嫌征途勞累,想來順路蹭一趟馬車,我是客,甄君與小娘才是主人,客隨主便。”

    劉琦回過一禮,打量著抬起頭來的眼前人。

    精致無暇的麵容,似水秋眸也同樣帶這些許驚訝打量著他,眉宇和他身旁這位甄君還有幾分相似,一身男子袍服反倒更添兩分英氣。

    “大都督客氣了,請”

    甄宓淺笑有請。

    荊州劉伯威的名聲,甄氏這等商賈世家當然早有耳聞,隻是沒想到劉琦竟然如此年輕。

    三人進到馬車內,劉琦才笑望二人開口:“原來是甄小娘尚在車內,怪不得甄君不願讓我過來,有如此這般天姿國色的妹妹,是我我也不願讓陌生男子靠近於她。”

    “大都督如何知曉”

    “三兄,我們一母同胞,相貌自是有幾分相近,你平日少有注意當然難以察覺,大都督自是能一眼分辨出來。”

    甄宓打斷甄堯的疑惑之言嗔怪道。

    “是為兄的不是,為兄再也不開口了你可滿意。”

    甄堯瞪著甄宓道了一句,又苦笑衝劉琦道:“大都督你看,舍妹哪有什麽天姿國色,隻有頑劣不堪,堯都說不過她,在下不是怕大都督上車,實在怕舍妹頂撞了大都督。”

    “哈哈哈,甄君莫要謙虛,琦可沒有虛言,令妹卻是天姿國色。”

    劉琦笑回甄堯接著道:“想不到甄氏女兒也如男子般出外行商,在這亂陣之中麵不改色,好一個巾幗不讓須眉!”

    “大都督過獎,堯二兄在大將軍府為吏,唯有我一人打理商事,舍妹雖然頑劣,但好歹識書認字,偶爾也會讓她幫襯一番。”

    甄堯望著自家小妹。

    既然這位劉大都督誤會了小妹是隨他出來經商,他也正好順著劉琦的話接下去。

    這句話除了‘頑劣’二字可謂都是真的,在家之時,也的確是這位小妹幫他最多。

    “三兄,我何時頑劣了,你又說我!”

    甄宓拉住甄堯的胳膊,不滿拖拽了兩下,看向劉琦:“劉大都督莫要信我三兄,他平日總愛訓我。”

    “小娘放心,琦自然不信,傳聞中山甄氏五朵金花,個個賢良淑德,哪有頑劣不堪之說。”

    劉琦輕笑而道。

    “大都督怎知妾身有五個姐妹?”

    甄宓放開一旁兄長手臂,瞪大眼睛望著劉琦。

    一旁的甄堯更是心都提了起來。

    劉琦聽說過他們甄氏毫不奇怪,可清楚知道他們家五個女兒,這分明是特意關注過,這就不得不讓他們震驚了。

    “當然是有人告知於我,不知小娘排行第幾?”

    劉琦盯著眼前的女子笑問。

    甄氏五女薑、脫、道、榮、宓,個個皆有大名,在這女子通常無名的漢末殊為不易。

    “妾身排行第四。”

    甄宓猶豫了一下開口。

    現在不宜得罪這位劉大都督,她和大將軍之子的婚事又冀州皆知。

    這位劉大都督既然知曉他們甄氏五姐妹,難免不會聽到些許風聲。

    所以。

    她多往前叫了一位。

    “那小娘可願意去一趟荊州?”

    劉琦接著再問。

    “啊?!”

    甄宓微張著小嘴,愕然望著劉琦。

    甄堯也抬起了頭,目中多了兩分緊張之色。

    “實不相瞞,拙荊在壽春有一莊大生意,隻是她不通經商之道,琦想找人協助於她,小娘既是甄家之人,又隨甄君外出行過商,琦想讓小娘去一趟壽春指點拙荊,事成定有重謝。”

    劉琦解釋一通,再看甄堯:“甄君也同去。”

    荊州重商之名必須要打響。

    中山甄氏的名聲,便是最佳宣傳利器!

    “大都督,此事能否容堯與舍妹回到家中,與家母二兄商議過後再做決定”

    甄堯帶著幾分緊張之色,看向劉琦遲疑道。

    “甄君,此事又何需商議,正是順路,商場如戰場,甄君當知兵貴神速啊!”

    “可是”

    “沒什麽可是的,無論缺何物,琦皆可以提供。”

    劉琦不容拒絕道。

    自己指不定何時就要與袁紹開戰,此時讓甄堯回去,說不準就過不來了。

    “大都督,就讓堯隨大都督去荊州,讓舍妹回家稟報家母如何?”

    甄堯看著態度堅決的劉琦,退而求其次。

    他可以不回去,但小妹若是不能如期嫁於袁熙,大將軍必然遷怒於甄家。

    “甄君,琦方才說過,小娘是要協助拙荊的,你這般想讓小娘回去,是擔心琦會對小娘不利?”

    劉琦看著甄堯,似笑非笑道:“還是甄君怕與我荊州牽扯上關係?”

    “大都督誤會了,堯並非此意”

    “甄君方才說過,汝二兄已在大將軍府上為吏,如果琦所得到的消息不假,甄君五妹可是還嫁與大將軍二子袁熙為妻?”

    “是。”

    甄堯目不斜視,看著劉琦道。

    小妹與袁熙的婚事已是必然,現在這麽說確無問題。

    “琦曾聞有賣雞子者,雞子一筐可下,而其人卻始終以兩筐為之擔於肩上,旁人聞及為何?答曰:一筐擲地而一筐起,吾總有餘焉。”

    劉琦目光掃過二人,徐徐而道:“甄君可知琦意?”

    “大都督,並非是堯不願”

    甄堯說到一半,無奈看向身旁甄宓:“小妹,還是你來解釋吧。”

    他算是看明白,這位劉大都督是盯上他們了,絕對不會放他們二人離去。

    現在唯有小妹表露身份,看看能不能讓這位大都督有所顧忌。

    小妹?

    劉琦狐疑扭頭,隻見眼前之人已盈盈下拜。

    “妾身甄家小女甄氏,拜見劉大都督,方才有所欺瞞,還請大都督見諒!”

    甄宓躬身行禮道。

    “如此說來,你兄妹二人唱了這麽久雙簧,就是為了隱瞞你是甄氏五女的事實?是你點醒了甄君,還知曉我來此地的目的?”

    劉琦望著二人,目光停在甄宓麵頰上玩味而笑。

    “回大都督,妾身並不知大都督來此地為何,隻知大都督進駐河內,必然會與大將軍有所衝突,妾身為袁大將軍兒媳,當有所避才是。”

    察覺到劉琦的目光,甄宓臉頰微熱,沒有否認。

    她不知道雙簧是為何物,但這個‘雙’字讓他大致明白,應該說的是她和三兄甄堯互相隱瞞之事。

    隻是他從這位劉大都督沒聽出責備的怒意,也未聽出原諒之意,讓她有些惴惴不安。

    “甄小娘可是已嫁與袁熙?”

    “回大都督,此次妾身與家兄前往鄴城,便是去與袁郎成親的,還請大都督行個方便。”

    “那便是還未成親,甄小娘不用去了,這門親事我劉琦截下了!”

    劉琦起身,準備走下馬車。

    甄宓一時愣神,原本想好的話也憋在了喉嚨內,這位劉大都督這麽直接的嗎

    “大都督不可!五妹若不嫁與袁熙,大將軍必然遷怒於甄氏,大都督所說之事,堯還有三妹、四妹待字閨中,待堯告知於家母,一並嫁於大都督也並非不可!”

    甄堯忙起身阻攔,一個頭兩個大。

    這劉琦如此不講理,不是把他甄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麽。

    還有他這位帶甄宓出來的罪魁禍首,回去還不得以死謝罪。

    “甄君,你之三妹、四妹才德與你這位五妹相比,何如?琦想聽實話。”

    劉琦回頭而問,不怒自威。

    “回大都督,容貌稍有遜色,才德不如五妹甚多”

    甄堯吞吞吐吐說道。

    自己這五個妹妹,長妹甄薑和幼妹甄宓最為成器,其餘三妹勉強可為相夫教子的大婦,說是能力,相差著實有些遠。

    “既然如此,甄君,你觀琦是急色之人?還是以為荊州十數郡之地缺兩個美人?”

    劉琦斜睨著甄堯,開啟車門,又回頭笑道:“甄君,看在道了實言的份上,琦告訴你一件事,琦寫了一封信,由曹孟德部將徐公明送往鄴城。”

    看著劉琦大笑離去。

    甄堯語塞半晌,正要追下車,卻被妹妹甄宓一把拉住,不由驚疑道:“小妹,你拉我作甚?”

    “三兄,你還未聽出來麽?劉大都督是不可能放你我回冀州的,並不是你小妹天姿國色、賢良淑德,而是因為我是大將軍兒媳這個身份。”

    甄宓放開這位三兄的衣袖,掀開窗簾,看了一眼車外並列而行的荊州騎兵。

    “因為你的身份”

    甄堯停下腳步,思索片刻突然驚詫而道:“小妹,你是說?!”

    “沒錯,這位劉大都督在激怒大將軍,攔下我這個兒媳是,讓許都那位曹司空部將送信也是。”

    甄宓回過頭來,認真望著這位兄長:“換句話說,他在向大將軍宣戰!”

    “宣戰?!!公孫瓚既滅,大將軍坐擁四州之地,還有草原上的烏桓人相助,他如何敢向大將軍宣戰?”

    甄堯不可思議看向車門外。

    那道年輕而略顯單薄的背影,已然坐在了馬上。

    旁邊是一位年輕的小將,還有一個年輕的讚軍校尉。

    靠初生牛犢不懼虎?

    他搖搖頭,靠這玩意兒和自殺沒什麽區別。

    今日他言大將軍帶甲四十萬或有虛言。

    但冀州仍是天下人口最多之州,加上其他三州之地和烏桓騎兵,拉起二十萬步騎卻絕非難事。

    “這就不是我們能知曉之事了。”

    甄宓也搖了搖頭,看向甄堯:“也不一定,或許等我們到了荊州,就能知曉了呢。”

    “小妹,你真想好了?咱們若去了荊州,將來再想見到二兄阿母他們就不易了。”

    甄堯抬頭望向甄宓,這位小妹好似比他想通的都快。

    “這不是我們沒有選擇麽”

    甄宓眼中黯然之色浮現,忽展顏微笑道:“三兄,你我兄妹二人前往荊州,做那另一筐雞卵也並非壞事,大將軍麾下荀君與郭君不也是如此?無論孰勝孰敗,我甄氏都有退路可走。”

    “好吧,我這就書信一封,給阿母和二兄道明情況,咱們就在荊州為甄氏旁支!”

    甄堯定了定心神,從馬車暗格內取出筆墨,剛要動筆,複又皺眉:“小妹,大將軍若是遷怒阿母和二兄當如何?”

    “大將軍遷怒於我甄氏已是必然,但阿母和二兄並無性命之憂,大將軍尚需我甄氏商隊為其轉運糧草兵器,不會做此等殺雞取卵之事。

    另外,大將軍乃是極好麵子之人,兄長可讓二兄和家母早些告罪,讓三姊和四姊擇一人嫁過去便是。”

    “三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