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玄氣江湖 第二十七章 蟒盤殘龍
字數:6342 加入書籤
南湖省自古便是華夏邊陲,崇山峻嶺族群駁雜的這裏,曆史上關於王勢的爭奪廝殺更是多不勝數!
極善正龍是對於龍脈之氣的籠統稱謂,而這龍脈集天時地利為一身,玄奧無雙,孕育出世更是沒有固定的時間限製。
但人之聰慧何其無限,代代玄者通過觀測大勢便可知曉當朝正龍是否盛極而衰。
要說這正龍之氣也是神奇,一般華夏之地不會同時出現兩條正龍,必是一衰一出首尾相接!
故此,每當上一代主國運的正龍消逝,新龍出世的腥風血雨便會再次席卷四方大地。
這從來代表著人勢權勢的爭鋒,向來參與其中的都是一個個身負各類運氣的幸運英豪,氣壓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最終匯聚一處擒龍出世!
如此,便是這自氣之一道大通之後,泱泱數千年華夏大地的龍氣興衰朝代更替的歲月軌跡。
正龍之氣不相融,正所謂雙龍不聚首,新老兩道從來不會歸於一家,縱然皇家勢大可左右無數玄師為其出謀劃策,但史書如鐵,此一定數也在龍氣之名席卷大地之後的千年廝殺中得到證實。
故此,曆史上也便相應的湧現了一大批玄術強大的斬龍師!
以強大的玄術賣與帝王家,替當代正龍巡遊天下,遍尋天下龍胎斬其於成勢之前。
以此未雨綢繆的方式來變相的延續當代龍氣的繼續存在,哪怕龍氣已衰,隻要新龍不出大勢在手,那帝王家仍舊可以力壓支撐!
而除了龍氣之外,與之功效最為相近的便是同樣仰仗著山水之勢誕生的‘偽龍’氣!
之所以稱之為偽龍,並不是說它不好,相反,它也同樣屬於善氣凝聚到極致之後誕生的存在。隻不過,與正龍之氣相比有所不足罷了。
此氣雖同樣被斬龍師們視為禍端之一,但它與正龍龍胎相比,誕生條件沒那麽苛刻,故此數量也就沒這麽稀有。
當然,這種稀有隻是相較於龍氣而言。隱匿山川河流中的偽龍也同樣極其難覓!
也因此,在一代正龍當道的時代,往往偶爾也會出現一次或數次的叛亂,這些人便是得了這偽龍之氣,甚至是剛剛獲得還未出世的龍胎,便按捺不住貪念橫空出世!
麵對氣勢正盛的當代極龍,這些本該遨遊天際的存在根本難以掀起什麽太大的風浪!曇花一現般便被鎮壓在了昏暗的歲月長河當中。
也許,那些出世的梟雄並不是不如當代正龍,而那些末代正龍也並不是真的倒行逆施禍國殃民。
歸根結底,不過是氣勢不足人力有時窮罷了!
在這南湖省的曆史上,各族爭鋒梟雄輩出!
很多深知善氣對於大業重要性的豪傑們用盡渾身解數,基本上將這偌大的南湖山勢掏空,就連藏身其中的偽龍也一條沒有放過!
而在這之中,有一條偽龍極負盛名!這便是盤踞在這南湖正北方的蟒盤龍脈。
這些記載雖然隻存在於玄道傳承異書當中,但對於傳承悠久的各大分支都不算是秘密。
如那龍虎山對於此類記載就頗為詳細,而類似賀無風這類零散但卻未曾斷代的玄師傳承也能夠得窺一二。
相傳蟒盤山的這條偽龍曾經隻是普通的頂善偽龍,隻不過,找到他的人卻並不普通!
數百年前在這南湖省的地界上出了一個王者,名為吳長伯!
此人出自玄道世家,自幼便通玄術,天賦異稟的他對於玄道善氣更是如癡如醉。
深知玄道不過是江湖之術的他,少年時便立誌要以玄術入世。因此,他不管酷暑寒冬,日夜學文習武,終究是在二十歲那年脫下了玄袍,以武舉人的身份披上了那身鎧甲!
那時的他雖年紀不大,但對於玄道之術已然到了宗師境界!在那個時代,玄師不懂觀天斷勢便算不務正業!
也因此,他心中已然知曉當代正龍已衰,龍散於無形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話適用於任何時代。
也許,能觀大勢的不止他一人,有著這個打算並與他做著相同動作的也不止他一人。
但,不得不說,以玄道入世最後登上王位,並差一絲便逆勢而上與正龍爭鋒噬龍稱帝的,僅此一位!
數十年的蟄伏,一步一步登上高位!遍尋天下善氣,終成氣候的他終於在亂世來臨之時露出了獠牙!
身負善氣無數的他麾下已然聚集了百萬兒郎!厚積薄發,天時地利人和盡在掌控中的他,卻在風起雲湧中遭受到了當頭一棒。
原來,當世之中有一道力量比他藏得更深,新的正龍之氣在這一代還未出現爭奪之勢,便直接以壯大的姿態耀世當空,出現在世人眼前!
它,早就被人得到。
不,一人得到並不足以讓其安然度過朝代更替的爭奪期。它,是被一個龐大的勢力所得,並深藏族群深處豢養,直至此刻的龍騰四海
大勢已成,摧枯拉朽
當吳長伯還在為這一切準備的時候。這天,竟在毫無準備中瞬息變了顏色!
如果說他是一個普通梟雄,那有可能這蟄伏數十年的不甘足以讓他衝天一怒與大勢爭鋒。
但他不是,玄師出身的他太知道正龍的可怕,強行出手,雙方實力懸殊太過,身後這百萬甲士隻會被正龍席卷逐漸蠶食一空。
正龍所到之處,便是民心
向盛龍低頭,是他唯一能做的抉擇!
因吳長伯勢大,新朝正龍給了他一個異姓王的封號!此,已經是玄道中人從武能夠走到的又一極致巔峰。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百萬之軍雖未出籠,但吳長伯的心思與動作已經被新朝正龍所知,防範之心日益加劇之下,削藩試探與層出不窮的瓦解動作便從未間斷。
而吳長伯能夠走到這一步也斷然不是能坐以待斃的角色,相反,一麵應對這洶湧而來的各種手段的他,另一頭卻派出了一隊又一隊以玄師為主的甲士,遍尋天下龍胎善氣勢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助自己龍騰九霄!
這蟒盤山偽龍,便是吳長伯為自己準備的最後‘真龍’!
偽龍本就帶一龍字!沒有翱翔天際並不是它不夠強,隻不過是時運不濟之中強中更有強中手而已!
這,與吳長伯本身的命數極其相似。
故此,當新龍現世後,第一次看到這頗為壯大的偽龍之氣時,吳長伯便對其升起了一絲同命相連的認同。
古語有雲時勢造英雄!
既然天讓我吳長伯走到了這一步,那我便造出一條龍來又何妨!!!
心有逐鹿的他被時勢壓迫之下,麾下無數玄師蜂擁而出,一道又一道的善氣無論大小,全都被以陣灌氣強行注入了這蟒盤偽龍之內。
吳王勢大,短短數年間,這首尾足足延綿近千裏的蟒盤偽龍,便被無數善氣充斥,雲山霧繞當中龍氣隱現!
一時間吳長伯聲勢大盛,與正龍爭鋒的契機已經降臨!
蟒盤盤龍,吳長伯終究等到了禦龍而起的一天!
大戰起,硝煙以南湖為據鋪天蓋地迅速席卷初定之天下。已收新生偽龍之勢的吳長伯正式登基稱帝,建吳周,改元昭武!
立根改元,這是身負正龍之氣的帝王為此氣正名!昭告天下龍之歸屬。
萬事俱備,在風雨欲來之前,吳長伯向極善正龍揮出了冷冽的萬丈長刀!
玄道人不信天但信氣!養龍為勢篡正,欲要征伐初生驕陽般的正龍,這在玄師看來,是找死,是逆天之舉!
然而吳長伯不但做了,而且差那麽一絲就逆天改命成了這世上逆勢斬龍第一人!
兵勢聲勢如滔天洪流般席卷之中,他,做到了無數亂世梟雄中距離天最近的一人
可盡管如此,正龍既成便可定天下,從古到今皆無例外。
吳長伯心知自己所行逆勢,故此已經將自己所想所知所預做到了極致!可他仍舊是敗了。
麾下百萬甲士兵鋒勇猛,一城一池擴張中,吳周的版圖每日都在擴張,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計劃順利走著。
可就是一天,短短一天!莫名其妙的大敗便突兀來臨,野史記載中,那導致吳周覆滅的關鍵一仗嚴格說來根本都不算是一場大戰。
可,它就是這麽突然!
就像是在一個常年練氣的力禪師身上唯一罩門處開了一道口子,那場看似無傷大雅的失敗,就像瘟疫一樣迅速在吳周大軍蔓延開來,遍地開花全線崩盤,在吳長伯難以置信的注視當中出現。
他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難道,這就是極善正龍的恐怖麽?
人定勝天這話,果然隻是慷慨陳詞
準備了數十年,從昭告天下替偽龍正名走到敗亡,吳長伯隻經曆了短短五個月!
五個月,窮極一生之力全軍覆沒,為權廝殺一生的他,終究是在氣崩如山倒之中,吐血三升命喪當場。
而緊隨其後埋屍荒野的,還有那在蟒盤山中仍舊在為吳周一脈苦苦鎖龍灌氣的無數玄師
突如其來的殺戮讓他們帶著驚愕死去,明明這蟒盤之中龍氣猶在,為什麽,就敗了?
為永絕後患,君王下詔命斬龍師們徹底鏟除這蟒盤偽龍,除了讓吳周再無出頭之日外,更是為了讓這廣袤之地不再橫生禍端。
從此之後,蟒盤山便成了玄師當中口口相傳的一塊巨碑!上麵刻錄的盡是前車之鑒的警告。
逆天而為不可取,逆龍之勢不可助的血色豐碑!
蟒盤山龍氣雖除,但玄師界中卻流傳著一句話。說這蟠龍已成,氣盡卻龍骨尚存,淹沒在那山脈橫生之中。
當然,這隻是傳說。
隻不過劉蟒的這個提議,讓柳如塵無意間憶起了這個傳說罷了。
龍氣渾然不可褪,除非身死血空。可如果說,有這麽一副本就有源可塑的龍骨呢?兩相依附中,是不是就能夠讓它離開?
畢竟劉蟒身上這龍氣看似還弱,如果有龍骨融合,對它脫胎成龍肯定大有益處。
就是不知這龍是否有智,懂得審時度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