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養魚大戶

字數:4586   加入書籤

A+A-




    陳放給張晨打了個電話,讓他過來幫忙。就回家拿了魚苗網箱

    魚苗網箱可以作為拉網使用。

    等張晨過來,兩人在魚苗池裏拉了幾網,將爬鮡和別的魚苗區分開來。

    細鱗魚喜歡遊動,屬於中上層魚。而爬鮡是底層地,不喜歡遊動。將魚苗區分開,挺容易的。

    分出來的魚苗直接丟大塘裏養。魚苗池裏隻保留爬鮡

    將魚苗分出來,天已經黑了。

    陳放脫掉衣服褲子,跳大塘裏:“下來遊一圈。”

    “裏麵的水多深哦?”張晨問。

    “兩米左右深度。”陳放說。

    張晨也脫掉衣褲、褲子,從石梯那裏慢慢下來:“山裏的水,好冰。”

    “冰才過癮。”陳放剛說道,路的那邊,‘咕咚’一聲。是什麽東西跳了下來

    小白,那家夥遊的飛快,直奔陳放過來。

    張晨也會遊泳,但是不敢下深水,就在邊上活動。

    陳放抱住小白,撓了撓它的下巴,看向張晨:“你找時間將魚塘清理出來,我給你一些細鱗魚的魚苗。”

    “嗯。細鱗魚飼料喂什麽?”

    “我現在喂的鹵蟲和紅蟲。”爬鮡還太小,主要吃鹵蟲,也能吃紅蟲了。

    細鱗魚,主要吃紅蟲。

    “細鱗魚是肉食魚,等再養大一些,用鱘魚飼料應該可以。要不然等我這邊的魚苗養大一些,再給你。”

    “也行。”張晨家有兩口魚塘。一口在竹林,一個小塘子。另一個在大水溝那邊,是個接近1畝的魚塘。

    “能不能在大塘裏養?”

    “我也是第一次養你可以在大塘裏裝個網箱,先養著試一試。在網箱裏麵可以養活,那麽在大塘裏也能養活。”陳放估計,在大塘裏的,應該不怎麽好養。

    在水裏泡了一會兒。

    陳放拉著張晨去了小院,拿出香辣小魚幹,啤酒,和張晨兩個整了起來。

    昨晚喝了好幾瓶啤酒,晚上睡得沉。醒來,第二天早上八點過來了。

    酒喝太多了,醒來的陳放,腦袋有些沉。洗臉,刷牙,喂魚

    正在喂塘裏的魚,三叔汽車三輪車,帶著一大群人過來了。十幾人,打棗子的。

    房後顆大棗樹,11顆,和外麵梨樹一樣的樹齡。

    樹上掛滿了棗子。

    有人撐起竹竿,打棗。下麵是攤開雨布,接打落的棗子。

    竹竿輕輕拍打棗樹枝條,棗子就和下雨一樣,嘩嘩落在雨布上麵。不一會兒,就打了幾編織袋。

    這裏的棗子很甜。

    但因為當地的氣候,樹上棗子沒法自然的風幹。隻能吃青棗

    或者,拿回去自己曬幹。

    每年的這個時候,陳爸都會讓三叔帶人來打棗子。打下來的棗子,隻要過來的人,都能分幾十斤。然後還會給村裏的長輩們送些過去

    之後剩下的,才會拿到鎮上賣。

    11顆大棗樹,每年都能打幾千斤棗子。拿到鎮上賣的便宜,十塊錢3斤,乃至十塊錢4斤。便宜得很

    樹上棗子一上午就打完了。

    小白在外麵瞅著,時不時嚶嚶叫喚。棗子甜,它可喜歡吃了。看到大家打棗子,把它急的,想衝上去咬人的模樣

    這小家夥,陳放狠狠捏了捏它的臉。小家夥是眼睛大嘴巴小

    這是一句土話方言,形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飯量,或者不知道自己的能耐。經常弄擺一堆東西,吃不完,或者做不完。

    樹上棗子沒打幹淨的,就留下的那麽一些,小白就吃不完。

    下午。

    陳放請人過來幫忙收拾房子。

    老宅有四個廂房。除了陳放住的一個,剩下三個,陳放準備全部收拾出來。

    一個廂房留給釣魚佬休息之用。另一個,也裝修出來,作為客房。剩下一個,就收拾出來,安裝好門窗等等,不擺放家具了。

    請了張晨的二伯和三伯過來幫忙,再加上張晨爸爸,張晨也經常過來幫忙,安裝門窗,吊頂,粉刷牆壁等等。

    張晨從陳放這邊拿了一個大網箱過來,放大塘裏,在網箱養了幾十條細鱗。養了五天,全軍覆沒。

    正院,西廂房。

    陳放和張晨刮仿瓷,聊到:“養大塘裏的細鱗魚全死了。應該是水溫和水質的原因,大塘裏的水質不好,水溫晝夜變化大。而養在竹林活魚小塘裏的,全部活著。”

    “你那個小塘就幾十平米,沒搞頭。考慮擴建一下,擴建到1畝麵積,問題應該不大。”陳放說:“我這邊也要擴建了,到時候請挖掘機過來一起弄。”

    “嗯。”

    “細鱗魚可以養啊?”二伯和三伯在外麵,用砂紙磨砂屋簷牆壁,聽他們聊著細鱗魚,問道。

    “我們還在摸索。就現在的情況,細鱗魚可以養,但對水質、水溫有要求。”陳放說。

    “你這邊的細鱗魚,魚苗還多麽?”三伯說。

    “您也想細鱗魚?”陳放拿出煙,給二伯、三伯他們遞了一根。

    “想試試,就是魚苗。”

    “我這邊可以提供一些魚苗,大概有六七畝的魚苗。但細鱗魚的場地”

    “場地好弄。張晨家對麵山穀裏麵的秧田,等打完了穀子,我們找挖掘機過去,將秧田挖成魚塘。現在種穀子賺不到錢了,不如開成魚塘。”三伯說著。

    二伯又道:“即便養不成細鱗魚,我們也準備開成魚塘,養草魚、花鰱之類的。”

    “行,等你們的魚塘建起來,我給你們送些魚苗。現在,養雲山細鱗的就我們幾家,將來如果養大了,賣多少錢1斤,我們可要統一價錢哈。可如果沒養起來,你們也不能怪我。”

    “這是自然”

    “曉得的。”二伯和三伯笑著道。

    能養起來最好。養不起來,也無所謂。

    先試試

    陳放也不會送他們太多魚苗,隻是嚐試著養來看看。就算是陳放,大塘裏的細鱗魚,也會搭配其它魚一起養。

    這段時間陳放又從空間裏移了一些爬鮡苗出來。

    外麵的爬鮡苗,已經養二十多天了。養在外麵的爬鮡,沒有明顯減少。

    這是個值得期待的現象。

    可爬鮡苗的存活率高,那麽以後,養殖場地就是個大問題。

    陳放有兩個打算。

    一,在小竹溝建很多條攔水壩,攔水壩建起來,便形成一個個活水魚塘。這是最經濟實惠的辦法。10——20萬的預算。

    二,整理小竹溝,在小竹溝邊緣建一個個活水魚塘。長度1公裏的小竹溝,好好規劃一下,能開辟二三十畝魚塘。但要規劃好,得花很多錢。而一旦規劃完成,陳放立馬就是養魚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