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完美解決
字數:6113 加入書籤
在太極殿中吵來吵去的大臣們在聽見並州信使的消息之後,紛紛閉上了自己的嘴巴,目光集中在那個禁軍士兵的身上。
隆武帝李元在看見禁軍士兵雙手捧著的信封,隨即給李忠使了個眼色。
而李忠從剛淨身入宮的那一天,就開始跟著李元,已經走過了四十個年頭,從李源的一舉一動之中自然明白李元的想法。
在一旁的李忠走下殿去,到那名禁軍的麵前,把信件接了過來,而後雙手捧著信件緩緩的走到李元麵前。
李元把信件打開,看到裏麵的信件內容,頓時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在下方的諸多大臣早就練就了一副察言觀色的本事,在看見李元的臉色變了,頓時紛紛猜想,到底有什麽事情?
“放肆,一群蠻子竟然敢如此放肆啊!”
“不知陛下所言是有何事。”
在下方站著的一眾穿著朝服官員之中,第一排的一個麵容有些蒼老的老者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上前兩步看著李元問道。
坐在第一排一把椅子上麵的這個麵容蒼老的老者名叫王蒼,是當朝的一品太師,而且還是李元的老師,從李元祖父那時候就已經在朝中當官了,是當之無愧的三朝元老。
為人剛正不阿,不屑阿諛奉承,平時不論朝中大臣還是李元都對之又敬又怕。
而且在朝堂之上有麵見皇帝而不跪的特權,甚至有先皇禦賜的打王鞭。
“太師不必如此,
李忠,把信件拿給太師一覽”!
隆武皇帝在聽見太師王蒼的話之後,便將信件交給李忠,李忠走到王蒼麵前,雙手奉上。
王蒼在看完信件之後,臉色沒有任何變化。
“諸位大臣,根據剛才信件所言,鬼方國狼部的三王子墨托率領兩萬騎兵,三萬步兵已經侵入我並州邊境肆虐開來,而且不日將抵達鎮遠城,諸位有何看法?”
李元看到王蒼看完信件沒有任何變化,隨後就將目光看向朝中大臣,神色鄭重的說道。
而朝中的所有大臣在聽完李元的話之後頓時一驚,然後低頭接耳,議論紛紛。
最近幾年來,各國邊境都紛紛相安無事,無論是中原各國還是鬼方國在邊境上,所以有爭端,可是卻不曾發生過什麽大事。
眼下,鬼方國竟然突襲大魏邊境,並且直接率領了十萬軍隊,這可是近幾年來從未發生有過的大事。
“皇上不知這封信件是由何人所發,是否謊報軍情,信件是否有問題?”
在第三排的一個中年男子從朝中隊伍之中站了出來,看著皇上問道。
他自己身為大魏的兵部尚書,對於這件事情聞所未聞,沒有任何人上報給自己,而且,自己並沒有接到任何情報,所以他有些懷疑這份信件的真假。
要知道,兵部職掌全國所有戰事,一旦有戰事發生,第一就要上報給兵部。
然後再由兵部審核上報給三省尚書,再由三省尚書決斷是否交給陛下。
可此時竟然有人越級上報,並沒有通知他。
而是直接越級交給了陛下,這讓他有些想不通了其中的關鍵。
“信件自然是真的,而且上麵有鎮遠將軍的大印!”
王蒼在聽見兵部尚書的話之後,眼神有些不善,隨後看著兵部尚書。
他縱橫朝堂五十多年,自然明白這些人的想法,所以他對兵部尚書並沒有什麽好臉色。
這件事情說起來兵部尚書也有褻職之罪如果,他能夠早一點知道這件事情,這封信件也不至於稟報給皇上。
“王太師不必如此,這件事情,兵部尚書也不是故意的,隻是為了求信這件事情的真假,太師又何必過於苛責呢?”
兵部尚書在被王蒼的眼神盯著有些不自在,正準備說話。
在另一邊也是站在首位的一個稍微在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站了出來,臉色微笑的看著王蒼說道。
“哼”!
王蒼在看見有人反駁自己,連忙冷哼一聲,顯然不想和這人多說話,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李元。
而那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在看見王蒼的動作,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冷色。
隨後又換上一副隨和的麵容,也是目光看向了李元。
“好了,太師,楊國公所說也並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件事情確實是真的,而且鎮遠城將軍一封信送完了這裏之後,另外一封信已經向並州城的鎮北軍求援了。”
“諸位大臣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麽看法?”
李元對於剛才的事情直接小事化了,化於無形之後,繼續問道。
無論是王蒼太師還是兵部尚書以及楊國公這幾人在朝中的勢力都頗大,這種和稀泥的事情,他已經習慣了。
“啟稟陛下,既然這件事情是真的,那就好辦了,讓駐紮在並州的鎮北軍全力趕去鎮遠城支援,將這些草原蠻子徹底的消滅幹淨。”
“沒錯,區區的鬼方蠻夷不知我大魏威嚴為何物,竟敢犯我大魏邊境,一定要好好教訓。”
在李元說完之後,在朝堂之上的幾位將軍紛紛議論著。
“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鬼方國騎兵來無影去無蹤,十分迅速敏捷,就憑鎮北軍恐怕無濟於事,等他們趕到鎮遠城的時候,恐怕城已經破了。”
在朝堂之上的那幾位武將議論紛紛的時候,其他文臣成是比較沉默。
而且對於這件事情他們也不好發表看法,在首位的王蒼這時候站了出來,看著李元說道。
“嗯,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如今鬼方人犯我大魏邊境,這件事情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教訓,李忠,你去宣旨,讓駐紮在並州的驃騎營大將軍率領驃騎營全體前去阻擊鬼方騎兵,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李元點了點頭,隨後看著一旁的李忠說道。
“是,陛下”!
李忠點了點了點頭,而在朝堂上的這些大臣,在聽見李元的話之後,都沒有在言語。
尤其是王蒼更是放下了心,而那幾個武將也都不再議論紛紛了,大魏能夠縱橫中原數十年,靠的自然是強大的兵力。
除了鎮守四方的四支步兵軍團以外,還有一隻驃騎營和一隻重甲騎兵。
驃騎營是一支輕騎兵,人數兩萬人,而重甲騎兵人數保持在八千人,這兩隻騎兵是大魏能夠縱橫中原最大的保障。
這些騎兵都是按照鬼方國的騎兵來訓練的,無論是戰馬還是士兵,都是平常士兵給養的兩三倍。
在有了驃騎營去阻擊鬼方騎兵之後,這件事情對於朝堂上的所有人來說,也就放心了!
相對於驃騎營的戰力,他們還是十分清楚的。這次戰事,諸位誰可為監軍,前去前線督戰一二?”
李元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的大臣們淡淡的說道。
監軍是大魏國以來的傳統,為了防止前線武將作亂犯上,監軍便是防止武將最有效的辦法。
這個傳統已經有兩百餘年了,而且,事實證明,有了監軍以後,武將叛亂事情一般少有發生,所以這個傳統也就一直傳下來了。
太極殿上的大臣聽見李元的話,都陷入了議論之中,一個個在思考這件事情自己所能獲得的利益和損失。
“稟父皇,兒臣願去!”
正當下方大臣討論的時候,在右邊大臣第二排一個穿黃色龍袍的青年男子站了出來,看著李元說道。
此人名叫李恒,乃是李元的皇長子,也是太子。
他站出來也是有原因的,雖然他是皇長子,而且他的母親貴為皇後,背後更是站著有千年世家之稱的楊家作為依靠,可在這太子這個位置上,他做的也是如坐針氈。
冊封太子也有數年之久了,雖無大過但也無大功。
所以他這個太子當的也是有些碌碌無為。
如果在平常一些的時候,可能沒什麽,可現在這種情況卻由不得他再過猶豫了。
自己的幾個弟弟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個盯著自己屁股下的座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如果自己再做不出什麽大的功績來的話,不僅會讓朝中的大臣有所非議,就連父皇也不會滿意的。
“稟父皇,兒臣願去前線作為監軍,捍衛我大魏疆土。”
在李恒說完之後,朝堂之上沒有任何人講話。
顯然,他們對於李恒去當監軍這件事情也是同意的,畢竟李恒身為太子這一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而李恒此時再看間沒有人反對,他心裏也是頗為欣喜,正當他滿意的時候,突然在他身後一道聲音傳來。
眾人一看,原來是二皇子李桓,李桓相比李恒稍微那麽年輕了一點點。
而且,相比於李恒經常板著臉,李桓可和藹了許多,平時就是見了一些官員,也是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
所以在朝堂上,李桓的名聲要比李恒好那麽一點點。
李恒在聽見這道聲音,頓時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該死的,這個二弟什麽時候都要湊熱鬧,這種時候他也要去。
李恒表麵上依然是一副平淡的表情,可在心裏去罵了開來,在他身後說話的正是他的二弟李桓。
他的這個二弟母後身為四大貴妃之一,而且她母後也同樣是千年世家李家的人,所以他們背後實力不相上下。
在朝堂之上的實力也同樣不容小覷,他隻不過是占了比他這個弟弟多出生了兩三個月而已。
平時他這個弟弟就愛和他作對,這種時候也不放過,可想而知,他心裏是不會有好心情的。
“監軍隻有一個,你們兩個都想去,那我該選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