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群體智能

字數:7872   加入書籤

A+A-




    不管怎麽樣,斬屍能有眉目,對所有人都屬於利好消息。

    

    往長遠了看,方興自己以及同伴可以不受門派勢力所製,憑自身繼續進行修煉。

    

    往近了看,如果顧老能夠恢複修為,那他就可以重新和符元宗搭上線,將邪祟和妖物結合所產生的威脅闡明。

    

    於是,方興沒有太多猶豫,便答應了配合實驗的要求。

    

    …………

    

    時間一轉過去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裏,方興和顧老一直在研究格式塔的搭建。

    

    將集體意識升格為格式塔,這種事情說來簡單,但真要去實操的話,其中會存在諸多難題。

    

    在這個過程中,方興憑借自身的推衍能力,幫顧老解決了許多原本存在的問題。

    

    而在這之中,該以何種手段,構築代表了格式塔的那個“圈”,是諸多問題的核心。

    

    顧老原本的計劃是,在大腦之內植入名為理智之環的人工造物,以這種物理手段,代替格式塔圓環的框架。。

    

    然而,在了解到理智之環的作用後,方興卻不是很認同對方的想法。

    

    意識在身體內的運作方式有很多種說法,&sp;最主流的觀點認為,&sp;意識的傳遞是利用電信號,借神經係統進而實現的。

    

    意識狀態的出現,&sp;並不是由大腦決定的,而是由神經的複雜程度決定的。

    

    大腦是因為神經富集,所以才是意識體的聚集地。

    

    如果有神經結構更加複雜的區域,那麽它就可以取代大腦產生意識。

    

    集體意識和蜂巢意識都是抽取個體的社會性代替複雜神經網絡,&sp;進而將意識體聚集在一起的。

    

    唯一的差別是,&sp;蜂巢意識是在此基礎上硬堆出來的。

    

    而方興自己有思想,不需要在集體意識裏堆出來一個主意識。

    

    理智之環實則是一個精神閹割器,以限製神經反射的方式,強行框定出一個圈子來。

    

    這種東西對意識活動有著巨大的影響,&sp;要是把它給撞上,&sp;方興的推衍能力算是廢了大半。

    

    不單如此,整個集體意識當中,充做意識載體的社會性,&sp;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而這就不止是影響方興一個人了,唐曉峰、歐小蕙等等,甚至是顧老他自己,都會受到來自意識層麵的幹涉。

    

    在方興看來,理智之環的副作用實在是太大了,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

    

    當然,方興也沒有責怪顧老。

    

    畢竟這是對方一生的希望,他太渴望恢複修為了。

    

    選擇放棄了理智之環這個方案後,&sp;方興另辟蹊徑,&sp;從另外一個角度嚐試選取構築格式塔的基礎框架。

    

    而方興所找到的可以作為“圈”的素材,則是一種他新近開發出來的,&sp;名為真言的力量。

    

    這種真言力量的開發,&sp;完全得益於時蟲。

    

    方興雖然無法將時蟲的力量用在自己的身上,但他對於時蟲的研究,&sp;卻始終都沒有停止過。

    

    時蟲的力量是時間、空間、信息,&sp;相互扭曲交織的結果。

    

    它以人的意識作為信息源頭,&sp;用南柯夢境的形式,&sp;改變目標的認知,然後將夢中結果映入現實。

    

    簡而言之,&sp;時蟲的能力完全可以理解為,一個比無漏係統還要強的許願機器。

    

    時蟲是先天八卦之上的節點,&sp;方興沒有那個能力複刻出它的力量。

    

    不過,簡化一下還是可以實現的。

    

    畢竟,在方興的身上,存在著一個和時蟲功能非常類似的東西。

    

    沒錯,這個東西便是他手掌之上的惡口。

    

    同樣是以信息幹涉目標,同樣是帶有部分規則力量,惡口和時蟲的運作方式真的很相似。

    

    於是,方興便仿造著時蟲能力,開始對惡口進行改造。

    

    而“真言”便是在改造過程中,&sp;惡口所獲得的全新能力。

    

    以信息幹涉目標,並以對象作為信息源,&sp;生成對應的真實,這便是真言的運作機理。

    

    如果以真言力量作為構建格式塔的框架,那麽所有被圈定的意識體,&sp;都會在這股力量的幹涉下,明白外層有一個不可跨越的框架。

    

    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畫地為牢的意思,然而當任何意識體有背離的打算,&sp;那麽他所麵對的將是由集體所構築的真言高牆,這絕對比任何物理手段都要難以逾越。

    

    真言力量既能讓三屍明白,他們與本我彼此相連,又能以他們自身的力量構築真言,防止他們跳反,再沒有比這更完美的手段了。

    

    眼見方興完美解決了最關鍵的問題,顧老同樣很興奮。

    

    選擇理智之環本就是無奈之舉,既然有更好的選擇,那自然是選更好的那個了。

    

    畢竟,將集體意識升格為格式塔,第一個收益的人就是他,&sp;方興都要往後稍稍。

    

    選定了框架之後,方興便開始利用真言對集體意識加以改造。

    

    在真言力量的引導下,&sp;格式塔初步完成,而在這個過程中群體智能也在不斷覺醒。

    

    常言道,強者獨行,弱者成群。

    

    在這紛亂的世界上,&sp;這種理念更是被人奉為圭臬。

    

    按照這個理念來講,蜂巢才是意識進化的終點,群聚而不集中的格式塔意識,怎麽看都像是一群烏合之眾。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的。

    

    格式塔比蜂巢意識更加先進,關鍵的一點就在於它能覺醒群體智能。

    

    相互協作是群聚動物的基本特征,人類擁有社會性,當然也是群居動物的一種。

    

    群居動物的協作能力,是刻印在本能之中,一種近乎超能力的存在。

    

    螞蟻、蜜蜂從出生之時起,就明白它們應該怎麽配合同類工作。

    

    人類同樣具備這種,不需要主控單元的群體組織性。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在完全分割開的情況下,僅利用網絡讓一群人實現相互配合。

    

    比如,一群人隔空操控一輛汽車,操縱機器加工精密零件等等。

    

    在固有印象中,一定有人會覺得最後的結果是一團糟。

    

    然而,一群人利用網絡指令操縱汽車,甚至比一個人開的還要好。

    

    在雜亂的指令中,精密零件被順利加工了出來。

    

    這便是人類這種群居動物,所擁有的群體智能。

    

    哪怕隻是依靠本能行事,人與人之間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默契。

    

    而格式塔意識的構建,將會成倍放大相互協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