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沙場征戰苦

字數:455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五章   沙場征戰苦

    很多事情都是形勢所致。

    如果周夢臣想拿西北將門開刀,事情決然沒有這麽順利。但是將事情顛倒之下,就截然不同了。

    遼東將門與黔國公沐家的慘烈的下場,震懾了太多的人了。西北將門們摸著自己的脖子,不顧覺得自己的脖子太硬。周夢臣又給了出路。雖然這出路並不是多好的。

    但是好歹也是一條出路。

    甚至情況要好過周夢臣的預料。周夢臣說道:“既然爾等有為過報效之心,我又豈能不成全。不過這事情,去找汪侍郎即可。”

    說實話,將汪宗元安插到兵部,成為實權侍郎。周夢臣與楊博之間矛盾更深了一些。

    不過,有些事情周夢臣決然不肯讓步的。

    隻是他而今到底是首輔了,對一件事情再怎麽看重,也不可能親自去辦了。今日見了西北將門的代表,就已經算得上自降身份了。

    董一奎與劉歡千恩萬謝的走了。

    果然這一件事情辦的很順利。

    在嘉靖四十二年末。敲定了奪回哈密,封閉西疆之患。於是,令豐國公李儒掛帥。提督京營西北兵馬共計數十萬,逶迤西出。這一次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參與將領之中,並沒有一個是周夢臣的舊部。

    周夢臣唯一的舊部,就是兵部侍郎汪宗元,駐節蘭州,總督甘肅,西寧,寧夏,陝西諸軍,為大軍之後,供應大軍糧草。

    其實,前文說過。

    打哈密是不需要多少人的。

    畢竟,哈密談不上一座孤城,但是也相差不大。即便吐魯番汗國想要支援,也未必來得及。

    隻是周夢臣打哈密,與隋煬帝打高句麗的動機差不多。都是想以軍事行動來解決政治問題。故而,在周夢臣看來,這一戰最關鍵的地方,不在哈密,而在蘭州,就要看汪宗元做的怎麽樣了。

    不過,有一點周夢臣是沒有想到的。

    一場戰爭,是發動者可以決定什麽時候開始,但很難決定什麽時候結束。

    周夢臣也是如此。

    這一戰從嘉靖四十三年夏開始,一連打了三年。一波三折,其中內情很是複雜。很多事情讓周夢臣都預料不到的。到了嘉靖四十六年,抵定南疆這一戰才算是結束了。

    之所以打了這麽長時間,不是因為哈密王特別強大。

    而是大明這邊有一項重大的情報疏漏。    這個就是,他們搞清楚,哈密王乃是吐魯番汗之弟。想來強大的王弟,定然是這位大汗的對手,這幾乎是大明所有精通權謀的人本能反應。而且很多情報也沒有看出來雙方關係好到什麽地方。

    但是這裏漏了一個重要情報。

    這個情報就是吐魯番汗無子,也不是說一開始就沒有兒子。他也生了好幾個兒子,但是這個年代這兒童夭折率是非常高的。

    不管他有過幾個兒子,都沒有站住腳。

    也就是說,哈密王乃是吐魯番汗的唯一繼承人。

    雖然吐魯番汗不大喜歡這個弟弟,但是他也不能將孛兒隻斤家的產業給外人。更不要說,還有其他汗國虎視眈眈。西域的幾個汗國,都是元代的察哈爾汗國分裂出來的,也就是幾個大汗都是孛兒隻斤家族的人。

    甚至還有姻親關係,一旦吐魯番汗國絕嗣,很有可能引來外人窺視。

    僅僅是這一點,吐魯番汗就不能放棄哈密王。

    於是,從戰事一開始,就出乎大明方麵的預料。

    他們以為麵對的是哈密孤城,那知道麵對的乃是吐魯番汗國的傾國之兵。

    當然了,吐魯番汗國傾國之兵,也沒有多少。不過精騎數萬。畢竟一來,西域的人口密度在這裏的。二來,吐魯番汗國的統治範圍,也不過是吐魯番為中心的,南疆東部地區。

    而在南疆西部還有一個葉爾羌汗國。統治新-疆一部分,中亞大部分地區。

    隻是出乎預料的敵人,讓哈密之戰,在嘉靖四十三年相當不順。

    當然了,這也有一點李儒的問題。李儒從根本上來說,僅僅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並不是多出色。麵對敵人數量突然增加。不同的將領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李儒用了保守,最有把握的辦法。那就是與哈密城外立寨,先為不可勝,待敵之可勝。

    因為從哈密到 嘉峪關之間關西七衛,幾乎都成為了沙漠。大明出兵數十萬,隻能翻越沙漠而來的也不過一兩萬而已。

    當然了,在周夢臣看來,不僅僅是周夢臣看來。就是周夢臣與麾下眾將商議的時候,大家一致覺得,即便麵對數倍之地,萬餘精兵,步騎各半,也足以決戰。

    奈何,李儒對哈密對峙。

    雙方主力不戰。更多的戰事,就出現在糧道之中。吐魯番精騎深入沙漠之中,截殺大明的糧道。隻是大明出兵幾十萬,大部分兵力都在後勤線上。

    怎麽可能被吐魯番突破。

    一直熬到了次年夏天。李儒手中兵力增加到四萬,而且李儒在哈密城下,也沒有閑著,不僅僅打造了大量攻城器械,還開墾不少土地,減少後勤。

    在李儒覺得敵我力量發生翻轉之後,突然進攻,大破吐魯番騎兵,然後直撲哈密城下,一日破城。

    讓李儒以少勝多是不可能的。但是優勢在我的時候,李儒也是有雷霆手段的。一日破軍,一日破城。兩日之間,哈密易主。

    按理說,這一戰打到這裏,已經完成事先計劃了。

    隻是,大明不想打了。吐魯番汗卻想打了。

    不,應該說是新吐魯番汗。也就是原來的哈密王。

    哈密一戰,明軍摧毀了吐魯番汗的主力。哈密王的部下更是喪去不知道多少。老吐魯番汗回到吐魯番一點兵,又氣又急,再加上有傷在身,沒有幾天就去了。

    哈密王臨危受命,但他麵對的是一個爛攤子。

    哈密一戰,對大明來說,是邊邊角角的一戰,但是對吐魯番汗來說,就是決定命運的一戰。大軍喪失無數,不要說反撲哈密了,就是保全本國都有問題,他北方,西方都有其他汗國虎視眈眈的。內部又有各大部落也想看著敗軍之將該怎麽辦?

    哈密王,也就是新吐魯番汗在內憂外患之下,下定決心,向葉爾羌汗國借兵。隻要葉爾羌汗國為他複仇,他願意舉國投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吐魯番汗國本來就內憂外患,即便沒有大明重返西域,過幾年,也會被葉爾羌汗國給吞並了。甚至可以說吐魯番汗對大明如此強硬的表現,其實也是一種膽怯。

    他們擔心如果明軍輕易奪取了哈密,會給他四周鄰居一個很不好的印象,那就是吐魯番汗國,已經到了難以為繼,任人宰割的地步了。反而如果他們能打贏大明,然後借大勝餘威,還能維係一段時間的。

    當然了,這也與明朝在西域並沒有什麽兵威有關係。

    總之,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新任吐魯番汗,覺決定將國家賣一個好價錢,同時,一方麵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出一口氣。

    才加上請葉爾羌汗國報仇的說法。

    不管新吐魯番汗是怎麽想的,他這個作法,都讓本以為西域戰事已經結束的大明上下,不得不迎來新的戰爭。

    在嘉靖四十三年四十四年,是與吐魯番汗打的,而在嘉靖四十四年之後,到嘉靖四十六年這一段時間,都是與葉爾羌汗國打的,一直打到,劉漢長驅直入奪取喀什。將葉爾羌汗國的勢力趕出南疆之後,雙方才算是消停,才有議和的可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