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愛賣不賣
字數:4266 加入書籤
江海的手都顫抖了,大外孫女兒說的可是冬天能種的菜呀。他們這裏冬天寒冷,從古至今,就沒有聽說過冬天能種菜的。
今兒大外孫女兒,說是從貴人那裏看到的冬天種菜的法子,他沒有遲疑立刻就相信了。
沒辦法,誰讓他們窮呢,窮人為了改變現狀,就要想辦法。而且很多時候,大外孫女兒在他們一家人的眼裏就是福星啊。
有一個詞叫福星高照,有福星照著,他們啥都不用怕。有這個笨理跟著,江海無條件的信任自家大外孫女兒。
嶽偉平和自家嶽父差不多。
所以這會兒,翁婿倆都眼神熱烈的盯著嶽盈。
“盈姐兒,冬天真的能種青菜?”楊氏的反應慢了一些,這會兒也想明白了,當然也是一臉驚愕的望著外孫女兒問道。
“姥,能的。”嶽盈怕家裏的長輩們不相信,就伸手從帕子裏拿出來幾瓣剝好的大蒜。
江楓對外甥女的話,也是將信將疑。他見盈姐兒拿出來幾瓣大蒜,就開口認真的問道“盈姐兒,是種這大蒜?”
“嗯呢。”嶽盈答應了之後,就讓哥哥幫她把昨天裝滿土的破瓦盆抱過來。
等哥哥把破瓦盆放在地上,嶽盈又讓哥哥去幫她舀了一瓢水,倒在破瓦盆裏,等水都沉下去了,嶽盈才把大蒜瓣,一瓣一瓣的栽種在破瓦盆裏。
破瓦盆不小,比普通的花盆還要大。嶽偉平不想浪費了,就又去灶房門口拽了兩頭大蒜,剝了蒜瓣一同栽在破瓦盆裏。
江海見破瓦盆裏栽滿了蒜瓣,才開口向外孫女兒,問出來自己的疑惑“盈姐兒,這不就是種大蒜嗎?隻是這蒜瓣的間隔太小了,蒜長不大。”
“姥爺,咱們要的是蒜苗。”
“蒜苗?”
“嗯,這蒜苗就種在咱們住的屋子裏,或者是暖和一些的空屋子裏。”
“可是,盈姐兒,屋子裏麵沒有日頭,這蒜苗長出來的都是黃色的葉子麽?”
“姥爺,據說蒜苗就是黃色葉子的。”
對於江海這樣的老莊稼把式,瞬間就明白了大外孫女兒的意思。
“哈哈哈,盈姐兒就是咱們的小福星。”江海抱起外孫女兒,就是一陣哈哈大笑。
嶽偉平見嶽父高興的大笑,就曉得嶽父這是答應了。
等嶽父把盈姐兒放到地上,嶽偉平才把河灘村的大蒜賣不出去的事兒,和嶽父說了一遍。
聽自家女婿說完,江海眼中光亮更盛了,低頭又看了外孫女兒一眼,才和自家女婿說道“老二,這算不算老天爺都幫咱們。”
“蒜(算)。”
不等姐夫說話,江楓先笑著接話了。
“哈哈哈。”見兒子都這樣說話,江海的嘴是徹底的閉不上了。
“老二,這事兒宜早不宜遲,咱們翁婿倆現在就去河灘村。”
“行。”嶽偉平應了就讓媳婦兒給他拿銀子。
“當家的,我和你們一起去吧。”
“不用了,我和老二去就行,你和小楓在閨女家等著就成。”
“好吧。”楊氏見當家的不讓她去,也就沒有堅持。l
江氏見兩個人趕著驢車出去了,就和楊氏商量“娘,要不你們今天在我們這裏吃完晚飯在回去。”
楊氏想了想就答應了,江楓難得的調皮一回,開口就問江氏“姐,你晚上想給我做啥好吃的?”
淳哥兒卻知道娘晚上做啥,就搶著告訴小舅舅“小舅舅,我娘晚上做韭菜雞蛋餡兒的大包子。”
“那可正好,我這幾天正想吃這一口呢。”
楊氏剛說完,嶽盈就聽見小狼狗的聲音“盈姐兒,哥也要吃韭菜雞蛋餡兒的大包子。”
“想吃可以,但是你不能在你的隨身洞府裏吃。”
“那哥去哪吃?”
“去哪吃都行,就是不許在你的隨身洞府裏吃。”
“為啥呀?”
“你不能把你的隨身洞府裏,弄的都是韭菜味兒。”
小狼狗又要翻白眼了,它想吃點兒啥都要受限製了,還不許它在隨身洞府裏吃?那它去哪兒吃呀?
唉,這日子沒法過了。
嶽盈見小狼狗又開始裝深沉,隻好提醒它一句“家裏空屋子那麽多,你在哪間屋子裏不能吃一頓飯呀!”
小狼狗,“哥今天不想搭理你了。”
“小樣兒唄!”
……
河灘村離桃花村並不算遠,大概也就有十幾裏路遠,翁婿倆趕著驢車一柱香的工夫就到了(這個時間不是很準確,因為我也沒坐過驢車)。
到了河灘村之後,江海直接找的河灘村的村長,說明了來意。
河灘村的村長姓李,名叫李大虎。李大虎今年也就三十七八歲的年紀,長的又黑又壯,往那一站就仿佛是半截黑塔。
聽見有人上門來買大蒜,李大虎非常的高興,忙把翁婿倆讓進了院子。河灘村的村民知道有人上門來買大蒜,也都成群結隊的湧到了李大虎家,就是想早點兒的把家裏的大蒜賣掉。
畢竟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地裏種的大蒜要是賣不掉,家裏人的棉衣都沒錢置辦。
想到寒冷的冬天馬上就要來臨了,村子裏的人更是急於把家裏堆積的大蒜賣掉。
李大虎也沒有想到,人要買大蒜的人,剛找到他家來,村子裏的人就都上門了。
李大虎也曉得村子裏的著急,不止村子裏的人著急,他作為村長是更著急。
於是他也不請這對翁婿倆屋子裏坐了,而是直接就帶著這對翁婿倆,坐在在院子裏說話。
這樣他們說啥,院子外麵聽聲的都能聽到。
江海也算是個人精,等河灘村的那些村民一靠過來,他就把大家的想法猜個不離十。
他曾經也有過這樣的處境,他哪能猜不出來。同是靠天吃飯的農人,他哪能不了解村民的心。
所以,江海也沒拿喬,開口就給了一個還算公允的價格。
李大虎聽了這個價錢還算滿意,當時就問村子裏的人賣不賣?
見有人遲疑,李大虎就開口說話了“人家江大哥是來咱們家門口收購大蒜的,那價錢也隻比市價便宜了一點點,準確的說還不夠車馬費呢。”
李大虎說完,也不管別人咋想的,他把該說的話都說完了,也做到了仁至義盡。
村子裏的人,愛賣不賣?反正他家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