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誰是救世主

字數:3736   加入書籤

A+A-




    

    丁旭發現從去年起飯圈流量越來越顯示出水能覆舟的一麵,追星產業上下遊也都在嚐試做出調整,豆瓣關停相關小組,微博下架榜單、封禁部分賬號,理性粉選擇性放棄應援……

    如今麵對新一輪整改,有人為重建飯圈獻言獻策,也有人已對飯圈原罪產生抵觸。明明去年還在誇飯圈女孩為疫情捐款捐物,今年就人人喊打了?

    飯圈隻是一種圈層文化、一種年輕人聚合的形式,本無善惡。可眼下確實群眾煩了,粉絲倦了,平台早就心累了。

    飯圈到底該整頓哪裏?

    誰出麵整?

    整成啥樣?

    不怕鬧,就怕沒聲兒!

    粉絲總在唾罵無良營銷號,但又回回被其牽著走,這次也一樣。

    每每遇見粉絲對戰,普通群眾往後多日都得繞著其製造的互聯網廢墟走。這一回微博重拳出擊,難得如此迅速地落得耳根清淨。

    當然估計也就是一時清淨。逼宮戲碼咱見過太多了,這一家粉絲不鬧,很快就會輪到下一家。

    部分以愛之名的事業粉,控製欲不輸雞娃老母親。隻要飯圈病灶未除,他們便會卷土重來,讓相同劇情循環上演。

    粉絲抵製偶像的新片,也是一種慣性失控。這種風氣的盛行,還得從流量偶像的誕生說起。這種新的互聯網造星模式,從根本上衝擊著娛樂產業。

    早年的造星模式裏,明星先通過作品引發大眾關注,再配合以話題營銷。而流量明星模式則是先憑借外表或人設在網絡聚集粉絲,粉絲扮演著對偶像進行經營推廣的角色,最終倒逼媒體和大眾關注。

    這是極有參與感的養成式追星,其本身就是過度的。粉絲以強大的組織性、紀律性為偶像生產人氣,他們在消費的同時參與生產,越來越被經紀公司所倚重。

    長此以往經紀公司也會通過各種或明或暗地引導,讓粉絲深信自己的付出會直接影響偶像的命運。粉絲群體被逼著承擔起部分公關、宣發職能,直至以撕番位、撕對手、撕資源的形式,參與規劃甚至直接幹涉合作公司的決策。

    粉絲一旦走進這場遊戲,就很難退出。時至今日飯圈早已是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裹挾著流量偶像、實力藝人、國民戲骨等所有台前工作者,且全麵侵入動漫、相聲、電競等各個圈層文化。

    說白了就是通過各種工具放大局部民意的一套手法。應援打榜、控評反黑、拉踩對家幾大典型亂象,無一不是這種套路。可悲的是,那些偏激粉絲一旦撕成功,便會從中獲得日常生活難以企及的崇高感,這種獲得感讓其不自覺投身新的戰鬥。

    這種成癮快感的戒斷需要時間,病態的飯圈在長期整頓裏,很多疑難雜症是可以治愈的。在官媒指正、平台引導、路人群嘲後,很多人其實已經慢慢在放棄控評、搶榜、做數據,重新做回自由人。

    散粉追星,快樂輕鬆!

    最大價值不是讓毫無下限的營銷號、偏激粉嚐嚐苦果,更多在於釋放一個關鍵信號按鬧分配的招數已經失靈,各位該重新學習好好說話吧?

    誰能拯救飯圈?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事兒實在太多了,明星和經紀公司其實也頭疼。但為何時至今日,他們麵對行為越界的粉絲,都沒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方麵拖是互聯網時代慣用的危機公關方式。你隻要發言,就等於給外界新素材,不如索性裝死。

    反正每天都有新熱點誕生,人們的注意力隻能聚焦在某件大事上。拖著拖著,沒準就混過去了。

    另一方麵明星,尤其是流量,對人氣過度依賴,經紀公司投鼠忌器,粉絲言論再過激,那也是為偶像好,怎麽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很長時間裏如何在聚攏粉絲的同時,預防粉絲帶來的風險,都是各家在走鋼索的問題。樂華娛樂、哇唧唧哇、嘉行常年都在風口浪尖。

    眼下種種案例已證明,逃避不但可恥還無法解決問題。明星和經紀公司遇事失聲,其實就是將權力移交他人。

    要知道粉絲忍耐度低,平常一點雞毛蒜皮都可以撕得腥風血雨,何況偶像麵臨公關危機,必須衝鋒陷陣啊。

    見識過粉絲失控的破壞性後,經紀公司也開始試著參與後援會、數據組的運營。所以說明星、粉絲、經紀公司三者間保持一定的對話空間,許多事情便可以在內部得到解決。

    凡事都放到大眾輿論場去撕、去辯,渾水摸魚的人一多,問題更難得到解決,局麵還會變得更複雜。

    整頓飯圈、粉絲減負,也在要求社交媒體和追星產品做出調整。平台需要重建一套更安全、舒適的生態迎合主流訴求,穩中求進。

    豆瓣針對性關停一批惡意拉踩、引戰的娛樂小組,刪除不良信息數萬條。

    微博更是做出一係列的積極嚐試,平台先是舉辦飯圈治理專項線下座談會,召集二十多家經紀公司和藝人工作室,共同探討維護良好飯圈生態的策略,引導及保障娛樂產業健康發展。

    直接將明星勢力榜下線,同時取消明星超話積分助力機製,從追星基礎設施上做出調整,讓粉絲不再狂熱打榜、盲目消費。

    但丁旭明白現在飯圈的病不在粉絲,而在產業上下。疫情期間數百家後援會在微博發起援助一線活動,壯觀場麵不是收獲如潮好評?

    當越來越多的人對輿論環境的惡化感到沮喪,拯救也就從危險中自發生成。最起碼現在可以保證自己不控評、不打榜、不跨圈執法。有些訴求和喜好縱然不理解,也願意包容。

    粉絲的應援活動整體呈多點聚集狀態,這個點就是粉絲後援會和個站。後援會通常是與藝人團隊有直接聯係,信息來源準確迅速,活動參與規模一般也最大,是粉絲與偶像團隊之間的橋梁。

    半官方的性質在賦予後援會超過其他粉絲組織的權力和話語權的同時,也使其承受更高的風險。

    這風險一方麵來自粉絲後援會代表偶像的麵子,一旦應援活動做得不夠圓滿,粉絲就會質疑後援會的能力,這幾年中不乏有粉絲把後援會撕到管理層大換血的例子。

    另一方麵在工作室與偶像本人不適合出麵的時候,後援會要出來承擔責任,表明態度。在粉絲眼中偶像是不會犯錯的,工作室有很多顧慮,同時粉絲也是不能得罪的,因此半官方性質的後援會無疑是出來背鍋的好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