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絲毫不虛

字數:3378   加入書籤

A+A-




    “多久才克服對凶案現場的心理障礙?”

    “一年以後,像別人學醫的或者學法醫的,從學校開始可能就習慣了。最慘的就是我們這種半路出家的,我是從警校畢業,工作以後才被調到刑事技術室的。”

    “靠什麽來排解接觸凶案現場以後的心理壓力?”

    “盡量不要把工作帶到生活裏,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一個習慣,勘察完命案現場以後,不著急先回家,先洗個澡在單位待一天,第二天再回家。”

    “如果第二天是白天,我們盡量出去在人流密集的場所多散散步,其實我們知道這是沒有任何用的,但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我們警服從來不穿回家,全部放在單位。”

    “其實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是一個非常逗比的人,沒事喜歡做飯。會選擇做一件我特別喜歡的事情來盡量讓自己不要去回憶那些東西。比如看看書,看看喜劇,然後想想中午吃什麽,買點菜,做做飯。要麽就出去郊遊,我喜歡約上幾個朋友,然後沒事去搞個露天燒烤,或者野炊什麽的。”

    “南大碎屍案為什麽一直沒有破?”

    “為什麽沒有破,是當年的刑事技術確實非常的落後。現場沒有監控,辦案的條件有限,人的知識儲備也有限,而且專業領域也有限。”

    “他們那時候隻掌握血型的檢驗,dna檢驗是從07年才開始普及的。之前我們送dna都要送到省廳,而省廳的單子都接不過來,檢驗dna的都排好長的隊。有時候緊急的案件我們還要找熟人,提前打招呼,他會加急給你做。”

    很多人也在網上問我,你們公安現在那麽牛,為什麽某某某案件破不掉?

    為什麽某某某案件破不掉,因為這個確實有一個時代性,沒辦法,我們不得不承認。我跟網友說承認落後,但是我們在極力地擺脫落後。

    更何況每一個法係之間要求的都不一樣,法係不同,辦案思路也不同。而且很多東西要結合當地的一個情況。別說放在世界上是有什麽地位,就是我們的兩個城市之間都沒辦法比。

    咱們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所以辦案的過程中還有利用民俗進行破案的。我在小說裏寫過了,有的地方有糯米辟邪的民俗,凶手會在屍體旁邊撒一圈糯米,就是為辟邪用的,防止那個人死後詐屍,通過這一點就可以確定凶手就是當地的人。

    所以我們比什麽?

    要是比破案率,我們國家的破案率放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

    在偵破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的物證也在流逝,比如說嫌疑人作案過以後,不可能把作案工具留在身邊,他扔到垃圾桶裏、河裏或者哪個地方,你如果不能及時找到,很有可能垃圾桶就倒了,或者被人撿走了。我們需要跟時間進行賽跑。

    一旦有命案我們是全程無休的,除非是困得實在受不了了,才在沙發上躺一會兒,但躺一會兒還得接著再幹。

    崗位上不能有空缺,做痕跡檢驗就得比對指紋,比對指紋過程中實在扛不住了,叫另外一個痕跡檢驗員來替你,然後接著比對。

    說了什麽時候要結果,你就必須在什麽時候把結果給弄出來。

    丁旭突然惡趣味道“會像電視劇裏那樣很淡定地在解剖現場吃泡麵炸雞嗎?”

    “有呀,經常性的。”

    “因為屍體解剖時間非常長,要是多警種配合的情況下,一般要五個到六個小時的時間,一具屍體從解剖到縫合才能結束,你中途要吃飯吧,還要喊外賣吧,你總不能活沒幹完,就到飯店去吃飯。”

    “當然啦,屍體是放在解剖間的,我們出來吃飯,一邊吃一邊聊天,然後接著幹活。剛開始接觸的時候當然受不了,一度不能見到肉,見到肉就崩潰了那種。”

    “你知道,人的脂肪是黃色的,看著視覺衝擊特別的那個啥。而且解剖過程中牽涉到要看有沒有內髒病變,是不是疾病的原因導致的。然後你懂得,內髒要取出來,稱重什麽的,那個視覺衝擊,一般人受不了。”

    “是不是對恐怖片已經免疫了?”

    “我不看恐怖片,恐怖片跟我們現場看到的真的東西是兩碼事,你看時間長了那就是一堆肉,但是你看恐怖片,是對你的視覺和聽覺的一種衝擊。”

    “曾經看過一個論文,關於人看恐怖片的應激反應,它會刺激你的大腦皮層,讓你的大腦皮層不穩定地放電,會讓你產生一種幻覺。”

    “你看恐怖片以後會發現睡覺的時候做噩夢,那就是你的大腦皮層不由自主地在放電。這種心理暗示會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一般情況下不看恐怖片,我都是找那些輕喜劇、黑色幽默的來看。”

    “很好奇你們科室有女警嗎?”

    “女警是少不了的。如果勘查一些侵犯案件,你要帶著女性的受害人到婦幼保健院提取引導擦拭物然後做檢驗,男的總不能進去吧。”

    “任何的部門,包括刑警也必須要有女警。對女嫌疑人搜身怎麽辦,女嫌疑人的審訊怎麽辦,你不能孤男寡女兩個人在審訊室。”

    “雖然現在有監控錄像,但有些很多露骨的問題你還是不能問,男的不好開口,你開口人家受害人也不好意思說。所以必須要由女的去問。”

    “就職期間我們省廳的法醫秦明前來掛職,我和老秦就建立革命友情。我在網上寫小說,老秦寫出版書,我們相互都不清楚。”

    “直到很久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老秦的《屍語者》,並確定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我認識的秦明,是他把我帶進懸疑的坑!”

    “兄弟們聽見沒?”

    “別看美劇各種牛逼,其實咱們國家一點也不虛!”

    丁旭不由感歎近年來由一線公安人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撰寫,融合刑偵破案和恐怖驚悚元素的小說流行起來。

    因為作者職業的特殊性給了讀者一種揭開行業神秘麵紗的興奮感,再加上專業知識為作品背書,因此異常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