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機床廠
字數:2467 加入書籤
從整個廠的規模和人數來看,它的確不愧於華夏18羅漢機床廠—過江羅漢的稱呼。
薑餘心裏其實很忐忑,因為這個廠實在太大了。
沒有好的牙口,很難吞進去。
即使是雙方合資,也很難入他們眼。
這個老“諸葛亮”叫做張康,是這個廠裏的老書記,雖然早已退休,但以前樹立的的威望卻還在。
整一個第一機床廠就是在他的任期內起來的。
即使現在的日子並不好過,也並不影響職工們對他的尊敬。
張康聽說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居然是過來合作的,頓時兩眼放光。
也顧不得下象棋了,他趕緊攔住這個財神爺,準備探探口風,了解真實意圖後,好把這個土豪一起拉下水。
“這位老板,既然來了,就先別走,可以考察考察嘛!”
“就耽誤你一會兒時間,先看一看裏麵內部的情況,再做決定也不遲啊!”
薑餘哪裏想得到,這個猥瑣的老家夥居然有如此“邪惡”的心思。
抬手看了下手表,才十點鍾。
想想現在時間還早,便決定先勘察一下,暗地裏探探口風,實在不行就尿遁跑路。
“行,我們就先看一看。”
一老一少,就在附近開始走動起來。
廠區的確很大,重型的機器也不少。
裏麵有很大的機油味,很多機器都被塑料薄膜遮住了。
通過透明的薄膜可以看見裏麵機器的轉動齒輪打滿了黃油。
聽張康的介紹,這些機器有一兩年沒有正常使用了。
主要是現在的市場環境實在太惡劣,相互間壓價太厲害,做一台虧一台,還不如把機器封裝,等市場環境好後再開工。
不僅僅是他們廠這樣,京都的三個國營機床廠都差不多如此。
現在的鋼材一天一個價,他們可不敢大規模囤積材料。
廠裏麵的機器,大多都很新,七八十年代的老舊設備,這裏基本看不到。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做機床的,這方麵有天然的優勢,大不了自己重新做而已。
按理來說,這家企業的優勢是非常不錯的,還不至於鬧成這樣空空蕩蕩的。
主要是廠長,書記現在各有分工,他們帶著一批人出去討債,或者應付那些上門催債的那些人。
薑餘立刻就明白了,這其實就是俗稱的三角債。
在80年代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國有企業之間的債務內部循環越來越重,最後導致90年代大爆發。
說簡單一點就是甲欠乙、乙欠丙、丙欠甲的連環債務問題。
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一個通病。
經濟發展好的時候,這種問題並不明顯,都被大家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
90年代初因為整個社會的經濟持續萎靡,消費能力不足,工業產品市場貨物積壓嚴重。
三角債的問題就顯的更加突出,這種情況就成為華夏、俄羅斯、東歐諸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障礙。
機床廠作為工業經濟中的中遊產業,受到的衝擊算是最嚴重的。
財務報表上麵顯示他們的工廠是沒有虧損。
但很多之前拖欠己久的債務是要不回來的,而他們又要歸還上遊企業的材料費。
實際上算是虧損的。
第一機床廠有4800萬債務要不回來,而他們還欠鋼鐵廠3200萬材料費。
其實,這就相當於他們已經虧損8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