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曹老板

字數:8536   加入書籤

A+A-




                      寫三國,曹操劉備孫權肯定是繞不開的人物。

    而這三方勢力,在華國的讀者圈裏,所受到的追捧,都是極其熱烈的。

    【曹操是奸雄還是英雄。】

    這個帖子,在貼吧裏,已經被頂到了百萬樓。

    無數的讀者們的都在其中激烈談論。

    這個帖子,是一個叫做“上善若水”的樓主發的。

    董卓入洛陽的時候,曹操還是驍騎校尉。

    但是他拒絕了董卓的任命,逃出了洛陽城。

    他在路過朋友呂伯奢家的時候,聽到了朋友家的磨刀子的聲音,以為是朋友要殺他。

    於是,他把呂伯奢全家都被殺掉了。

    殺人之後,他才發現是朋友家在殺豬宰羊準備招待他。

    這時,曹操說了一句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這是一種曹操在認識到自己犯錯之後的一種辯解,但是這種辯解,卻並不能洗刷他的罪過。

    曹操的這一點,便是華國的讀者們最不喜歡的一點。

    “沒見過這麽自私自利的人!真的!即便是後文的曹操展現出了更多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東西出來,但隻要我一想到這個人說過的這句話,我就覺得惡心。”

    “曹孟德,除了愛人妻之外,他的品行,也是極其惡劣的,從這裏,其實我們就可見一斑了。一個稱霸一方的諸侯,能不心狠手辣?”

    “曹操的這句話的潛台詞其實就是,要是能重來,老子還是會這麽幹。但是話說回來吧,其實要是真的不後悔的人,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他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心裏非常內疚,但是木已成舟,所以他並沒有選擇道歉,而是試圖用理性來說服自己。我覺得,祁元筆下的曹操,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好好想想吧,你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

    “這樣的曹操,是讓人心生敬畏的。但是不得不說,他的詩詞歌賦,氣吞山河,包裹宇內,真乃三國風流人物也!”

    “你們還是讀讀曹操的詩吧?他的英雄氣概,他那些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的文章,無一不是大氣磅礴。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清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樣的詩作,是一般人能夠寫得出來的?”

    曹操跑到了陳留,在這裏得到了支持。

    有一個叫做衛茲的人,讚助了他很多的錢財。

    有了這筆錢,曹操就在這一帶招兵買馬了。

    這時,曹氏家族對他鼎力支持。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休等人,紛紛來到了他的身邊。

    曹操的義舉得到了天下豪傑們的響應,各路諸侯紛紛打出旗號,一起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而在這個諸侯聯盟裏,實際上,曹操是沒有什麽地位的。

    當時的盟主,是四世三公的袁紹。

    曹操已經看出了這個團隊的渙散。

    後來事實證明,這個聯盟確實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同床異夢,各懷鬼胎罷了。

    所以曹操選擇了自己幹。

    這裏,是曹操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公元190年到200年這十年之間,曹操算得上是心係這個國家。

    在這個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時候,他想要以一己之軀,扛起天下的興亡。

    這幾年裏,他主要做了幾件事情。

    略地、募兵以及屯田。

    “有那味兒了!”

    “開始種田了兄弟!”

    “曹老板才是永遠的神!”

    “想不到我和曹老板的喜愛竟然是如此一致!愛了愛了!”

    “你說的是種田還是人妻?”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民不聊生,曹操在代理兗州牧之後,便開始帶兵和黃巾軍作戰。

    而在這個時候,實際上,曹操的軍事力量,是不如黃巾軍的。

    他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披堅執銳,宣布獎懲條例,還向黃巾軍宣布優待俘虜政策以及投降之後的出路等等。

    最後,他巧設奇兵以勝之。

    曹操將這支黃巾軍收編,號“青州兵”。

    “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

    在這個“諸軍並起,無終歲計,饑則寇略,飽則棄餘”的年歲裏,偌大的天下,隻有曹操有這樣的打算。

    強兵足食。

    而從當年的起義,到屯兵備戰,曹操已經從一個青年,成長為了一個胸有成竹的豪傑。

    “這就是我喜歡曹操的原因!一個人,在那樣動亂的年歲裏,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這個國家,深謀遠慮,眼光放得極其長遠,這樣的人物,怎麽能夠不受到我們的喜歡?”

    “祁元筆下的曹操真的是太可愛了!和他同時期的那些所謂‘一時豪傑’,都是些什麽?基本上是沒有什麽長進和出息的。生逢亂世,他們有的畏首畏尾,選擇了明哲保身,有的醉生夢死,得過且過,有的爭權奪利,自相殘殺,有的醉生夢死,得過且過。但是曹操不一樣,他是有個有著遠大誌向的人!”

    公元196年,曹操幹了一件事情。

    他將漢獻帝迎逢到了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劇情,讀者們的討論極其的熱烈!

    “曹老板不愧是曹老板!”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劇情,光是想想,我就覺得帶感!”

    “山河破碎,甚至就連帝都都被董卓燒掉了!這個時候,曹老板出現在了漢獻帝的麵前!這不就是沙漠裏的一汪清泉嗎?”

    “祁元的筆力絕了!家國不幸,民族不幸,無數的諸侯們,正在蠢蠢欲動。”

    “得人心者得天下!有了天子,便有了正義的旗幟,這就能師出有名,也就能克敵製勝!這個劇情,絕了!”

    “天子顛沛流離,食不果腹,居無定所。但是無數的諸侯們都選擇了冷眼旁觀。唯有曹操!”

    “毛玠給曹操的這個建議絕了!”

    “話說,祁元考慮給《三國》出一個策略類的遊戲嗎?真的要出的話,我買爆!各大遊戲廠商,還在等什麽!趕緊找祁元拿版權呐!三國這段故事,玩起來太有意思了!”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

    這一場戰役,可謂是決定這片中原大地曆史走向的一場戰役。

    袁紹誌在必得。

    曹操當然隻能勝不能敗。

    在這場戰役之中,曹操以寡敵眾,以弱勝強!

    建安三年,楊奉被劉備所殺,呂布被曹操所滅。

    建安四年,袁術一病不起,張繡投降。

    劉表宣布中立,孫策據守東方。

    天下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

    袁紹和曹操,難並立。

    官渡之戰,曹操火燒烏巢——這個袁紹的糧庫。

    這一把火,燒光了袁紹所有的軍需物資和後勤設備。

    同時,也燒掉了袁紹攫取天下的雄心壯誌。

    曹操最後取得了這張戰役的勝利。

    “其實官渡之戰之後,袁紹還是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的。但是事情壞就壞在袁紹死了,因為袁紹集團的內部,派係太多了,就算是他的幾個兒子,都有自己的派係。他不死還好,官渡之戰,不過就是曹袁之間主動被動的轉換罷了。但是袁紹一死,整個事情的性質就變了,整個袁紹集團,都是心懷鬼胎,怎麽可能還能擰成一股繩?唯一的凝聚力已經沒有了。”

    “曹老板太強了!官渡之戰,以少勝多,經典!”

    “官渡之戰要不是袁紹太蠢,犯了錯,曹操是怎麽都不可能贏的啊!”

    “這一戰之後,曹袁的位置關係轉變了,但是曹老板,還是用了七八年的時間,才帶走了整個袁氏集團!這要是沒有官渡之戰的勝利,曹老板能做得到嗎?”

    “我看完了書就在想,是不是就是因為官渡之戰贏得太漂亮了,讓曹操飄了,因為這一戰之後,他太順了,這也是造成他赤壁大敗的原因吧?”

    “三國時期,和戰國時期,哪個時期投入的戰鬥兵力更多啊?”

    “袁紹一首手牌打得稀爛!老子真的是服了!白白便宜了曹操這個極端自私自利的人!”

    “哈哈哈,看完了整部書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人!黃巾之亂他在打,討伐董卓他在打,官渡之戰他在打,北征烏丸他在打,赤壁之戰他在打,西涼舉義他在打,漢中攻防他還在打,諸葛第一次北伐他在打,第二第三次北伐他竟然還在打,終於,第四次北伐,他被幹掉了。大家猜猜他是誰!”

    “袁紹指揮失誤啊!他根本就沒有帥才!”

    “曹老板能夠勝,我覺得和他很會用人有很大的關係。他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同時也清楚自己到底幾斤幾兩。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那就必須要有人來幫自己。他不是袁紹,背靠著一個龐大的家族。他也不是孫權,有一份現成的基業。他甚至都不如劉備,劉備還有一個漢室後裔的名頭。

    所以,他需要人才,需要人才來幫助自己。許攸、郭嘉、荀彧、荀攸賈詡……夏侯惇、許褚、張遼等等文臣武將,沒有他們,曹老板成功不了!”

    “說到這裏,我要再次讚美一下我們的作者祁元!寫得太好了!我拿到書,除了吃飯睡覺,一直在看,太精彩了!根本就舍不得停下來!”

    赤壁之戰來了。

    這場戰爭,在前世,可以說是最為出名的一場戰役。

    說起三國,就沒有不知道赤壁之戰的。

    曹操率軍南下,為了討伐劉表,奪取荊州。

    《三國演義》裏,用了好幾回的內容,來詳細的描寫赤壁之戰。

    包括“舌戰群儒”,“龐統獻計”,“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等。

    但是在這個世界,因為祁元寫的是真實的三國曆史,不是三國演義,所以這些故事,全部都沒有出現。

    赤壁之戰時,曹軍中瘟疫流行,病著極多,這減弱了士兵們的戰鬥力。

    第二個,則是曹軍不習慣水戰,站都站不穩。

    三則是曹操有些輕敵了,以為自己可以帶著大軍勢如破竹,結果遭受到了孫劉聯軍的抵抗。

    四,則是兩軍相遇,實際上是狹路相逢,在江中,曹軍雖然人多,但是並不頂用。

    所以,赤壁之戰,曹操敗了。

    “嗚嗚嗚!我曹老板一統天下的大業就在這裏戛然而止了嗎?”

    “天下三分,由此始……”

    “這是全書裏,曹操最狼狽的一次,簡直是人仰馬翻,太慘了太慘了!”

    “怎麽就不吸取當年官渡之戰袁紹的教訓呢!?我服了!”

    “畢竟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啊!政治軍事上的優勢太大了!”

    “我還沒看到後麵,我就想知道,最後一統天下的,到底是誰!”

    “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麽不先把劉備消滅了!在他趕往夏口之前把他滅了,就算是不能滅了,但是把他堵在路上,隔斷他和江東之間的聯係不就行了嗎?”

    “要是這樣的話,結果就不一樣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征孫權,伐張魯。然後,便是瘋狂地攫取權力。

    他封魏公,晉魏王,再後來,便是“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之上”。

    “曹操為什麽不代漢自立呢?這裏我一直沒有看明白。”

    “我覺得吧,這正是曹操聰明的地方,他知道適合而止,所以把這個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

    “曹操本人應該是很矛盾的吧?因為他年輕的時候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詳也’。而且他世受漢恩,我覺得,他還是有報答之心的!而且劉備和孫權一直在盯著他呢,一方麵罵他汗賊,但是另一方麵,又恨不得他立刻馬上稱帝呢!所以,曹老板心裏很明白,隻要他一稱帝,那麽孫權和劉備馬上就會跟上來,但是篡漢這個壞名聲,卻要由自己一個人來背!”

    “你們是不是都忽略了一個人!曹操的陣營之中,有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荀彧。荀彧在二十九歲那年投奔曹操之後,為他出謀劃策,出生入死,在曹操每一次的關鍵時刻,我們都能看到荀彧的身影。但是荀彧卻反對他進爵國公,更不要說稱帝了!”

    公元220年,曹操死了。

    天下依然三分。

    神龜雖壽,猶有盡時。

    在和劉備、孫權的競爭中,他先走一步,敗下陣來。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命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老板的這首詩,足以說明,他是一個可愛善良的人吧?”

    “樓上的,幫別人照顧遺孀的人,怎麽可能是壞人呢?”

    “曹操居然就這麽死了啊?三國裏麵,我最喜歡的就是他了!祁元怎麽就這麽把他寫死了啊!別的我就不說了,居然比劉備死的早?我不服!”

    三國裏,最粗的一條腿,就這麽死了,可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