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向往

字數:2200   加入書籤

A+A-


    戰車訓練場,數十輛坦克以及裝甲車正在這片空地上進行戰術演練,炮手們對著目標靶實彈射擊,硝煙火光彌漫。還有一些坦克駕駛員利用老式t26訓練新兵的駕駛技術,場麵非常熱鬧
    “八號車快速跟上,一號車二號車放低速度…”
    “你們手裏的無線電不是擺設!各車長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及時通知做出調整!”
    “裝甲車遊弋在側翼,注意保持間距,隨時應對周圍情況……”
    袁立站在指揮台上,用無線電通訊器指揮著坦克團,一個個指令不斷下達。
    而另一邊,洪木則是引導新兵做著駕駛、開炮、隊列行進等基礎訓練,輔兵和運輸團部隊也沒閑著,幫忙運送彈藥物資、檢修裝備成了他們的必修課。
    ……
    在訓練場旁邊的一座小山包上,陳繼澤等一眾裝甲旅高層軍官正在此處積極討論著戰術安排。
    山下來來回回疾馳的坦克戰車揚起了巨大的煙塵,那泛著銀光的粗大炮管凶悍無比,裝甲車上的大口徑機槍更是威風凜凜。
    廖銘禹興致勃勃地拿著望遠鏡翹首觀望,裝甲旅看樣子已初具規模,不過在實際作戰方式上可能要進行大量調整,不然很難適應緬甸戰場這一環境。
    “繼澤啊,你感覺裝甲旅以後該走什麽路子呢?”
    這句話倒把陳繼澤給問愣了,裝甲部隊還能走什麽路子?不就是以強大的火力和防護性突破敵人陣地,支援步兵進攻嗎。
    心中雖然有些疑惑,不過他還是一老一實講出了自己的認知:
    “坦克應當作為步兵的支援性武器伴隨步兵進行聯合作戰,我把裝甲旅當成一個鐵爪,用來撕開在坦克支援下步兵師從敵人防線上打開的缺口,以此擴大戰果同時減少步兵攻堅所帶來的損失。”
    廖銘禹聽完隻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他的想法和早期美軍對坦克的戰術理念十分一致,都認為坦克是伴隨步兵行動的利器,但他們都忽略了坦克集群作戰所帶來的可怕優勢。
    在諾曼底登陸時,美軍的坦克依然是支援步兵的武器,沒能形成向前推進的裝甲集群。美軍一直到1944年才對步坦協同戰術的實施作出調整,每一個步兵團將搭配一個坦克營,坦克將被集中起來充當步兵團進攻的先鋒,用坦克來為步兵的前進清除障礙。
    而從前麵幾次作戰經驗來看,大部分裝甲部隊行動都是在步兵的掩護下進行的,一方麵是因為數量少,還有一方麵受限於地形的影響,很少有坦克集群進攻的案例。
    “鑒於緬甸北部的地形,裝甲部隊沒辦法完全展開,我也在考慮後麵再組建一個輕步兵團加入你們旅,步坦協同的確要多加訓練。”
    “明白,請鈞座放心。”陳繼澤表情肅穆,認真回答道。
    步坦協同…如果從字麵上理解,這一戰術很簡單,那就是步兵跟在坦克左右一起衝就行了。
    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步坦協同,那就是步兵以坦克為中心向前推進,坦克為步兵開辟道路,阻擋敵方火力的襲擊。
    而步兵需要時刻觀察周圍的環境,防止敵方步兵突襲坦克,清除路麵的反坦克地雷等,為坦克的安全保駕護航。坦克一直充當開路先鋒的角色,而步兵就是坦克火力的延伸,負責擴大戰果。
    這個時代每個國家對裝甲部隊的運用都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但是在實戰環境下,步坦協同戰術非常複雜,二戰期間估計隻有德軍和蘇軍才能玩得轉,而西線盟軍始終都在牙牙學語。
    停頓了一下,廖銘禹緊接著說道:“不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裝甲部隊也不能隻依靠一種戰術,步坦協同,炮坦協同,集群作戰…都要根據戰場形勢進行有效安排,士兵素質是一方麵,合理運用戰術才是致勝關機鍵。”
    “繼澤明白,謝鈞座教誨。”陳繼澤雙腿一閉,麵色凝重地回答道。
    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廖銘禹不禁笑了笑,這小子哪哪都好,年紀輕輕在指揮上有不錯的造詣,軍事能力在全軍所有指揮官裏麵也能名列前茅,就是太過正經木納,說難聽點情商有那麽一點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