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答辯

字數:5426   加入書籤

A+A-




    江海大學。

    林寒踏入校門那一刻,有些感慨。

    這是他穿越重生以來,第一次回到大學。

    這裏還是沒變,校門進進出出的學生,校道上是牽著手的情侶,還有即將畢業的學生穿得漂漂亮亮,在校道取景拍照。

    球場上,男生正在賣力打球,就為了吸引球場邊喜歡的女孩的注意力。

    一切都散發著青春的荷爾蒙。

    人間值得啊!

    當年月球的星球監控器被發現後,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股陰影下。

    那時候的人,就沒有現在無拘無束的快樂,有部分人恐懼自殺,有些人悲觀地活著,每天醉生夢死,有些人拚命研究技術,想去改變那種狀態,

    在發現星球監視器到天狼星人降臨那段時間,是盛世下的黑暗時代。

    那個時代,真正詮釋了什麽叫‘知道太多不是好事’這句話。科技發達,但整個世界都籠罩在大恐怖中,人類毫無幸福可言。

    畢業季,這是一個傷感的話題。

    在家休養三個月,不知不覺就到畢業季了。

    短暫的感慨,林寒朝周雲傑老師所在的辦公室過去。

    他的畢業論文,在老師看來,太過驚世駭俗。

    他論文所描述的那種異型石墨烯結構材料的發現,是在十年後。

    是複大化學係的一名材料學教授,在一次石墨烯實驗中發現的。

    那位教授放錯試劑的量,隻感覺是實驗數據的異常,他並沒有在意。後來發現不對勁,檢測了實驗的材料,才發現那種異結構的多層石墨烯晶體。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那位籍籍無名的教授,成為世界矚目的人,也憑借這個技術,他成立石墨烯新能源材料公司,他也憑此成為世界頂級富豪。

    世界新能源的格局,因此加快。

    現在,林寒借用了這個成果,可以說是改變世界進程了。

    ……

    物理學院的辦公室內。

    四名物理材料學的教授,還有四名化學材料的教授,手上都拿著一份論文,正圍著辦公室的黑板在討論,時不時拿筆在筆記本上推導。

    黑板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石墨烯結構圖形。

    都是論文上的公式和圖像。

    他們都是江海大學材料專業的教授,都是研究生導師甚至是博士生導師。

    昨天周雲傑老師半夜將這份論文發到他們手裏,他們還在看其他學生的論文,周雲傑卻讓他們先看看這篇論文。

    是周雲傑教授帶的一名本科學生的選題,自己寫出來的論文。

    他們是多年好友,周雲傑帶了幾十年學生,第一次這麽鄭重讓他們看看一篇論文,還是一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

    在他們看來,現在本科生畢業論文,除了國內最頂級的幾家學府還有點東西,其他大學,都普普通通,千篇一律,他們江海大學也不例外。

    懷著給好友一個麵子的心情,他們點開論文。

    當看到論文的內容時,他們被嚇了一跳。

    《基於石墨烯異型結構超級電容的理論研究》

    這是本科生寫出來的論文?

    這至少是博士後,甚至是專業材料研究所研究人員,專業研究石墨烯多年才能寫出的論文。

    這裏麵涉及很多材料專業知識和方程式,都是博士才有的。

    為了這篇論文,他們昨晚一晚沒睡,都在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來研究這篇論文。

    可惜,論文中隻寫了這種材料的結構,並沒有將製備的過程寫出來,否則他們會忍不住連夜去做實驗驗證。

    “周老師,如果這論文是你學生自己寫出來的,那不得了,這就是真正的天才。你退休前,又多一個天才學生。”一名老教授羨慕說道。

    “嗬嗬。”

    周雲傑輕輕笑了笑,他現在也不確定,是不是林寒自己寫出來的,畢竟現在很多本科生,在淘寶出錢買論文的事,並不少見,這論文太高深,涉及的範圍太大,根本不是本科生的水平。

    “我是光學專業,他寫了材料學論文,我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無奈。”

    這一屆,是他帶的最後一屆本科生,明年他退休。

    如果這論文是真的,無疑是給他教師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這論文的理論很嚴謹,暫時沒找到太大的理論漏洞,要合成這種石墨烯異結構來驗證。”

    “這專業水平,有博士生水平了吧?你們說說他的印象。”一名化學學院的研究生導師有些羨慕說道。

    “他大一就加入物理實驗小組,他平常很自律,懂編程,懂機器,課程成績都不錯,聽那些學生在課堂上,都喊他的外號‘寒神’。上學期找我當論文指導老師,我就答應了。”

    周雲傑將林寒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就是三個月前,在綜合樓意外墜樓的學生。因為這件事,我沒有催他寫論文,昨天,他將論文發給我了。”

    在場的教授都仔細聽著。

    他們平常都帶研究生和博士生,沒怎麽關注本科生的事,林寒這些成績,在物理學院中,算是一名優秀學生。

    現在林寒能寫出這種東西,屬於驚喜,他們像發現一名野生的天才。

    “現在的大學生,想學到東西,主要靠自律和自學,我們老師能教他們的,隻是少數,看他興趣學什麽的。”

    “厚積薄發,趁他沒畢業,要不將他給我化學學院材料專業了?剛好他的畢業論文也符合。”一名教授笑道。

    “不可能。”周雲傑毫不猶豫拒絕,這麽好的學生,怎麽可能轉給化學學院。

    叩叩叩!

    幾名教授聊天間,敲門聲打斷他們。

    林寒看到教室裏滿滿的老師,表情一愣。

    注意到他們手中的論文,他立刻明白怎麽回事了。

    ‘三堂會審’

    林寒想到這個名詞。

    這篇論文,在老師看來,以他學到的知識而言,屬於超前的。這是他故意為之,他需要一個‘天才學生’的名頭來掩蓋他身為穿越者的身份。

    “老師們好。”

    林寒在辦公室內站定。

    ……

    “你這篇論文,我們看了,你想確認一下,是不是你自己寫的?”周雲傑率先開口問。

    林寒是他帶的學生,這個問題該由他來問。

    “是。”林寒給了肯定的答案。

    “好,你今天就當是一場提前的論文答辯,不用再公開答辯,而且你這篇論文,若是被驗證,你應該知道它的價值。”周雲傑提醒道。

    “知道。”

    “你是怎麽想到石墨烯這種異型結構的?”一名研究石墨烯材料課題的教授最先開口問。

    他是化學材料課題的博士生導師季民,屬於特殊人才,研究涉及的材料,有不少涉及特種材料的,在化學學院,屬於德高望重的教授。

    因為他在大學裏,接觸石墨烯的課程最多,所以被周雲傑邀請過來。

    “我是受傷期間,在家看關於石墨烯的書籍時,無意畫出來的這種結構。然後感覺這種結構有種特別的規律,我就用石墨烯電能帶公式代入計算了一下,沒想到公式能成立。不過這是理論,隻是我的猜測,我沒做實驗去驗證這種異型結構。這種異型結構的合成方法,我還沒論證。”

    林寒信口胡謅,反正沒人能去印證他的話。

    場上幾名教授對視一眼,都不知道真假,隻能選擇相信。

    林寒這篇論文,確實是理論性的論文,涉及的東西,隻是根據方程式和材料特性做的猜想,一切需要去實驗驗證。

    “你在黑板上,說說你發現的過程和思路,然後將過程推導一下。”周雲傑說道。

    “好。”

    林寒沒有怯場,拿了一根水筆,走到辦公室的小黑板上。

    “發現的過程,涉及論文中那兩個方程式。我們知道,石墨烯是一種二維材料,苯環結構下,以不同的堆垛方式,去構成它特殊角度的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