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九龍拉棺

字數:6409   加入書籤

A+A-


    “真是得虧你們家的鍋底灰了,  這跨界暈眩症實在太厲害了,虧我自詡壯得和頭牛似的,結果這一跨界,第一個倒下來的就是我,  反應最大的也是我,  唉,  我老朱修仙前沒生過病,  修仙後更沒生過病,  如今這一病可難受死我了。”再看到當歸的時候,因著鍋底灰是他家提供的原因,  保鏢們紛紛和他打招呼表示感謝。

    說話的是平時最高冷的劍修朱苓,作為本次保鏢中武力值第一的修士,  朱苓自進入車隊那日起就特別高冷,  平日抱劍而立,誰也不搭理,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樣,如今一開口,眾人才知道她不開口的原因。

    ↓

    一口帶著濃鬱口音的話啊!

    眼瞅著眾人都看她,  朱苓的臉騰地紅了“我、我也知道我這口音怪,  可是我這方麵笨啊……進門學了五百年也沒學會你們的話,  索性、索性……”

    索性就不開口了——眾人心道。

    也是當歸機靈,他麵上笑容不變,立刻改了些許口音,用兔耳村本地話對朱苓開口道“你這口音聽著是不是和我們這兒有點像?”

    咳咳,  兔耳村村人們平日裏說話也是有口音的,  隻不過老杜家的語言天賦都非同一般,  杜雨涵去鎮上上鎮學的功夫,  就把鎮上流行的鶴都普通話給老杜家普及的差不多了,等到一家人來到鶴都,這鶴都普通話說的就更標準了,除了一些特色小尾音實在去不掉,其他的基本聽不出是外地人。

    當歸這一開口,朱苓就激動道“別說,還真的有點像啊!你家是哪兒的啊?”

    當歸便將兔耳村的位置告訴她,朱苓想了半天←沒辦法,她是五百年從老家過來尋仙的,時間過去這麽久,很多村子都有改變了,最後她道“不過村名鎮名都陌生,可能是時間過去太久了吧。”

    “不過方向確實是一個方向,可能我們真是老鄉!”朱苓道。

    “一定是這樣,要不然你這麽嚴重的暈眩症怎麽一喝我家的鍋底灰水就好啦?一定是因為我老家就是你老家。”當歸笑吟吟道。

    “對!就是這樣!我們一定是老鄉!你看,咱倆姓氏都一樣哩!”朱苓說著,眼睛都亮了,一下子又帶出來個哩。

    “就是哩!”當歸也帶出來一個。

    於是,兩個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笑了。

    最高冷的朱劍修都褪下了高冷的外衣,其他人其實也沒多難相處,確實有性子真高冷的人,可高冷也不是難相處的意思,最多隻是沒那麽愛說話罷了,然而修仙之人都耐得住寂寞,眾人能通過考核進入保鏢團隊,自然在修行上自有一番見解,彼此互相論論道,一來二去,眾人之間的氣氛便越來越好了,連帶著鶴車上的管事們都鬆了口氣之前因著保鏢們都一個賽一個高冷的緣故,她們很難做事,和她們說話都小心翼翼的,到了最後,連彼此交談都能省就省了,做生意的都是活絡人,讓她們和這些保鏢們一樣高冷,真的很難熬啊!

    這時候,她們就不得不再感慨一句了朱璣不愧是她們杜管事家的閨女啊,你看,還是她們做生意的人家會□□孩子,同樣是劍修,然而嘴多巧一劍修?三下兩下就把其他劍修都搞定了,還帶著她練劍呢!

    而且——

    看看,她們這樣的人家也能出來這麽優秀的娃!

    一時間,管事們都豪情萬丈了,紛紛暗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幹,自己成不了大修士沒關係,自己的娃興許可以啊!

    到時候自己娃的師父搞不好就在這群大修士裏啊——這麽想著,管事們麵對保鏢們更是人人臉上帶笑,有什麽好吃好喝的都捎帶給她們一份,平日還常常湊過去和她們一起嘮嗑。

    整個隊伍裏的氣氛都變得老好了。

    保鏢們在武力值方麵確實沒的說,在“道”的理解上也沒的說,然而在其他方麵,還真的未必比得過管事們。

    比如人生閱曆方麵。

    誠然修為越高壽命越長,在場的保鏢們幾乎人人的歲數都是管事們的數倍,然而她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苦修,就算偶有一些曆險經曆,然而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並非人人都遇得上,各種經曆上,反而不如常年東南西北滿界跑的管事多,何況本次前往太虛境,派出的多為有豐富跨界經驗的管事,她們經曆本就多,嘴又巧,講出來的故事繪聲繪色,保鏢們都極愛聽。

    比如這一天,她們又坐在一起講故事了。

    如今是晚上,雖然界中旅途一片漆黑,不分晝夜,然而為了防止大家入界後因此混淆,宋師姐還是早早下令讓車隊統一在白天的時間亮燈,然後夜晚熄掉三分之二。

    熄掉三分之二燈光的車隊便黯淡了許多,從如今她們所在的船尾看向後頭的鶴車,隻覺那鶴車看著都格外空靈。

    現在是休息時間,除了輪值留在鶴車上的保鏢和管事,剩下的人如今都在船上休息,她們就是這個時候聚在一起講講話,也算是休息的一種。

    這次,主動講故事的人是何芳——當初給杜雨涵普及鶴節的那位副掌櫃,這次出差,作為坊中跨界經驗豐富的掌櫃,她也一同前往了。

    “我這人沒啥修行天賦,也就是仗著祖上會經營吧,早早便憑借著一點修為將家安在了鶴都,這才僥幸早早就進入了淘寶坊,混到現在也算有了些見識。”作為鶴都本地人,她入淘寶坊比大部分掌櫃都早,她知道坊中其他人背地裏經常怎樣說她,如今索性自己直接將這件事說了出來,作為開場。

    “那是我十歲左右發生的事,說實話,我如今年紀已經不小,小時候發生的事記不得什麽了,唯獨就記住了那一件事,實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眼瞅著所有人的視線都朝自己這邊看過來,何芳開始講故事了——

    “你們說,界外航行,大概會遇到什麽呢?”她先是提了個問題。

    “呃……浮島?”立刻有人說,她們如今已經經過了兩個浮島了。

    “嗯,還有呢?”何芳肯定了一下,然後繼續問。

    “……其他的界?”這個就更少了,除了一開始離開小蒼界的時候看到過遠處的朱南界和幻月界,她們目前還沒看到其他的界。

    “也算是,還有呢?”何芳問。

    “這……”其他人想不出來了。

    本次過來的元嬰們,老實說在跨界旅行方麵,經曆還不如一些管事多,之所以會積極報名就是為了能先體驗一把,為日後跨界做準備,她們能答出來的都是沿途所見,沒有見到自然也就答不出來了。

    何芳便不再問了,她主動公布了答案“屍體。”

    “啊!?”

    眼瞅著眾人臉上皆是一片驚訝之色,何芳點了點頭“界外旅途,我們還會遇到屍體。”

    “我家裏人都是宮裏的外門弟子,都在外麵有做買賣的差,常年在外東奔西跑,我小時候沒人看管的時候,她們就隻能帶上我去,我十歲那年,母親帶著我,我進行了人生第一次跨界外出,我記得很清楚,那次我們坐的是船,和現在我們搭乘的船差不多大小,很大一艘船。”

    “有一天晚上我睡不著,晚上就偷偷來到了甲板上,差不多就是現在這個位置吧,我一個人站在甲板上玩。”

    “然後玩著玩著,忽然有重物落在身後的聲音,我就轉過頭一看,赫然是一具屍體!”

    “我當時嚇死了,哇哇大哭,直把船上所有人都引了出來,大人們最後將那屍體收殮了,一把火燒了。”

    “母親說,那人已經死了很久了,大概原本是懸浮在我們附近的某處的,我們的船經過擾動了他附近的氣層,他便掉了下來。”

    眾人聽得一驚一乍的,聽到此處便有人問道“怎麽會有屍體呢?你幼年之時……是散修橫行界外,常有強盜搶人殺人之事發生的那時候嗎?”

    何芳搖頭“我小時候那會已經安定了,而且我遇到的屍體我當時看得分明,是一具安詳的屍體,衣著很講究,穿著富貴,口中銜珠,是富貴人家的中年人。”

    “哎?”諸人不解了。

    “我母親那會兒也不知道,還是後來詢問我祖母,才知道原來很多界有將屍體流入界外以求不朽的習俗。”

    “人死在界外的話,屍體可以千年不朽的,這點大家不知道吧?”何芳道。

    看著眾人皆搖頭,她繼續說“不知是誰最早發現了這件事,修仙者還好,倒是好些凡人從修仙者這裏聽聞了此事,竟打起了不朽的主意。好些王侯將相死後墓也不修了,直將自己的棺材並屍體直接送入界外,以求死後升天,因著這習俗,界外便多了許多的棺木。而因為隻有富人家才能這樣做,所以棺木中多是寶貝,散修們會在界外橫行,好些也是打的棺木中寶貝的主意,而他們撬了棺木,隻將屍體留下來,這些屍體也就成了漂浮在界外的遊屍,說不得那天,遇到周圍有船隊經過,便掉落下來。”

    “原來如此。”聽到這樣一個故事,眾人先是點點頭,隨即又有了新的疑惑“可是修仙者倒好說,凡人是如何將棺木運到界外的呢?”

    何芳看了那人一眼,然後道“這就需要拉棺。”

    “凡人沒有通天的法力,然而他們的智慧卻可通天,自己無法上天跨界,他們就找來可以上天跨界的神物,帶他們上去。”

    “仙鶴,麒麟,火鳳,龍——都是他們找來抬棺的神獸。”

    “駕鶴西去——凡人中不是早有這個說法嗎?溯古追下去,便知道這說的就是以仙鶴抬棺,帶死者升天。”

    “不過凡人的帝王尚龍,好些修仙界也最尚龍,尤其鳳凰屬火,屬陽,和死人代表的陰相悖,麒麟代表祥瑞,和死者的陰氣也不合,最終,漸漸地,抬棺就成了龍的事。”

    “凡人最是講究,他們那邊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不同級別的人死的稱呼都不同,那抬棺神物的等級也要有所區別。”

    “普通點諸侯的就用兩頭龍抬棺,厲害點的公爵以四龍抬棺,公主皇子之類的等級再升,六龍,到了帝皇級別,就一定是九龍,且這九龍抬棺的等級也不同,最高等級的九龍抬棺據說是以九頭五爪燭陰天龍為役獸來趨勢,拉扯死者升天,也又叫九龍拉棺了。”

    想象著那畫麵,眾人皆是一臉感歎。

    “真想有機會見一見那九龍拉棺啊!”當時就有人道。

    何芳便搖頭“最好不要,凡人中還有九龍拉棺的刺青紋樣呢,然而那是極凶的紋樣,非常人命數所能背負,見到九龍拉棺亦是同樣的道理,傳說中那棺木中往往有成千上萬的生人活祭品,無數人被活生生的拉入界外死去,整個棺木滿是陰氣,乃是極陰極凶之物,見者極死,最好不要遇到啊!”

    好好的一個涼爽夜晚,因著這個故事,眾人皆感覺涼颼颼起來,最後宋師姐都屏不住,令人提前將燈全部點亮,又命廚房提前做飯,吃飽喝足,這才好些了。

    不過稍後船上倒是流行起講鬼故事的風潮來,隻是有何芳這個故事在前,後頭的故事再可怕,好像也沒能越過這個故事去。

    餘下的旅途中,幾乎每人每天都在祈禱不要遇到這九龍抬棺,不知道是不是祈禱起了作用,直到她們進入太虛境的界門為止,她們的旅途異常順利,就這樣風平浪靜的走完了小蒼界到太虛境的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