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辦席

字數:5811   加入書籤

A+A-


    別說,  也還真讓他們趕上了,最近的儲物袋居然跳樓式大甩賣了,基本每款的價格都是原本的一半左右,  尤其是大的儲物袋,不知怎的,  價格竟是降到了原來的五分之一甚至還多!

    “聽說是陣法升級了,我一開始不懂啥叫陣法,  夥計就和我解釋是鎖,據說是原本儲物袋上的鎖都落伍了,仙界的鎖匠都研究出來更高級更好使的鎖了,  原本的鎖這才被仙人們瞧不上了,這不,  就甩賣了嘛!”

    “甩賣的好!咱們莊戶人家又沒什麽值錢家當,  原本的鎖就夠用,咱們當然買舊的!”

    “就是就是!”

    “雖然咱們普通人用儲物袋還得額外配個靈石,不過咱又不幹別的,就開鎖用,  我算了算,一年也就用一塊碎靈石,用得起!”

    ……

    ……

    ……

    前麵說到,因著杜楠從空間裏摸出孟婆的房子來,  村裏人頓時對儲物袋生了興趣,  說來也巧,  他們去鎮上問的時候,  那邊剛巧傳來儲物袋降價的消息,於是一時間,村裏人成天討論的都是這儲物袋的事兒,  接下來要嫁娶的有兩戶人家,竟是將儲物袋添到了嫁妝聘禮的單子裏。

    嘖嘖,在村戶人家裏,這可是頭一份了。

    一時間,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打聽儲物袋的事兒,以至於老杜家辦席的時候,整個席麵上人人討論的重心完全不是老杜家風光歸鄉的事兒,而是儲物袋的種種。

    直把杜嬰嬰氣笑了。

    要說杜嬰嬰吧,其實還真不是貪慕虛榮之人,這歸鄉辦席也是遵循傳統,而並非為了炫耀,再來吧,也是為了和鄉親們敘敘舊,感謝人家幫自家看房子啥的,為此,杜嬰嬰還真是頗廢了一番功夫置辦這席,自己掏了一大筆錢財,又叫杜雨涵、朱璣在外頭跑了三天,這才將菜單、食材都敲定的滿滿意意,她們還拿出來好些仙菜呐!用靈泉甘露、在靈氣充足的土地上種植的菜,才叫仙菜,不僅味道好,且蘊含著微微一絲靈氣,長期服用可益壽延年,短期服用口舌生津,還能治小病,除此之外,桌上的就更是杜嬰嬰從真東界帶來的,用真海海水加上在那邊種出的果子釀出的果酒……真可謂是花心思了。

    然而——

    如此心思,卻沒有一個人看出來稱讚,所有人說的都是儲物袋的事兒,直把杜嬰嬰鬱悶的。

    最後坐在席上,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起儲物袋來了。

    席開到中途,杜楠的阿婆阿公還來了。

    依舊是乘那架木鳶,不過上麵早已粉刷一新,又換了新的靈石,那木鳶雖然木材依舊,然而經過了好生養護翻新,如今看著倒是自然靈動,比起新型木鳶尚多了一絲古典氣息。

    朱阿婆依舊高高大大又壯壯,朱阿公還是笑嗬嗬的,看著文弱身子骨卻極好的,再有就是他的小姑姑了,這麽多年過去,她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小姑娘,依舊眉目如畫,卻是變成了風度翩翩的美女子,仔細看,還是有修為的!

    不過不高,也就煉氣五層吧,倒是和他爸如今的修為一樣。

    “子軒寫信說你們回來了,這不,咱們就立刻從朱南界回來了,緊趕慢趕,還是遲了些,不過好在親家母為了等咱們,晚辦了這些天,這才讓咱們趕上了。”和當年一樣,朱阿婆依舊聲若洪鍾。

    她看看如今已經高高大大的杜楠,又看看旁邊個子同樣高挑的朱璣,大讚了一聲好“女兒家就該高高大大的,敞亮!”

    而她的視線隨即落在席間忙忙碌碌的大杏郎身上,什麽也沒說,隻是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最後,她的視線落在兒子身邊兩個小娃娃身上“這就是花椒和八角吧?快來,快來曾阿婆身邊來,曾阿婆給你們帶了豬肉粕吃!”

    杜楠早就給他們倆說過朱家阿婆阿公了,還特別說過朱阿公炸的豬肉粕特別好吃,所以一聽到朱阿婆說的“豬肉粕”三個字,八角和花椒的眼睛瞬間亮了,一點遲疑也無,當時就跑到朱阿婆腿邊了。

    這反應把朱阿婆喜得和什麽似的,趕緊彎下身來,左一個,右一個,將花椒八角抱在身上,臉上的笑容簡直停不下來,反倒是沒手給兩個娃娃拿吃的了,最後還是朱阿公幫她從身後的口袋裏摸出了豬肉粕,塞到兩個小家夥嘴裏,從未吃過這種食物,花椒八角一吃之下,大呼好吃,又把朱阿公逗樂了,一會兒往八角嘴裏再塞一塊,一會兒往花椒嘴裏塞,直把他也占住了。

    “也就是咱殺豬匠人家了,別人家見娃娃給糖吃,咱家見娃娃就給豬肉粕吃。”杜楠的小姑姑笑著道。

    眼瞅著父母被重外孫迷暈了,竟是想不起來給親家送禮的事了,小姑姑趕緊自動頂上,從儲物袋裏將一早就準備好的各色禮品拿出來,足足拿了半柱香的功夫,心想自家的禮無論數量還是質量,絕對給阿兄長臉麵,正想聽村裏人的讚美,不想讚是讚了,就是讚美的內容有點偏——

    “還是儲物袋能裝啊,你們看,這麽些禮,換做平常的,不得拉好幾車?又是雇牛又是雇車的,哪像嬰嬰親家,三口人就把東西帶過來了,好用!”

    讚美完,還朝杜楠他小姑姑打聽起她家儲物袋是從哪裏買的,尺寸多少,價錢如何……直把杜楠他小姑姑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直被好些村民團團圍住,按在席間,一邊吃席一邊介紹起自家的儲物袋來。

    就……好像哪裏有點不對。

    “這……可是我見過的修仙者和普通凡人相處的最和諧的地界了,真是個和平的村子。”倒把石壁散人看的捋須連連……

    呃,對了,他現在沒有胡須了←既在兔耳村住下來,他如今這審美也就隨了這方水土風情,女子們普遍不喜男性蓄須,所以呢,在和村裏男人的交往中,受到影像的石壁散人就將下巴上的三縷美須直接掛掉了,雖然不太習慣,不過別說,攬鏡一照,他還真覺得自己年輕俊俏了不少。

    而在身旁,孟婆笑笑,又夾一口菜吃,和旁邊一個老婆婆聊了起來。

    雖然社恐,不過她隻是這些年活人減少了而已,隨著入鄉隨俗,症狀慢慢好了不少,又在兔耳村認識了性情相投的老姐妹,兩人都是比較安靜的性子,倒是能坐在一起,是個陪伴。

    雖然席間眾人議論的中心有點偏,然而老杜家的席依舊熱熱鬧鬧,而這一熱鬧,就足足熱鬧了三天。

    老杜家的席開在第一天,第二天開的是孟婆等人的喬遷席,第三天就是真東界的席了,畢竟青哥兒也回來了,而和老杜家是一天回來的不一樣,青哥兒竟是真東界最後一個找過來的人,也正是他回來了,標誌著真東界的人終於在水災之後集結完畢了,於是,按照兔耳村的習慣,屠大娘也辦了席。

    在兔耳村待久了,真東界的一幫人也漸漸染上了這邊的習慣男人們習慣了被人用家裏女人的姓氏稱呼自己,而女人們則習慣了當家做主。

    屠大娘做主,按照兔耳村的習慣,又按照真東界的請客席麵,開了一場大席。大肉大酒管夠,全是真東界特色,倒是把沒見過這些的兔耳村村民驚得連儲物袋都顧不上討論了,紛紛討論起席麵上的飯菜來。

    屠大娘落落大方的介紹了各種真東界大菜,然後又端起酒壇子,聲情並茂的感謝起兔耳村的村民來。

    呃,沒錯,就是酒壇子,和人頭差不多大的那種。

    眼瞅著屠大娘都直接用酒壇了,兔耳村的女人們就……就覺得自己也不能輸了啊,紛紛也端起酒壇,壇來壇往,最後竟是全都倒下了,最後的席麵上反而剩了一群男人,尤其是真東界的男子,大夥兒磕著老唐炒的瓜子,一起嘮嗑。

    杜楠也是直到這時候才終於有機會和青哥兒敘舊,他這才知道青哥兒居然是被衝到了一個佛修的地界,而那邊的修行方法也與這邊完全不一樣,以煉體為主,而青哥兒這些年在那邊也是拜入了師門進入係統訓練,短短幾年而已,竟是修成了“金剛之身”,按照這邊的分級換算下來,儼然是金丹四層修為了。

    再沒有其他奇遇的情況下,光靠修煉修到此種程度,不可謂不迅速了!

    “我感覺那邊的修煉方法極為適合我們那兒的人,我們那邊的人是沒法按照這邊的辦法修煉的,然而卻可以按照佛修的法子。我就想回來一趟,然後再回老家一趟,最後再看看老家誰想出去修煉,帶著他們去那邊修煉去。”青哥兒笑著說著自己的安排。

    隻是他心裏其實也是驚訝的他原本以為自己的修煉速度已經極快了,不想卻還是落在杜楠後頭,還落後的不是一星半點。

    果然大哥就是大哥——於是,他反而自豪起來了,沾沾自喜,再次感慨自己從小就眼光好。

    而在這場席的最後,在青哥兒父親——船老大的主持下,朱子軒走到了席間,公布了自己終於為青哥兒起好的大名。

    “若,我為青哥兒選定的名字為‘若’字。”難得當著這麽多人講話,朱子軒頗有點小緊張的。

    “說來慚愧,我雖在昆侖問天宮修習了數年,然而這占卜的功力一直不到家,也是,如果到家的話,我就該早早回家了,不過青哥兒這名字卻不是我用問天宮的占卜之術卜出來的,而是做夢偶得。”

    “其實就是今天早上的事兒,我做夢夢見自己在為青哥兒選名,手中的名冊打開,窗外一道陽光打進來,恰好照亮了名冊上的一個字,我低頭一看,卻是一個‘若’字,我便想,這就是青哥兒的名字了。”

    說到這裏,朱子軒道“別看我用卜數占卜不準,可是做夢卻是極準的,這定是最適合青哥兒的名字。”

    船老大便笑著拍拍他的肩膀“我早就將青哥兒的起名大事交給了你,隻要是你起的,不管什麽名字都成,何況你這是夢中得來的名字,這是天定之名啊!”

    船老大是不知道朱子軒“天眼”之事的,他隻是覺得做夢得名這個意頭好,兼之又是他早就拜托過的朱子軒起的,一時間,就挺滿意的。

    倒是敦儀先生在聽到這個名字之時,忽然抬頭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古真東國國王的名字,似乎正是一個‘若’字。”

    他就說了這一句話,然後便繼續低頭吃菜去了。

    倒是他那句話把真東界眾人都鎮住了,尤其是船老大,再品朱子軒那個夢,更覺得不凡起來。

    於是,對於這個名字,他原本隻是滿意,如今竟變成滿意到尊崇了。

    作者有話要說  豬肉粕,差不多就是豬油渣啦!好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