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收購星耀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華威準備整體出售星耀業務資產。”
任元緯沉聲說道。
這句話傳到牛庚耳朵裏,第一反應就是驚訝,萬萬沒想到任元緯喊自己過來是為這事。
雖說星耀這個品牌早晚會被割裂出去,但放在這個時候的確讓人意外,隻能說星源科技的出現,影響了很多事情的發展。
不過隨著情緒平靜,牛庚也開始細思這件事情。
華威既然要賣自己的品牌,那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友商,可現在任元緯卻第一時間聯係了自己。
明顯不太符合常理。
除非……
想到這裏,牛庚頓時心中一動,故意旁敲側擊了一句“任總為什麽突然想要賣掉星耀,據我所知星耀的年利潤可是足有五六十億,應該不存在經營困難的問題吧?”
“本來這屬於華威內部決策,但牛總感興趣的話,提兩句倒也無妨。”
麵對牛庚拋出來的問題,任元緯頓了頓,然後解釋道“星耀雖然是華威旗下的一個衍生品牌,但仍不可避免在核心配件的采購上被海外頻頻限製數量,導致很難保證新款機型的發布和穩定貨源。”
“將其從華威剝離出去,也是使它能更好的發展,繼續為消費者服務。”
“至於華威的戰略方針仍舊是研發新技術。”
其實任元緯還有一點沒講到的是,這段時間隨著聯翔花碩小蜜大力推動繁星係統電腦的銷售,幾乎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使得華威電腦的狀況並不怎麽好。
更不要說星耀了。
何況眼下星耀根本就沒有繁星係統電腦出售。
不主動尋求變化的話,恐怕很快就有可能被市場淘汰出局。
正是處於多方麵考慮,華威高層才最終做出了整體出售星耀業務資產的決定。
稱作壯士斷腕也絲毫不為過。
牛庚聽完任元緯這番話,同樣陷入到沉默中,仔細思索著其中的問題。
星耀被出售的原因基本上和他認知的相差不大,簡單來說就是華威不想讓這個品牌在自己手中衰亡,或許已經得到了什麽內幕消息,才會顯得這麽倉促。
到了這個時候,牛庚基本上也能夠猜到任元緯為什麽找他過來。
於是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主動問道“任總的意思是想讓星源科技買下星耀這個品牌?”
“牛總果然是聰明人。”
“沒錯。”
“單拿眼下來說,星源科技既擁有先進的技術,又不缺少資金,是接手星耀的不二人選,相信星耀在你這種年輕人手中一定會走的更遠。”
任元緯一口氣說出自己的目的後,端起麵前杯子喝了口茶水,才將語氣重新放緩。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拒絕。”
“隻是到那個時候星耀就隻能被上麵收購,成為一個國企品牌。”
此時此刻。
牛庚心裏顯得很糾結。
收購星耀這個完整的品牌產業鏈,後續無論星源科技是想生產自己的電腦,還是什麽其它新產品,都會事半功倍。
何況未來星源科技也不可能全部局限於軟件。
硬件方麵同樣不能落下。
否則就會陷入到和華威相似的尷尬境地,無法買到核心配件,隻能靠出售旗下品牌自救。
但從另一方麵來講,買下星耀必然會讓公司資金見底,且短時間內無法回流。
畢竟星耀的年利潤目前僅在六十億左右。
除此之外,繁星係統在國內市場也逐漸走向飽和,換機熱潮逐漸消失的情況下,後續想來短時間內不會在有超過百萬的采購量。
兩個選擇同時出現,牛庚隻能偏向更有利於公司發展的那一方。
大約過去快一分鍾時間,這才見牛庚眉頭舒展開來,似乎已經做出了決定。
抬起視線看向任元緯,追問道“星耀的的價格是多少?”
聞聲。
任元緯頓時麵色一喜。
給出一個在星源科技承受範圍內的價格。
“經過多方專業機構估算,星耀的完整業務資產報價為一千億。”
牛庚聽到這個數字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吃驚的神色,而是緩緩站起身起來,主動伸出右手露出一個笑容。
“那就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對於牛庚來說,眼下幾個億的個人資金已經完全夠用,沒必要留著這麽多公司資金等下次結算,何況將星耀收入囊中,他有信心可以讓其重新奪回國內甚至海外市場。
屆時星耀的年利潤自然會翻倍上漲。
由於這麽大的資產業務清算交接需要不少時間,牛庚在和任元緯達成一致後,當天便帶著秦小曼返回了京州市,派遣專業人士負責。
計劃一個月內完成這場收購。
並且按照規定,星源科技率先支付了華威一百億定金,其餘將在交接完成後補齊。
秦小曼雖然沒有想到這次深市之行會搞出這麽大動作,但對於牛庚的決策不存在任何質疑。
甚至認為牛庚可能接下來會有什麽重大行動。
協助處理資產業務交接時格外賣力。
而就在牛庚為收購星耀忙活時,遠在美莉堅雷蒙市的維軟總部內,卻針對他進行著一場高層會議。
……
“老板,星源科技方麵回絕了我們的邀請。”
會議室內,時任維軟董事會董事首席執行官的納德曼,聽著左手旁一位女下屬的匯報,臉色有些不自然。
繁星係統剛開始出現時,維軟並沒有太過在意,單純認為是華國又搞出來的殘次品。
連用戶的需求都無法保證,又如何影響維軟係統在業界中的霸主地位。
所以就直接無視了。
可隨著聯翔花碩這兩家全球性電腦商也開始使用繁星係統,並且斬獲不低銷售量時,就讓維軟不得不重視。
在仔細研究之後,盡管很不願意承認,也明白在電腦操作係統方麵,維軟的確被彎道超車了。
這套繁星係統除了對電腦配置有較高要求外,基本上堪稱完美。
尤其裏麵的人工智能,更是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能夠想象任由其發展下去,會對維軟造成多大影響。
原本納德曼是想和對方在技術上交流合作,結果直接就被拒絕了,心裏難免會有些不爽。
要知道維軟作為全球性科技公司,在業界中敢這麽做的實屬沒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