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梟魔重生 第三十六章神魔皆不棄

字數:9250   加入書籤

A+A-


    黎明就在眼前,古青陽也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寧靜。他看窗外,借著那黯淡的天光凝望這片天地。
    “此身此骨歸天地,”
    “不染紅塵自風流。”
    那個老人的話,再度自他的心中響起。到這個時候,古青陽發現,他終於有些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
    此前,他一直都以為,這個老人說出這樣的話,留下這樣的一句詩是為了歌頌所謂的自由。
    可實際上,當他有了一番真正的頓悟,又憑借這一場頓悟,得了那老人給他留下的東西。
    他才明白,那個老人真正所求的東西,隻用一個字就足以概括。
    那就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
    此道並非天道,而是大道。
    問,大道為何物?
    答,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就是如此,就是自然。
    它無跡可尋,卻無處不在。
    如果說天道是一種法則體係,是一張網住了天地眾生的大網。
    那麽,大道就是無形的大網。天道有跡可循,而大道是無痕無跡。
    古往今來,骨修求道修道,大多修的就是天道。
    因為順天而行,的確可以讓他們的一生,一帆風順。
    而相比之下,更為無形的大道自然是不好追尋的。
    但這玄之又玄的存在,卻正好是古青陽一直在追尋的東西。
    而那個老人所求的就是自然,就是大道。
    也許,在那個老人看來,世間眾生之軀體,在壽元耗盡之後,終究就隻是黃土一堆。
    而且這世間生靈,皆是存在於此間天地。在死亡之後,生靈的軀體也會歸還給天地。
    而那紅塵,指的大概就是其他的骨修了。不過更為確切的說,那應該是其他骨修對於修行的看法。
    這指的,應該是追尋天道的心。
    那老人一心隻向大道,自然不會向往天道。因此,說其不願去沾染所謂的紅塵,其實也是對的。
    “不去追尋天道,便是大道。”
    “不染紅塵,自風流。”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那,碧血丹心,古神不滅。”
    “這又是怎麽回事?”
    ……
    隨著思緒的不斷跳動,古青陽的眼眸之中,也漸漸地開始有一縷恍然之色出現。
    可還沒過多久,古青陽就沉浸在對他自己剛剛拿番遭遇的思考中。他的心,在不斷變幻。
    從剛剛那一刻開始,從他以水到渠成一般的姿態,練成了古神不滅經開始,他就沾染了因果。
    但這份因果,不單單是隻與那個老人有關。
    這份因果,更與大荒世界正道第一道統,長生殿,有莫大關係。
    從這因果層麵上來說,他甚至已經可以算是長生殿的半個門徒。
    可他,真的會進長生殿嗎?
    他很清楚,絕對不會。
    別看他與那老人一樣,都是追尋大道的人。
    但是,他和長生殿的那些門徒還是有著莫大的本質區別的。
    在他的記憶裏,長生殿的那一群人都是一群追尋天道的人。
    在那些人的眼中,正就是正,邪就是邪。
    而且,就算他真的加入長生殿。
    那些人,恐怕也不會同意。
    因為他是一個魔修啊,一個純粹至極的魔修。
    他有善念不假,他也曾與人,與這世間生靈為善,這些通通不假。
    可他絕對不會肆意地用善的眼光去看待世人。
    因為,他對現實看的太清楚了。
    在這茫茫塵世之中,真正值得他人用純粹的善去對待的人,終究還是太少了,少的可憐。
    古青陽很喜歡曾遇到過的一個骨修的一句話,那個人說,骨修的心不該太過於幹淨。
    所以,絕對理想的世界固然好。
    但在現實中,骨修的世界,就是充滿了爾虞我詐,就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殺戮。
    “我願成魔。”
    這一刻,古青陽想起了吞神古魔經的奧義,還有他在當初,創造太蒼枯榮經的初衷。
    他輕輕地呼出一口氣,然後就看到這抹氣息在清冷的空中飄飛。直到最後,它又漸漸地消散掉。
    側過頭,古青陽看到了身邊人。
    此刻,她正抱著他的身體,把腦袋枕在他的胳膊上,沉沉睡著。這般模樣,讓古青陽癡住了。
    他看了許久,怎麽看都看不夠。
    他愣了許久,在問著他的內心。
    他問,他想要成為怎樣的魔?
    他問,神明到底是什麽東西。
    他沉寂著,他的眼眸之中,時而會流露出冰冷至極的殺意。
    時而,他的眼眸也會流露出,純粹到沒有任何波動的靜意。
    恍然間,他隻覺得他的腦海變得空白一片,然後沉入黑暗。
    在黑暗中,他看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他,是真真切切的他。
    那個他的臉上帶著笑容,也帶著憂傷和惆悵。
    古青陽很清楚,這個樣子的他就是現在的他。
    這,也是最為真實的他。
    這個他的身上,充滿了人性。
    他會因為那些天材地寶而感到貪婪,也會因為與妹妹重逢而快樂,更會因為敵人而憤怒。
    他就像是一隻肮髒的蟲子,在突然間掉入到充滿密糖的罐子裏,然後又拚了命的掙紮。
    可在這個他的身邊,還出現了另外兩道人影。
    那兩道人影中的一道,渾身都散發著淡淡的金光。
    當古青陽默默看去,那金光也是緩緩地變成白光。
    他看到了,那個人也是他。
    但那個人的臉上隻有笑容,是他在麵對妹妹的時候才有的笑容。
    這個他,就仿若是一個謫落人間的神明一樣。
    相比於那個真實的他,這個他的身上有著太多不凡的光輝。
    而且,這個猶如神明一樣的古青陽,整個人都是虛幻的。
    毫無疑問,第三道人影也是他。
    隻不過,這個他的臉上又隻有冰冷的神色。
    這個他就仿佛是一個來自凶地的絕世殺神,渾身都散發著魔氣,隻會讓人感到凜然、畏懼。
    這個他,很瘋狂,很可怕。可這個樣的他也是所有的化身之中,最為真實,最為凝實的一道化身。
    “人,神,魔。”
    到最後,古青陽那滿腔疑惑,滿心的感悟,全部都化成一聲歎息,化成了他的一聲喃喃自語。
    他在悟,悟道,悟他自己。
    無論是前世八千年,還是今生今世的短短幾十年。
    眼下,絕對是他在這段歲月中看他自己,看的最清楚的一次。
    “其實,神也好,魔也罷。”
    “隻要她在這裏,就好了。”
    他輕輕地抬起手,為古青螢撥動掉在鼻尖的發絲。
    無論他在審視他自己的時候,到底有多麽迷茫,有多麽不知所措。
    當他看向古青螢,他的心,就不會再沉寂。
    “沒有人能夠把我們分開。”
    “天不行,他們就更不行。”
    “世上人人皆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我血脈至親,以後,我這骨頭說不定也會給了你。”
    ……
    人,神,魔。
    三道化身,看似是因古青陽對於三種不同道路的理解所化。
    可實際上,它們本就是古青陽內心的真實寫照。
    從古青陽看清這三道化身的那一刻起,古青陽就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有三個他。
    一個他,是現世的他。
    這個他有太多的牽掛,有太多放不下,卻還沒能力去保護的東西。這個他,就像是隻拚命掙紮的蟲子。
    一個他,是過去的他。
    那個他的確是高高在上,睥睨著天下蒼生,堪破天道的麵目。那個他很有能力,始終都背負一切。
    第三個,或許是未來的他。
    那個他看上去高高在上,但無形之中,又仿佛是跟誰都沒有距離,就像是一尊神明,不凡到極致。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隨著古青陽說出這些話,那三道化身也漸漸地變成兩道化身。
    因為三道化身之中,那道因他人性而化的化身,已經消失了。
    將其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兩道截然不同的化身。
    也是直至此刻,古青陽才猛然發現,他的神性化身,已經是沒有任何笑容。
    而那魔性化身,也不再有任何殺意了。它們兩者似乎是都進入到一個十分玄妙的狀態中。
    他知道,就在人性化身消失的那一刻起,對於未來,他就已經作出了他的選擇。
    其實,他和芸芸眾生並沒有任何不同之處。
    他與那些人,也是完全一樣的。
    芸芸眾生,之所以生來平等,就是因為每一個生靈的身上,都存在著一樣的東西、特質。
    而他雖有過不凡的經曆,有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但在這一世,一切重新來過。
    同別人相比,他沒有什麽不同。
    他和那些人一樣弱小,甚至,他的力量還不如那些人強大。這便是現在的他。
    這是他和那些人一樣的地方。
    他看透了,也堪破了。
    因此,他的人性化身,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因為,若是他還想在修行之路上繼續走下去。
    若是他還想走出一條獨屬於他自己的修行路。
    那麽,他就得放下人性。
    人性,也許真的很重要。
    但現在他需要的是力量。
    這力量,神、魔都具有。
    而想到最後,他也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明悟出來的神性,亦或者是他已經擁有的魔性。
    在他看來,既然這都是力量,那麽他便通通使用。這件事沒有什麽大不了,他已經打開了心中的鬱結。
    向往神性,去了正道,能如何?
    順了魔性,墜入魔道,又如何?
    世人的眼光於我何加焉?
    我所在意的,隻是前路。
    因此,於天下蒼生,於萬千骨修甚至是於整個世界而言,他可能就是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魔。
    人人得而誅之、十惡不赦……種種形容,都能夠以罪名的形式,加持在他的身上,最終由他來背負。
    可這,又能如何呢?
    他不需要做太多人的神明,他也不想去做什麽拯救蒼生的神明。若要做神,他就隻做一個人的神明。
    “呼——”
    輕輕地呼出一口氣,然後在任由那清冷的空氣進入肺腑。這一刻,古青陽已經想好了一切事。
    麵對未來,他有很多種手段。
    如果真的有一點,他像在天棺秘境參與試煉時那樣,突然遭了天道的算計。
    那麽,他就為此提前做好準備。
    天道終究還是太強。
    麵對它,縱然他一顆不屈的心。
    但其實,他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不過,他有讓自己的妹妹成長起來,能安然活下去的把握,有這樣的能力。
    在想到這裏的時候,他的神性化身儼然是變得凝實許多。
    而這,也讓古青陽在隱隱之間明白,他為何能明悟神性。
    “這是——”
    就在古青陽還沉浸在那種悟道的感覺之中時,古青陽才猛然發現,此刻的他已經有了一種破境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仿佛是在提醒他,隻要他再向前半步,一切就可以水到渠成,他就突破骨修第二境了。
    但,古青陽依然沒有破境。
    即便他為了修行的基礎,已經放棄過太多次破境的機會。已經積累了極為恐怖的底蘊。
    他甚至還多次,將修為從後天赤品這個境界向更低的境界下壓。但在現在,他還是沒有選擇破境。
    他沉默著,凝望著窗外的天。
    他覺得他的直覺在告訴他,現在還不是那個時候。因為他明悟了新的法,他的路也因此而發生變化。
    如果是在原來,那現在,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破境。因為原來的他隻是要像前世一樣,隻是成魔。
    但是現在,他有了神性,有了隻屬於他自己的神性。
    正因如此,他才會明白,所謂的神性、魔性,不過一念之差。
    在神或魔的眼中,生靈都是一樣的。因此,它們會有相同的冷漠。
    不同的是,憑此心態向善,方可為神。
    而若是憑借這種心態向惡,則會化魔。
    古青陽選擇保留兩種本性,強行鎮壓境界,不去破境。
    一方麵,是為了穩固基礎,是為了調整以後得修行方向。
    而另外一方麵,他這樣做,也隻是為了讓以後的古青螢覺得,他還是他,他從來都沒有變過。
    帶著這種執念,在不知不覺中修行,修行了太久的古青陽,終於因為承受不住疲憊,沉沉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