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電子商業產業試點

字數:9906   加入書籤

A+A-


    第237章 電子商業產業試點

    比起去年的大雪封山,今年天氣狀況好了許多。

    臘月裏晴天多過陰雨雪天。

    隻是北風呼嘯,室外室內都免不了不溫暖。

    距離除夕越來越近,蹲在屋前的地坪裏很容易聞到順著風過來的各種飄香。

    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大年的雞鴨魚肉。

    直叔他們幹勁很足,早上六點太陽才冒頭就呼呼喝喝忙活了起來,大概是想要在年前幫老周家砌築完屋後山的護坡牆。

    主要是幾天後就是立春節氣,立春之後馬上是雨水節氣,這意味著春上的連綿雨水也馬上就要來了。

    周寬難得搬了條椅子坐在屋側,不過很少去留意熱火朝天的人群。

    他在琢磨著接下來跟白華方麵的投資商談。

    “林叔如預料中的那樣被‘拉’下水替我站台,商談難度降到了最低,大概隻要談一次就能定下來。”

    “不過……白華整體的商業環境……”

    “就算是依托於互聯網這樣的虛擬經濟模式,也必然會有背後的實體,也是個麻煩事情。”

    “不說掙多少錢,起碼也不能搞成豆腐渣。”

    “……”

    “怕是這兩天就該暴露出來一些鄰裏小‘矛盾’囉……”

    “……”

    前後思量完,周寬半點不猶豫,掏出手機就撥了譚曉蔓的電話。

    他特地這麽琢磨來去,當然是為了計劃詳細,好跟合夥人譚富婆商量。

    無它,白華夢根本撐不起在白華的投資計劃。

    草台早被定性成了周總的小金庫。

    能選的也就隻有投入了重點資源、資金的鴻鵠。

    雖說譚富婆一開始就直接將股權表決權不可撤銷的委托給周寬,可周寬早就明白,這富婆表麵上是全盤信任,實際上是想要躲懶;

    所以,絕對不能放過她!

    電話響鈴幾聲很快被接通,譚曉蔓慵懶的聲音傳出:“幹嘛?”

    還能聽到伸懶腰的舒爽音調兒。

    “在白華投資的事情。”都能從聲音中聽出憊懶樣兒了,周寬索性半點不客氣,直接開門見山,“預計第一批投資1000萬,這個錢你來搞定。”

    “之前可支配的1個億已經都被規劃完了。”

    譚曉蔓散漫的問:“不能從草台上借調周轉一下?”

    “本來可以。”周寬也是一臉懶散的說。

    那邊廂,譚曉蔓一下就炸毛了:“周小寬!我上輩子欠你的是吧!”

    “你就是見不得老娘閑下來,哼!你等著吧,年後你敢回羊城,老娘就弄死你!”

    略頓,譚曉蔓冷哼一聲:“不就是一千萬?老娘差這點,趕緊拿去!”

    “你當我富婆是說假的!”

    “……”

    周寬坐在藤椅上,迎著陽光,半躺著聽譚富婆炸毛。

    甚至能想象到譚富婆微微揚起下巴的驕傲、傲慢模樣。

    等譚富婆說完,周寬嘴上碎碎念著嘟囔:“就真沒有取錯的名字,曉蔓曉蔓,都曉得了還要傲慢。”

    譚曉蔓聲音徒然提高了18個調:“周小寬!”

    “在呢在呢。”周寬應了聲,“哎呀,既然是小事情隨便應付一下就好了。”

    “主要是看你閑著我就難受得緊,農曆2009年對我太不友好,這架勢怎麽調整都還是忙到了年關。”

    “我琢磨著如果肖柯還不給力,等年後回羊城我高低要來個大調整了。”

    “哪有當老總的天天做執行的,雖然跟人商談也不能算是執行吧。”

    聽得譚曉蔓一下幸災樂禍起來:“活該了屬於是。”

    “誰讓你心裏有計劃還不帶個團隊一起去白華的?”

    “……”

    懟了半天,譚曉蔓這才正經問了句:“打算在白華投資什麽?”

    “隻能是電商了。”周寬也沒瞞著,直言回答。

    聞言,譚曉蔓略作思考:“產業園?”

    周寬回答:“試點。”

    譚曉蔓認同道:“是個不錯的方向,你一直在強調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處起風了,現在依托於電腦的電商轉移到手機平台勢必將迎來大爆發……”

    緊著譚曉蔓立馬補充:“不,不對!應該說,所有能轉移到手機平台的業務都將來罕見的大爆發,所以,即將到來的會是一個資本狂野的大時代。”

    對譚曉蔓愈發敏銳的目光、愈發篤定的觀點,周寬並沒有太意外。

    富婆畢竟資源豐厚,隻要有那麽幾個點被觸動,她很容易通過她的資源渠道先人一步了解未來。

    周寬隻是笑了笑,說:“差不多,所以隻要經過正確的、有效的一輪輪篩選,鴻鵠以後是躺著都會嘩啦啦掙錢的。”

    聞言,譚曉蔓忽然笑出了聲:“那……”

    “看來2010年對周總也不會太友好了。”

    周寬哼一聲:“未必。”

    “……”

    結束通話後,周寬也算是鬆了口氣。

    雖然跟譚曉蔓犯衝,除了懟就是懟,但在對商業的未來看法上,兩人很容易對上思路。

    所以跟譚曉蔓合夥很輕鬆。

    當然,真正在工作中最令周寬輕鬆的是憨憨小助理。

    那才是真正的默契。

    遠的不說,二中捐贈儀式上的安排……那必須是稱心又如意。

    …………

    如周寬預料的那樣,上午還發生了一些旁的事情。

    約莫十點,嘉魚橋東邊的口子上開進來了三輛工程車。

    三輛車上的人馬分成了三個部分對嘉魚橋唯一一條馬路進行多角度快速測量。

    很快就引起了嘉魚橋居民們的關注。

    在河流對岸兩邊人馬的呼喊下,第一手消息就出來了。

    “修路!”

    “終於輪到我們嘉魚橋了!”

    “沒想到這都要過年了,還會有這種好消息。”

    “……”

    就在嘉魚橋零零散散幾十戶居民呼呼喊喊間,村上也來人肯定了消息的準確性。

    並帶來新的消息。

    “上麵下了通知,要在嘉魚橋這裏先修機耕道,跟現在這條路不重合,主要作用是連接所有耕田。”

    “我們都知道北方早就是機械化收割作物了,我們這裏的地勢雖然不適合大麵積收割,但小型農用收割機是能進入這些零散農田的,現在缺少的是一條過車路。”

    “上麵幾經商量,選定了嘉魚橋這個村民組先進行試點,機耕道的路麵暫時不會硬化。”

    “畢竟主路要被硬化的嘛。”

    “……”

    嘉魚橋東西走向不過一公裏、南北走向更是半公裏都沒有,光靠喊,消息也不用兩分鍾就傳遍了。

    連直叔他們這些幹活的都加入了討論。

    “這種好事情落下來,今年的年都能過得不一樣!”

    “一直隻在電視上看到收割機收割,原來現在都能進我們這種不規則的田地裏了啊。”

    “以後不要人力收割稻穀,不曉得要輕鬆多少。”

    “要花錢呢。”

    “大概不過一兩百塊錢一畝吧,省時省力;再說有條路,就算還是人力收割,稻穀運回來也方便多了。”

    直叔他們說著說著又把話題拐到了一旁的周遠初身上:“就是跟遠初沒什麽關係,你家又不種田了。”

    周遠初笑著擺手:“以後的事情講不定,我倒是一直沾光,有好幾年都沒下過地了。”

    “……”

    在眾說紛紜中,測量公路數據的隊伍最後會合到了老周家西邊附近,將從主幹道通往老周家的這一小節路也給測量了個仔細。

    意思完全是明擺著了。

    不過連周遠初都沒看懂是什麽情況。

    正好村上的支書、村長也來到了老周家這邊廂,周遠初就迎了上去散煙:“書記抽煙,進屋喝杯茶吧。”

    領頭的中老年支書連連擺手:“不用客氣不用客氣,我們就是過來隨便看看。”

    閑聊著,周遠初也特地問了下:“這些師傅在這邊測量是做什麽?”

    “這段路也順便硬化一下。”支書抽著煙,笑著回答,“剛好原先有一段馬路到你們屋前。”

    那邊廂正忙活的直叔搭了句腔:“早曉得去我們那邊那段該全部挖通,順便也能硬化。”

    支書打著哈哈說:“那可能行,現在剛好加上這段基本上就到了1公裏。”

    “……”

    也就是寒暄了幾句,村上這一撥人很快就走了。

    看上去來得奇怪,走得也奇怪。

    不過坐在那裏曬太陽的周寬心裏明鏡一樣。

    這些事情全都是做給他看的。

    將主路硬化算是情理之中,機耕道以及特地把硬化路麵延伸到老周家屋前,必然是劉青、吳華他們特地安排釋放的友善。

    隻是也蠻有意思,無論是工程隊,還是村上的這些人,都特地沒跟周寬搭話,隻是跟周遠初閑扯了兩句。

    落在鄰裏三四的眼裏倒是很正常。

    落在周遠初眼裏,就稍微有點不那麽正常。

    等熱鬧散去後,周遠初走到周寬邊上,低垂著眼簾,特地問了句:“跟你有關係?”

    “可以理解成做給我看。”周寬也沒瞞著,“縣裏希望我做點投資。”

    周遠初哦了聲,表示了解:“難怪。”

    雖然他走南闖北多,但其實是不太明白上億身家的含義。

    現在才算是有那麽點實質性了解。

    反正,最起碼是能讓縣裏頭特地安排在除夕之前做工作……

    隨著工程隊趕在年前來測量預備硬化公路,隨著村支書特地過來傳達最新消息;

    嘉魚橋的人們在茶餘飯後聊來聊去,話鋒逐漸偏向了更有話題量的觀點:

    指定是嘉魚橋出了人物。

    嘉魚橋就這麽幾十戶家庭,鄰裏三四直接盲猜是周寬。

    …………

    4號,立春節氣,距離小年還有兩天。

    周寬再次應邀驅車去了縣府大院。

    這次隻有一件事情:商談具體投資事項。

    周寬做了一些準備,料想縣裏也應該會做出一些準備。

    還是那樣,賓利剛剛駛入縣府大院,劉青、吳華帶著一眾頭頭腦腦就迎了出來。

    劉青笑容滿麵的迎了上來,隔老遠就伸出了手:“歡迎周老板,一路辛苦。”

    “沒有沒有。”周寬還是雙手握著劉青伸出來的手,半點不失禮貌。

    很顯然的,這次無論是劉青還是吳華都熱切了許多。

    光是劉青多迎了兩步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經過上次的簡單商談,雙方都不陌生,照樣是談笑風生的走進了一間會議室。

    一路上,無論是周寬,還是劉青他們,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提及任何旁的事情。

    包括嘉魚橋的那條路已經火速進入了修建階段,連一些建材都運送了一部分到現場。

    包括劉青他們跟林國福的交流。

    就跟當初周寬沒有點明說請縣府給態度去把嘉魚橋的路修好一樣;事情落實下去也不會擺在台麵上特地說。

    對雙方來說,都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至於跟林國福的交流,更是不可能掛在嘴上擺台麵上直接說。

    反正,現在的殷勤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走進會議室後,劉青沒有落座,目光左右一掃,笑著招呼:“我還有點事情,請吳縣代為招待,周老板莫怪。”

    周寬連忙笑著說:“書記你忙,實在太客氣了。”

    “……”

    雙方都是表麵上的寒暄客套。

    意思大家都懂。

    一貫的實際經濟工作都是由政府來負責,黨委很少會插手經濟工作。

    正式的商談事務,劉青這個書記就不會參與。

    這點意料之中的小插曲並未影響後續的事情。

    紛紛落座後,吳華目光頓在周寬頭上,笑著開口:“周老板,今天我們就算是正式開個碰頭會,這個會呢,就由我來主持。”

    “我們白華的情況,周老板應該也清楚一些,不過還是先請袁縣做個簡單介紹。”

    “……”

    常務副袁縣接過話頭:“是這樣的,周老板……“

    “……”

    盡管這位袁縣有點贅述一些枯燥乏味的東西,但周寬還是很有耐心的聽著,神態認真。

    有一說一,這是周寬兩輩子第一次對白華的實際狀況有直麵了解。

    雖然這些流於會議的狀況會有一點點粉飾。

    但總會比公開數據更務實一點點。

    還是那句話,白華畢竟是個貧困縣,整體形勢就擺在那裏。

    白華主要是以第一產業為主,少量發展第二產業,相當少量發展了第三產業的農業縣。

    整體礦產資源隻有少量煤炭,而且易開采的已經基本到頭了。

    袁縣說完後,吳華接過話頭,一副斟酌的口吻:“不知道周老板主要是想投資什麽行業。”

    在過去的一二十分鍾裏,周寬一直沒吱聲,這會兒清了清嗓子,望向對麵坐著的頭頭腦腦,說:“吳縣、袁縣、各位領導,我之前提到過我的公司主要業務是依托於互聯網發展,對其它領域我個人、公司都基本不了解。”

    “不過……”

    “白華畢竟是我的家鄉,去年下半年以前我都一直在白華生活,綜合現在大環境的整體發展形勢和白華的實際情況,我司擬計劃在白華投資一個電子商務產業試點。”

    特地停頓了下,周寬一臉認真道:“當然,我們也非常希望各位領導能指點一二。”

    -

    破碗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