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培養競爭對手的樂趣

字數:9182   加入書籤

A+A-


    第267章 培養競爭對手的樂趣

    最初,一些類似於qq群的群聊產品中率先有輿論風聲。

    “你們聽說了嗎,新出了個跟知乎差不多的網站。”

    “跟知乎差不多的網站?真的嗎?”

    “我也聽說了,剛才還看到了廣告,網站叫問答,而且還不限製用戶注冊。”

    “哦豁,不限製用戶注冊,那我這就去看看!”

    “……”

    類似的消息逐漸影響著正在網上衝浪的網民們,裏麵大多數都是正在掐點等下班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正準備周末的約會。

    有的正準備今晚的電影。

    有的正準備去網吧玩一把遊戲。

    這樣的群體,是幾乎所有互聯網產品都希望獲取的用戶。

    所以,很快,在一個特別的大群聊中,潛伏已久的‘問答’網站表麵創始人、開發者、網絡id‘一海闊沙雕’冒了泡。

    “大家好,大家好,剛好看到大家討論我開發的‘問答’網站,有關於‘問答’網站的使用體驗、問題都可以直接問我。”

    “@一海闊沙雕,前排捕捉。”

    “臥槽,我竟然跟問答創始人在一個群裏,等我截圖去發個微博吹吹牛!”

    “不行不行,我也得去吹吹牛。”

    “……”

    鬧騰了好片刻後,才有人正經提問:“@一海闊沙雕,我有個比較尖銳的問題,當然您可以不回答,站在我的角度,問答網站的內核與知乎太像了,能不能講一下為什麽要做一個如此相似的網站嗎?”

    整個群聊中的網民都沒想到第一個正經問題就如此尖銳。

    如此沒情商。

    畢竟有些事情大家心裏知道就行,沒必要說出來,尤其是當眾說出來。

    一海闊沙雕:“其實我也想找個機會好好聊聊問答網站,感謝這位朋友給的機會(大家可以將我發送的消息截圖轉發到任何平台,畢竟這也是給我們問答做推廣)。”

    “我是一個大三在讀的學生,專業是軟件工程,四五年就長期廝混在各種各樣的群聊、圈子中……

    從小到大最常見的事情其實就是問答。

    課堂問答、人生問答、工作問答、求學問答、選擇問答……於是我就在想,為什麽不做一個問答社區。

    於是就有了問答網站。”

    “簡單看起來,問答網站與知乎、知道等都有相似之處,但如果真正感受過問答社區的氛圍,一定會發現問答社區的天然魅力,它旨在創造出一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求知領域。”

    群友a:“的確,問答隻是從表麵上看起來跟其它網站有點相似,但真正用起來就不一樣,更開放。”

    群友b:“原來問答社區要創造出一個求知領域啊,厲害!”

    “……”

    “@一海闊沙雕,問答社區的使用體驗……”

    “……”

    隨著時間的推移,問答網站創始人兼開發工程師,網絡id‘一海闊沙雕’以別開生麵的方式在一個群聊中冒泡答疑解惑的消息傳到了微博、貼吧、論壇以及知乎。

    其中尤以微博平台的討論聲音最大。

    畢竟相比之下,微博是天然就有互聯網廣場社交屬性的產品。

    “不愧是上線十天就已經有口皆碑的問答社區創始人,他的思想果然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非我等常人可及。”

    “就我個人看來,問答社區的規劃遠超想象!”

    “未來不可限量!”

    “……”

    “真沒想到創始人會是個在校大學生,從他在群聊中答疑解惑就能看出來,他有點沒適應商業的節奏。”

    “有夠別開生麵的。”

    “……”

    微博上自然是說什麽的都有,有人很支持‘一海闊沙雕’,自然就會有人不太支持。

    就這樣幾句無足輕重的言論,也還不至於要統一思想。

    更不至於發動水軍。

    不過,在這樣的消息麵上利好影響下,原本還隻是小範圍將‘問答’、‘知乎’兩個網站相提並論,一下就擴散了開來。

    多多少少有一種人盡皆知的意思。

    尤其無論是問答還是知乎,其實在更廣泛範圍內還是很新鮮的東西,雖然類似於知道之類的產品,但符合可以喜新厭舊的標準。

    就這樣,很多人知道了知乎,也知道了問答。

    然後發現了兩個網站相同點和不同點。

    再然後……

    在某個比較巧妙的時間節點,知乎網站冒出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迅速登陸網站熱榜。

    “如何評價問答社區和知乎,兩者有什麽不同,你更看好誰,為什麽?”

    以知乎慢慢增加到四萬多注冊用戶、且大多都‘被逼’成為了活躍用戶的體量,這樣的問題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無數用戶摩拳擦掌的敲擊著鍵盤答題。

    “@是一二三,謝邀,非利益相關,從事產品運營工作;

    這個問題我稍微有一點發言權,首先我是知乎第一批邀請注冊用戶,也在這周一注冊了問答社區用戶;

    站在產品運營的角度,我更看好問答社區的發展模式,它的未來更廣泛一些,不過問答社區的產品設計框架、運營模式有點過於粗略,我不好說是不是跟創始人還是在校學生有關;

    站在個人角度,我更喜歡知乎這邊的氛圍,可能是習慣問題吧。

    ps:@知乎小助手,再不努力,你可要沒了哦~”

    “……”

    類似這樣算得上是詳略得當的回答,幾乎是目前知乎網站的回答模板。

    目前是邀請注冊製度,而且因為一些站內需求,很多受邀才能注冊的用戶都比較珍惜自己的賬號發言權,培養出來的氛圍還不錯。

    最起碼回答之前都會稍微找一找資料,不會水回答。

    有意思的是,稍晚些時候,問答創始人‘一海闊沙雕’本尊也亮相了知乎平台,回答了這個問題。

    “謝邀,我是一海闊沙雕,問答社區創始人。”

    “之前在群聊中簡單介紹了問答社區的情況,趁現在這個機會,站在我的角度聊一聊兩個平台的不同點;

    與知乎一樣,問答社區也具有包容的特點,雖然從表麵看起來兩個平台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我們問答社區的發展方向、定位與知乎不同;

    問答社區剛剛上線,有很多不足之處,我翻閱了很多回答,收到了很多良好的建議……

    站在我的角度,我兩者都看好。

    因為我認為兩個不一致的方向都會豐富我們的網絡生活。”

    “……”

    這條回答也算是很討巧了。

    還吸了一波粉。

    在知乎這個問題被頂上熱榜第一後,知乎與問答的相關輿論就徹底爆炸了。

    已經開始有自媒體氛圍的公共網絡空間瞬間冒出了各種各樣的意見不同的信息。

    幾乎所有話題都圍繞著知乎、問答兩個網站展開。

    神通廣大的網民朋友費勁一切心思扒拉了很多不算透明的信息出來,對兩個平台的各種行為好一番評頭論足。

    這樣洶湧的輿論當然不缺少好事者。

    很快就有好事者在流量很大的天涯論壇開了貼,進行了全麵的不完全統計。

    “今天下午的互聯網真是太精彩了,實在沒想到開站才十天的問答社區會這麽迅速的挑戰同一細分領域的知乎!

    而且還是拳打腳踢,一路殺到了知乎的大本營,知乎方麵卻毫無還手之力!

    ……

    據不完全統計,今天下午兩個站點的訪問流量較平常上漲數十倍,尤其是問答社區,不僅有訪問流量還有大量網民選擇了注冊用戶!

    這個下午,問答社區新增注冊用戶數量最少超過了5000!

    而知乎幾乎完全浪費了這個下午的新增注冊用戶數量機會!

    更令人驚奇的是,問答社區的創始人僅僅是個在校大學生!”

    “……”

    “我隻有一句話,這麽好的機會可有引流,知乎居然無動於衷,而問答社區這次簡直是麵子裏子都掙到了!”

    “……”

    這條帖子顯然引發了大量好事者的關注。

    在某些方麵的特別配合下,公共網絡空間甚至都有唱衰知乎的聲音了。

    仿佛一個下午就要把這款產品打死。

    總算上完一下午課的周寬收到相關匯報後,稍微翻了翻網上的消息,麵露莞爾:“培養競爭對手還真是很有樂趣。”

    “估摸著這幾天之後鵬揚會忍不住下場,都不用再特地做點什麽。”

    沒錯!

    與其說是問答社區方麵的自發行為,不如說是被知乎或者說被肖柯給引導出來的。

    因為今天下午發生的這一連串事情中,每一次推波助瀾都是肖柯做的。

    知乎的不回應當然也是特地安排的。

    以目前知乎總注冊用戶數量還不到5萬的水準,完全可以無所顧忌的再篩選一次用戶,保證基本盤的……逼格。

    這就是周寬的大方向目的。

    說一千道一萬,周寬想要打造出來的知乎是依托於另一個名字的:逼乎。

    他才懶得發展多樣性,他隻想將知乎某個維度的特性展現到極致,吸引到有足夠本錢的接盤俠!

    所以,問答社區這種粗泛式發展,在這個階段根本無法對知乎產生有效影響。

    因為知乎現在要維護的是那一撥行業大佬。

    打造高端形象。

    讓大家在互聯網找答案時,以知乎為準。

    如此而已。

    …………

    次日,3月6號,驚蟄,天氣轉暖,本來就不太冷的羊城自然是恨不得立馬入夏,室外溫度逐漸怡人。

    雖是星期六,周寬一點沒閑著,大上午就同林若漪去了老林家。

    一點公事都沒談到。

    都是家長裏短。

    以及推杯換盞。

    氣氛還是很和諧的。

    胳膊肘都快要扭斷了的林若漪同學暗搓搓的站在了周寬這邊,本來在老林家,她可是把周寬當頭號敵人的。

    因為周寬一去,她就沒什麽地位。

    氣都要氣死。

    現在是大不一樣。

    當然,這隻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

    周末兩天一晃而過,又很快過了三四天。

    這些天裏,知乎方麵簡直就像是失聲了一樣,怎麽都不回應。

    與之相對的是,問答方麵頻頻在各個地方亮相,斬獲路人好感。

    因為形勢一片大好,以至於藏在幕後的鵬揚公司都好幾次暗搓搓的下了場,提供了實質化的支持。

    根據相關可公開收集到的情況來看,周寬感覺都能猜到鵬揚那邊的人逢喜事精神爽。

    說不得鵬揚方麵還會將問答社區列為重點。

    甚至會大量傾斜資源。

    以鵬揚的體量,參考現在的形勢,再加上問答社區不斷暴漲的訪問量,鵬揚方麵的投入已經不少了。

    對於依托於互聯網發展的產品,在初期階段,有一個很矛盾的難題:

    怕服務器資源不夠用、怕服務器資源閑置。

    換句話說,怕吸引不到首批用戶,怕用戶一窩蜂湧進來。

    前者是單機模式很難頂,後者是怕用戶隻有三分鍾熱度。

    而現在的問答社區卻兩者都不像,用戶確實一窩蜂湧進來,但不是三分鍾熱度,不少都在貢獻流量,一片火熱。

    根據一些公開數據,鴻鵠這邊算了又算,最後由肖柯整理提交給了周寬。

    “初步估計,鵬揚公司一再追加投入大概已經達到了千萬人民幣,知乎項目的全程投入至今僅350萬。”

    知乎注冊用戶數量才剛剛五萬,遊客訪問被後台的各種程序分流,服務器是租的,方方麵麵的投入都很低。

    要不是之前推廣花銷很大,連100萬都花不掉。

    畢竟周寬通過中新微博給鴻鵠打了個花錢少、效果好的樣。

    周寬稍作斟酌,吩咐道:“可以開始投放相關推廣了。”

    “明白。”肖柯連連點頭。

    他現在腦子裏都是激動難耐的,他實在沒想到周寬會搞出個這麽優秀的焦點,更沒想到首批用戶中居然還藏了不少真大佬,就算有幾個沒注冊也願意接受邀請。

    肖柯滿心隻有欽佩:“周總提出了一個有野心的人無法拒絕的焦點,和一個相對高端的平台基礎。”

    “……”

    3月11號下午,知乎忽然預熱了一個活動:

    知乎圓桌主題:論移動互聯網與中國市場即將發生的變革!

    <101nove.comeo雷軍;三百六周紅衣;新浪曹國微;網易丁三石;原微軟中國公司總裁、現新華都總裁唐軍;……

    消息一出、圍觀群眾一下嘩然!-

    推本書:《修仙流戀愛遊戲》要跟我談戀愛的仙女有點多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