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此事,可有解?
字數:8208 加入書籤
次日。
早朝。
皇帝剛剛進了金鑾殿,眾位大臣行過禮,還不等大臣們出來啟奏朝事,君恒便迫不及待的讓人把事情捅了出來。
按照他和陳老的商量,既然知道了對方的想法和目的,而且也知道對方做了準備。那麽他們便先下手為強,爭一個先機。
開口的,是大理寺一位賈姓官員。
這位官員原本是中立派,並不在君恒和君策兩方勢力周旋。
君恒的人在整個大理寺尋了一圈,尋得這一個身上有事可以作為把柄威脅,讓人鬆了口為他所用。
大殿裏,響起賈大人略微顫抖又努力保持鎮靜的聲音:
“啟稟陛下,微臣有本奏。
前兩日,眾位大臣說到五年前的巫蠱事件,還有近日來京城的傳言,要將巫蠱之事查個水落石出,陛下將事情交給大理寺,大理寺幸不辱命,已經查明真相,如今,交由陛下,請陛下論斷。”
這位官員說著,遞了一份交給錢公公,然後又將剩下的幾份分發給了其他大臣。
照例來說,這種事有了結果,交給皇帝一人看就是,若是和大眾有關,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是今兒這一出,怎麽看都是一副有備而來的模樣。
皇帝深深的看了底下的賈大人一眼,隻見賈大人肉眼可見的有些瑟瑟發抖,一看就是沒有經過大場麵,被人硬推出來的。
皇帝心中直覺不好,事情超出了預期,但是,現在鬧到了他麵前,還分發給了眾位大臣,他不能視而不見。
當年的事情有貓膩,他也已經心知肚明。這一行為一出來,皇帝冷冷的看了一眼君恒君策,眼中無比失望。
在他看來,這件事就是君策想要趁機暴出當年的事打壓君恒。隻顧個人恩怨,沒有半點長遠目光。
就在這時,錢公公把遞上來的消息送上去,皇帝粗略的掃了一眼,麵露疑惑,目光往下看,在君恒和君策二人之間來回遊離,最後目光鎖在君恒身上。
原來,是君恒的手筆嗎?
按照他對他以往的了解,原來是小看他了。
皇帝又看了一遍手中的消息,隻是這一回比剛才的粗略仔細了許多。看完之後卻沒有說話,把消息放在一側,掃了一眼底下的人,一副好整以暇,不表態要聽其他人說的態度,臉上卻透露出隱隱的怒氣。
看向君恒君策的表情,也麵帶不善。
這兩人現在鬥得已經完全不顧後果和體麵。
皇帝心中氣憤,但是到了此時,也不能拿他們怎麽樣。心裏沒由來的一出窩火:這兩個兒子不是生油的燈。
大殿上,眾位大臣看到從前頭傳過來的消息,快速查看過後,一個個臉上都露出震驚的表情。
照理來說,大理寺的人查出了結果,首先是上報內閣,然後由內閣大臣交給皇帝批閱。
很少像現在這樣,直接在朝堂上上奏皇帝,而且還把其他的消息分發給底下大臣看的,這一看就是有備而來,必要把消息上麵的人罪名落實且不能逃脫。
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君策手中,君策看完,滿臉的不可置信,雙眼瞪大,下一瞬側頭看向君恒,就對上君恒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
因為上一次爭奪兵部侍郎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了李暮是他的人,現在這消息上,字字句句針對的都是李暮,還說得有板有眼,證據確鑿,這就是衝著他來的。
再加上君恒如今看過來幸災樂禍的得意表情,他心裏還有什麽不明白呢。
他忍住心中的激蕩,腦中飛快琢磨著這件事的解決方案。
李暮是有品級的官員,但他的職位是禁軍統領,並沒有上朝的資格,本人也不在現場。隻能靠其他人先表態了。
君策往回看了一眼,底下的幾位他這邊的禦史立馬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賈大人這消息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李大人任禁軍統領十餘年,對陛下忠心耿耿,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是啊陛下,而且這消息中說的事情都是片麵之詞,不可盡信,此事怕是要徹查才好。”
二人話落,立馬有恒王那邊的人站出來,恒王這邊的人因為今兒這一出,早就做好了準備,對於君策臨時拉出來的人說的話,應對自如。
“兩位大人說的,本官不敢苟同,大理寺既然查出了消息,那必定是證據確鑿才會送上來,若不然,這欺君之罪,誰也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賈大人既然上報,那必然是得到了確切的證據和結果,兩位大人如此說,可是在質疑大理寺的審案能力?”
另外一人立馬接話,“還是說兩位大人得了李大人什麽好處,想要包庇。”
前麵說話的兩人聽著這話,一臉怒氣。
“你無憑無據,血口噴人。”
“那顛三倒四,是非不分。”
不得不說,文化人罵人也這麽文縐縐,不稍片刻,兩方人便你來我往的罵上了。
大殿裏一片喧鬧紛紛,眾人看著場中央的這一出鬧劇。
君恒見君策一張臉都黑了,心情大好,看了一眼首位上的皇帝。
皇帝麵無表情,分辨不出情緒。
若是平時,君恒絕對不會這個時候去惹皇帝不快,但是生死攸關,他也顧不得再多。
這件事,他和君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若他不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那麽等君策反應過來,倒黴的就是他了。
君恒想通了關鍵,鼓起勇氣,上前一步對著皇帝朗聲道:
“父皇,此事事關重大,若禁軍統領有了異心,這是對父皇安全的威脅,絕對不能讓這樣的威脅存在。”
眾人聽到君恒的聲音,紛紛看過來,吵架的也忍住噤了聲。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君恒身上,而後在君恒和皇帝之間來回遊走,一時氣氛凝重,大氣都不敢出,等著皇帝發話。
皇帝哼笑了一聲,挑眉看向君恒,又看了一眼君策,最後,看向最先出來發話的大理寺賈大人:
“老四說得對。
既然大理寺這邊查出了結果。朕自然秉公辦理,這件事,便交給陶致遠陶愛卿,盡快給朕一個答複。”
陶致遠站出來:“是,陛下,微臣領命。”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明明前幾日看皇帝的態度,都是不願意在這件事情上下多大的功夫,也不願意讓大家多關注這件事,但是為什麽現在恒王提起來,皇帝居然還認同了呢?
若是找了別人,還有幾分貓膩可說,但是,皇帝隻派了陶致遠,那就說明這件事非要個結果了。
皇帝說完看向了恒王,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卻很耐人尋味,那模樣仿佛在說:老四,你可別讓朕失望。
君策站在大殿中,一句話都不曾說,剛一抬頭就見著皇帝這樣的表情,心中大駭,暗道:
究竟是哪裏出了錯讓皇帝對李暮起了殺心,明明這些日子都沒有讓李暮出頭。君策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來的朝會,沒有人再說話,退朝之後,陶致遠走向賈大人,語氣淡淡:
“賈大人,走吧,本官現在就和賈大人一道去大理寺,本官馬上會讓人通知刑部和禦史台的大人,必定要讓這件事真相大白。”
那位賈大人後背已經汗濕,見陶致遠說話,連連點頭,“是是,陶大人請。”
事情他們已經完全做到了證據確鑿,隻不過到底是“創造”出來的東西,頭一回幹這種事,心裏多少有些心虛。
一行人走出了大殿,今日的大臣們都沒有如往常一樣聊天,一副諱莫如深的態度,那表情跟今日的天氣一樣,陰沉沉,灰蒙蒙。
宮門口,君策麵無表情,快步的上了馬車,馬車往策王府而去,身後緊隨其後的恒王看到這一幕,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也上了馬車,隨後往恒王府而去。
他心中暗自慶幸,自己行動得早,占據了先機,若不然,今日他和君策,就要換一個位置了。
策王府。
一片陰霾。
書房裏,坐著君策的幕僚們,他們一言不發,傳閱著君策從宮中拿回來的消息,看完之後皆是一臉怒容。
“王爺,這是誣陷,赤裸裸的誣陷。”
“是啊,當年的事情真相如何,我們都心知肚明,恒王,他怎麽敢這麽做,膽子也太大了,就不怕我們把當初的事情和盤托出嗎?”
君策一臉冷意,“和盤托出又如何?我們也沒有證據。
當年的事情,老四和皇後為了清掃證據,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是為了不讓人尋到一絲蛛絲馬跡。
我們要找出一些,還得要證明老四和皇後有罪,何其困難。”
幕僚:“王爺,那……那我們就這樣了嗎?李大人他……保不住了嗎?”
這話問出口,大家都有些唇亡齒寒的冷意。
君策眉頭緊皺,起身走到窗前,兩手負於身後,好一會兒才回過身來,背對著光,麵容陰暗,掃了在場的幾人一眼:
“老四沒有這樣的腦子,是誰讓他這麽做的?”
君策這麽一問,在場的人瞬間就明白了他什麽意思。
從上一回三國使臣來,君恒在禦書房對皇帝說的那些話,還有在宴會上,對西涼和北燕的敲打之詞,都不像出自於他的口,當時他們就懷疑背後怕是有高人指點。
後麵也一直沒有找到相對應的人,前段時間,因為君恒百忙之中去見那一位陳姓幕僚,他們還以為是他,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幕僚,背後應當另有其人,隻是,這個人究竟是誰?
在當初出現那樣的懷疑之後,君策便讓人把君恒周圍的人全部都徹查了一遍,一無所獲,沒有找出這個特別的人是誰,唯一一個特別的,就是君恒百忙之中去見的那個人。
從大理寺那位官員放出來的消息中可以看出,這件事進行的很匆忙,並沒有詳盡的計劃,可見是近期才發生的。
無論如何,按照他對君恒的了解,這件事若說背後沒有人操刀,他是萬萬都不信的。
碰幕僚忍不住了,上前開口道:
“王爺,現在再來找這背後的人是誰沒有多大意義,當務之急首要的是要保住李大人。
按照這消息上說的,李大人不僅殘害了五皇子,還有五皇子的母妃,更重要的是還陷壞了大皇子,陷害皇嗣,引起宮廷內亂,王爺,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眾人聽著,都感覺脊背一涼。
君策搖頭,堅持一開始的看法:
“不,很重要,本王懷疑,提出建議這個人說不好另有所圖。
若對方真的為老四著想,絕對不該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
因為這件事,老四脫不了關係。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說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本王懷疑,老四是不是也被人利用了,對方想將我跟他一網打盡。”
幕僚接話:“誰有這樣的本事?”
彭幕僚沉思,一瞬開口答:
“按照局勢來說,得利最大的,是大皇子。”
幕僚:“但是不太可能啊,大皇子在府中五年從不出府,也沒有機會與人打交道。哪怕有這樣的心,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這話一出口,其他人也都沒有再反駁,因為實在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幕僚:“那會不會是恒王,迫切的想要打壓我們鋌而走險了?”
君策表情凝重,確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但是他總覺得他忽略了什麽重要的線索。
他看向眾人:
“罷了,這件事後再細細調查,不可掉以輕心,眼下對於禁軍統領李暮,你們有什麽想法?”
說到李暮這件事,君策的臉色黑了兩分。
他心知肚明當年的事情就是君恒的手筆,他還在背後推波助瀾過。
若前頭有人頂著,絕不會查到他頭上。
但壞就壞在,現在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李暮一個人身上。而當年的事情,關於李暮的動作,又確實有一些貓膩。加上對方的這一通陷害,李暮的罪名,幾乎是板上釘釘。”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答案。
君策掃了底下一眼,讓幕僚們都去隔間商量,留下了彭幕僚李幕僚和林老。
屋子裏隻剩下了這四人,君策直接問道:
“此事可有解?”
彭幕僚先開口:“王爺,若大理寺的證據屬實,王爺不想引火燒身,無解。”
君策皺眉,看向李幕僚。
李幕僚趕忙拱手,“回王爺,對方有備而來,證據鏈充分,還找到了當年的人證,以及李暮家中當年那一筆巨款的去向,翻案幾乎不可能。”
君策目光挪向林老。
林老低頭,上前一步,“王爺,事到如今要當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王爺,棄李暮。”<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