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開始
字數:6959 加入書籤
港元脫離“英鎊之錨”的主要原因,是受上世紀70年代初國際貨幣體係劇烈動蕩的衝擊。
二戰後,國際貨幣體係形成了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美元直接和黃金掛鉤(1金衡盎司黃金=35美元),美國承擔兌現義務,其他貨幣和美元掛鉤,形成固定匯率關係。
而港元是直接與英鎊掛鉤的, 並通過英鎊和美元的固定關係,來間接和美元掛鉤。
146年12月,港英政府向if報告港元與美元固定匯率為37022:1(當時英鎊兌美元固定匯率為1:403,而港元兌英鎊為16:1,由此套算出港元兌美元固定匯率)。
14年月18日和167年11月20日,英鎊兩次對美元大貶值(第一次貶305, 第二次貶143),港元為維持與英鎊的固定匯率16:1,也隨即跟隨著對美元兩次貶值。
第二次貶值三天後,由於港元難以承受貶值壓力,香港物價上漲,港英政府被迫宣布港元對英鎊固定匯率調整為1454551,進行升值調整,這是135年幣改以來首次調整港元和英鎊的固定比價。
這次調整後,港元依然以英鎊為錨,港鈔發行依然以等額英鎊為發行準備,但這次調整給港元與英鎊的錨定關係發出了一個明顯的危險預警信號。
緊接而至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崩潰,則徹底衝斷了這一錨定關係。
171年8月,漂亮國政府宣布關閉黃金兌換窗口;接著12月,美國為首的“十國集團”在華盛頓特區達成《史密森協議》,該協議將美元對黃金貶值,從35美元/盎司調整為38美元/盎司,其他主要貨幣(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對美元升值,依然保持以美元為中心固定匯率製。
然而,此時的布雷頓森林體係已根基瓦解, 作為國際中心貨幣的美元幣值不穩定, 固定匯率製崩潰已成必然趨勢。
《史密森協議》簽訂六個月後, 172年6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英鎊與美元脫鉤,實行匯率自由浮動,擺脫了固定匯率製束縛。
英國的行動直接影響到香港,因為港元一直是以英鎊為錨,二者匯率固定,且港鈔發行以英鎊為發行準備。
經十多天的觀察和考慮後,港英政府於172年7月6日宣布,港元與英鎊脫鉤,並改為直接與美元掛鉤,官方固定匯率定為1美元=565港元。這一行動標誌著英鎊匯兌本位製的終結。
從135年12月幣製改革的確立,到172年7月的終結,以英鎊為錨的英鎊匯兌本位共曆時約三十三年。
港元與英鎊脫鉤、與美元掛鉤後,香港的貨幣發行與管理製度發生很大變化。
在原來的英鎊匯兌本位製下,固定匯率製和貨幣發行機製是合二為一的,即港元和英鎊的掛鉤,不僅是匯率的固定掛鉤,還是貨幣發行的掛鉤。
然而, 這次港元和美元掛鉤, 僅是匯率上的掛鉤, 在貨幣發行上並未掛鉤。
港英政府規定,發鈔銀行在發行港鈔時,並不需先繳納等額美元作發行準備金,發鈔銀行隻須將計劃發行的港元數值透過撥帳方式,記入外匯基金賬戶的“負債方-負債證明書”,即可獲得負債證明書,然後就可發行港鈔。
相當於說,發鈔銀行在沒有繳納發行準備金的情況下,憑外匯基金的信用授權就可印發港鈔。這和原來的發行機製已明顯不同。
在新確立的發行機製下,港元並無明確固定的貨幣發行本位,不過,外匯基金中的各種資產依然是港元的最終兌現準備金,為發行出去的港鈔提供兌現保障。
在匯率掛鉤上,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需要外匯基金的幹預來維持。
171年8月美元和黃金實際脫鉤後,美元麵臨持續貶值壓力。
172年7月,雖然港元和美元匯率固定在565:1,但卻一直遭受著美元貶值壓力的衝擊。香港外匯基金要想維持住這一固定匯率,就必須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幹預,拋出港元,買入美元。
173年2月,由於美元遭遇投機性拋售,美國政府再次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將38美元/盎司調整至4222美元/盎司。
隨後,港英政府將港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從原來的565:1調整為5085:1。
由於港元對美元升值調整,大量國際美元遊資湧入香港,加劇港元升值壓力。
麵對龐大的國際美元遊資,外匯基金必須在外匯市場上大量拋出港幣幹預,以平抑港元的升值壓力,守住固定匯率5085:1。
然而,當時外匯基金的港元都是信用創造出來的,在外匯市場上大量拋出港幣,意味著港元的貨幣供應量大增,這會對香港經濟穩定造成損害。
在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匯率考驗和政策斟酌之後,到174年11月26日時,港英政府最終決定擺脫固定匯率束縛,宣布港元和美元脫鉤,實行自由浮動匯率。
該決定公布後,港元對美元匯率快速走升。
港元與美元這次短暫的匯率掛鉤僅持續兩年又四個月。此後,港元匯率進入自由浮動期,也是“無錨時期”,港元不與任何一種外幣掛鉤。
在無錨期間,港元的發行機製依然是授權信用發行,發鈔銀行隻需以等值的港幣保證金劃入外匯基金的賬戶,即可獲得負債證明書,然後就可發鈔。
在自由浮動匯率製運行的前三年,香港貨幣運行較穩定,這段時期,香港持續貿易順差,港元緩慢溫和升值,同時,香港貨幣信貸放鬆,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經濟欣欣向榮,而物價指數上升卻較為溫和。
不過,178年後,港元貨幣發行機製的開始暴露出問題,由於港元發行缺乏約束,以及港英政府對金融信貸的放鬆,香港的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誘發港元匯率大幅走貶。
從178年4月開始,港元匯率開始走貶。
驅使港元走貶的有三大原因一,香港178年開始出現貿易逆差,一直持續到現在;二,港元的貨幣供應失控,呈兩位數高速擴張,且引發嚴重通脹,17-182年間,香港通脹率平均達126;期間盡管港英政府試圖調高利率來控製信貸,並用外匯基金抑製港元走貶,但均收效甚微。三,港元的利率水平低於境外美元的利率水平,導致香港居民將港元存款轉為美元存款,加劇港元走貶。
182年月,英國瑪格麗特女士訪華,就香港問題與華夏談判,這一事件成為加速港元兌美元貶值的導火索。
由於華英談判進程並不順利,而且在一年內陷入僵局,各種傳聞和猜測甚囂塵上,人們紛紛在金融市場上拋售港元資產,一些大銀行和外國公司也陸續開始將部分資產撤離香港,一些投機者也趁機大肆投機,而港英政府卻遲遲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製止,這使得港元貶值變得失控,引爆了1863年香港本土貨幣史開端以來最嚴重的港元信心危機。
183年九月二十日,這時一個對於香江很晴朗的日子,這一天,傳聞港元要被取締的消息在香港市麵上甚渲銷塵。
而本來這樣的消息隻是在新界的一些村落裏蔓延,但是誰知消息愈演愈烈,最終引爆整個香港。
而港元要被取締的消息一傳開,最先導致的是香江居民紛紛將港幣存款轉為外幣存款。
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民眾都是盲目的,聽風就是雨,而大家如果不想一生的積蓄變成一堆廢紙的話,那麽隻能放棄港幣存款,轉為外幣存款。
而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美元了,雖然美元在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後,其美金地位事實上資金不複存在。
但是畢竟就目前的全球範圍來講,美元依舊是世界性的貨幣,對於此時的香港居民來講,美元依舊非常堅挺。
所以很多香江居民先衝到自己的存款銀行,要求將自己的存款轉為美金存款,即使匯率高一些也在所不惜。
初始時候,各個銀行當然非常樂意了,畢竟他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不小的利益。
就以新鴻基銀行而言,他們開出的條件是港元與美元的兌換匯率為61,要知道在九月初的時候,港元與美元的匯率為451。
也就是說按照之前的兌換比率來講,新鴻基銀行每兌換一美元,就可以賺取一點五港幣,這種事情誰不願意做。
更有黑心銀行,譬如玉龍銀行的競爭銀行恒榮銀行,開出的匯率比率為651。
當然這些居民不會願意聽這些銀行擺布的,但是沒有辦法,現在銀行說了算,要不你別兌換,要不你就聽我的。
當然玉龍銀行也遭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不過趙禾灼之前聽從李誌文的話,將銀行裏的八成以上的存款早早地就兌換成了美元。
而當時港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比率為471。
所以對於這次匯兌危機,玉龍銀行並不擔心,趙禾灼更是如此。
趙禾灼甚至希望情況再差一點,畢竟情況越差對玉龍銀行越有利。
同時趙禾灼心裏在感歎老板的眼光真的太毒了。
事實上香江的那些金融家們不是看不出港幣在貶值,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貶值速度會這麽迅猛。
所以那些金融家或者商界大佬們隻是將手裏的一部分流動資金和存款匯兌成了美元,而不是像李誌文手下的這些產業,將企業的全部資金或者大部分資金都匯兌成了美元。
當然雖然此時新鴻基銀行和恒榮銀行的匯率比率都到達了61以上。
但是趙禾灼並沒有緊跟他們的步伐,也將玉龍銀行的匯兌比率調到61。
而是每次都是香江各大銀行中的最低,每次都比最低的銀行低03。
當然趙禾灼也不是傻子,這種好處僅限於對玉龍銀行的存款用戶,而且承兌金額也隻是他們在玉龍銀行的存款金額罷了。
至於其他的人來說,不好意思,玉龍銀行對其暫停匯兌美元。
畢竟如果趙禾灼放開口子,那麽絕對會有其他銀行的人拿著大筆的港幣來玉龍銀行承兌美元。
當然這對於早已知道結果的趙禾灼來講,其實算是在賠錢。
但是在趙禾灼向李誌文建議後,李誌文點頭同意了。
對於此時來講,玉龍銀行是虧了,但是在以後匯率穩定下來之後,玉龍銀行絕對會在香江市民的心目中脫穎而出,間接為玉龍銀行打了廣告。
而李誌文之所以同意,並不是有很多的錢去賠,而是李誌文明白,這樣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各大銀行都堅持不下去,會很快停止匯兌。
恐慌還在繼續,一些承兌道美元存款的儲戶,此時對於銀行已經深深的不信任了,所以他們要求將美元存款提現為美鈔。
剛開始的時候這一項還可以進行下去,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去照貓畫虎。
美鈔不能兌換,那我兌換成英鎊、澳大利亞元,甚至是法郎等。
反正隻要不是港幣,隨便什麽外幣都可以接受。
而剛開始九月二十號,這項工作還可以繼續,但是轉到第二天就進行不下去了。
香江的各大銀行開始停止港元匯兌外幣的業務,同時停止提現業務。
這一項行為仿佛之前有排練一樣,各大銀行都是不約而同,但是事實上大家並沒有開會,也沒有商量,最起碼玉龍銀行沒有接到消息。
而既然其他銀行都停止了匯兌和提現,玉龍銀行可不會再此時顯露出來,畢竟作秀已經做夠了,在繼續鶴立雞群可要成為眾矢之的了。
所以玉龍銀行也停止了匯兌和提現業務。
這一在金融行業的恐慌迅速蔓延到香江的其他領域。
此時的金店宣布購買金飾以美元結算,拒收港幣。
畢竟就目前而言,囤積外幣沒有門路的情況下,囤積金飾是同樣的道理。
而這一切位於太平山頂的港督府仿佛是看不到似的,沒有發布任何命令出來,都是在冷眼旁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