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蜀漢滅亡
字數:3006 加入書籤
修神三國!
聽到張倩芳的命令,司馬昭點了點頭說“我即刻安排。”
張倩芳說“如今國內隻有一處危機,將它解決掉,一切都將安定下來。”
司馬昭自然明白,張倩芳所說的危機到底是什麽!
看來自己得提前一步動手,就像當初司馬師對付夏侯玄一樣。
駐守淮南的諸葛誕傭兵十五萬,確實是一塊心病。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他的兵權收繳過來,於是他以朝廷的名義給淮南的諸葛誕下了一道聖旨。
將諸葛誕召回朝廷,因為在此之前,諸葛誕向司馬昭要十萬民夫,以用來修理淮南的河道。
之前的那兩場叛亂之後,諸葛亮心裏覺得司馬家族會不會下一步對自己動手。
而自己為了尋求自保,自然是希望自己手裏的兵權越大越好。
如今司馬昭拒絕給自己增加兵馬,雙方的矛盾自然也就激化了。
公元257年5月,諸葛誕在淮河流域發動了叛亂,蜀漢帝國和吳帝國也紛紛響應。
薑維帶兵來到了魏帝國的西北地區,(陳泰、鄧艾等人在西北堅守不出,拒絕來自薑維的任何挑戰)
孫綝則出動大軍直接援救諸葛誕,(南方,王昶非常巧妙地帶兵向吳帝國的荊州領土逼近,迫使對方無法從兩個方向支援諸葛誕。)
至於司馬昭本人,他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包圍了諸葛誕所在的壽春城。
到公元258年1月的時候壽春城內已經出現了饑荒,這時有謠言說諸葛誕要殺死所有北方的將士以節約糧食,結果他當眾處死了吳帝國派來援救自己的文欽。
要知道,僅僅在三年前諸葛誕還是鎮壓毋丘儉和文欽叛亂的主要人員。
一個月後,壽春城被攻破,諸葛誕被殺,吳帝國的援軍也集體投降了敵軍。
不得不說諸葛誕確實是一個極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他的身邊有幾百個追隨他的人,到死都不願意屈膝投降,最後紛紛表示“為了諸葛先生而死,死而無憾!”《三國誌》誕麾下數百人,坐不降見斬,皆曰“為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如此。
諸葛誕的失敗讓薑維也被迫撤回了本國,之後他的日子非常的難受。
他被迫在休息了四年沒有發動任何軍事打擊。
即便是碰到了魏帝國皇帝曹髦被司馬昭殺害這樣的好機會。
如今的國內叛亂已經平息,下一步就是要開疆擴土的準備了。
按照張倩芳給的命令,第一步就是滅亡蜀國,這麽多年來,蜀漢常年北伐。
如今的國力早就已經空虛,國內更是羸弱不堪。
更何況如今薑維遭到打壓,這是個絕佳的好機會。
更何況如今薑維連年北伐,國內的耗損是非常巨大的,宦官黃皓,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張翼都開始反對北伐。
而麵對如此巨大的壓力,薑維也不敢再回成都了。
於是就在遝中屯田,儲備軍資,打算繼續北伐。
公元263年,薑維收到了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於是直接給劉禪上表,要調遣將領駐守險要之地。
宦官黃皓向劉禪進讒言,表示敵人根本不會過來,這一切都是薑維的算計!讓劉禪不要輕信讒言。
當魏軍攻入漢中之後,劉禪這才明白,急忙派人去救援。
但是為時已晚,薑維將鍾會的大軍阻擋在劍閣。
鄧艾則悄悄引一支軍隊,從景穀道偷渡,進攻至綿陽,攻殺諸葛瞻的大軍。
諸葛瞻被殺的大敗,鄧艾大軍進逼成都,劉禪頓時已經慌亂無比,感到大勢已去。
朝中的主張投降一派,極力勸導,最終劉善直接打開成都大門,向鄧艾軍投降。
蜀漢正式滅亡。
而司馬昭早就已經被封為晉王,在大魏國內建立了晉國。
鍾會占領蜀漢之後,看到司馬昭擁有如此大的權力,可以稱王,自己心中也產生了非分之想。
他司馬昭可以被稱為晉王,而自己掌握著如此多的兵馬,並且駐守在蜀漢。
如果自己割據蜀地稱為蜀王,憑借著險要的關口,司馬昭也拿自己沒有辦法。
在隨後對蜀地進行占領時,鄧艾開始在成都以官方名義下達命令,鍾會也開始現出傲慢的跡象,自信足以不再居於人下。
而受到鍾會厚待的薑維聯絡劉禪,勾畫出誘使鍾會作亂,削弱魏軍,然後殺鍾會,奪取軍權,再次宣布蜀漢獨立的計劃。
鍾會的第一步行動是偽造證明鄧艾旨在計劃反叛的書信,在司馬昭和鄧艾之間造成不互信;
鄧艾擅自給蜀漢君臣封官,在和司馬昭的書信中日益驕傲,也對這一點構成了補充。鍾會善於偽造書信,秘密在劍閣攔截了鄧艾給朝廷的表章,改寫成了更傲慢的言辭,自己也和護軍兼右將軍胡烈、領益州刺史師纂都上疏彈劾鄧艾謀反。
鍾會還毀了司馬昭給鄧艾的回信,以進一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