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435 遙相呼應

字數:2458   加入書籤

A+A-




    達貢與眾人的辯論一直進行的非常平穩,這主要得益於三點:菲尼克斯有效地維持了現場的秩序,對神啟之路參與者的尊重,達貢的理論質量過硬。

    在引經據典方麵,達貢萬不是那麽多牧師的對手,他盡量不引用舊典籍,甚至一直在想辦法規避。這是瑞德給他的建議:將話題範圍盡可能限定在《談話紀要》上,不要理會向他提出“你對《xx》中的oo怎麽看”的問題。

    《談話紀要》是達貢和奧力進行對話的記錄,本身就是“典籍”,在神力加持的光環下,在場的牧師隻能表示不理解,而不能表示質疑。但是那些往昔的教典,由於經過多次重修,加上不同派別用摳字眼的方法製造對自己有利的解釋,神殿都沒有統一的解答,問達貢有什麽意義?

    “我的時間有限,這麽多人等著,關於其他典籍的疑問你們可以自己找時間商量。我是來解釋《談話紀要》和神啟之路的,並沒有資格召集辯經大會。”

    幾次拒絕類似提問後,達貢和一部分在場的牧師也漸漸看出來了,大部分人是來了解神啟之路和《談話紀要》的,一小部分人是來搗亂的。每個牧師都具備施法能力,若鐵了心要搗亂,那場麵肯定控製不住——總不能拿出矮人小夥兒開殺戒吧?

    好在奧力大神對堅古族人的教導一貫不錯,奧力的神殿也沒有完全墮落成推選王的工具,針對達貢的搗亂行動在眾人的關注壓力下無法展開。解決了這個隱患,後麵的討論就特別平穩,達貢也有機會向眾人闡述自己的見解。

    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這三個概念是從普遍的生產過程中提煉出來的,其實和神靈沒有關係,也不會在任何神的典籍中存在。但是達貢將它放置在“奧力大神”的概念之下,將其和堅古族人挖礦、種植、鍛造和建築的喜好進行捆綁。

    “我們能夠建造無限迷宮那樣的偉大工程,靠的隻是勤勞和吃苦耐勞嗎?這顯然太片麵了。”達貢說道:“我們的祖先在其中應用了許多智慧,應該把它們總結出來,教導現在的堅古族人,就像神殿一直在教導堅古族人如何對待生活和戰鬥一樣。神殿對生產的關注太少了,一直都把這個職責交給各個地方的領主。領主們的確有這方麵的責任,應該負責具體的工作,但是教導的責任一直就是神殿的,從未發生過改變!”

    達貢的話完全符合奧力神的教義,眾人挑不出錯來,但每個人心裏都有疑問:怎麽聽起來和神殿的傳統並不一樣呢?神殿從創立伊始就沒有去管生產,哪怕奧力大神經常下凡的第一代神殿,也把涉及生產的內容全都放給部落的首領。治病救人、祈福消災、慈善施舍,這些才是神殿的日常工作。

    “奧力神的領域是清晰的,沒有疑義的,哪怕有些神殿對教義會有不同解釋,可‘工匠’領域毋庸置疑。我們都知道奧力神殿初創的時候規模有限、力量有限,有顧不過來的地方,而且那個時侯也沒有理論來總結與指導生產,靠的是摸索。但是過了這麽多年,還在這裏摸索,還不注重工匠領域的工作,這簡直就是瀆職!”

    達貢將堅古族的停滯不前——他還留了點麵子,沒說倒退——歸咎於神殿功能的缺失,而奧力大神讓他作為先知和教導者就是為了補齊這一部分的功能。這時,眾多牧師終於將達貢的《代數》係列著作與他現在的思想聯係起來,原來還真是用數字和算法來總結生產經驗,從而強化“工匠”這一領域的能力。

    將“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理論嵌套在奧力的“工匠”領域內,這個絕妙的主意讓瑞德也大為稱讚。“借屍還魂?不,太貶義了,借雞生蛋還差不多。”瑞德也認識到神在這個世界的影響力實際存在,既然宗旨就是爭取一切進步力量,改造落後的力量使其進步,那麽達貢的方法顯然要比他的“推倒重建”更加聰明。

    “堅古族人、保護、秩序、土、工匠”,奧力的五大領域,工匠是排在最後的,但現在達貢所表現出來的意思仿佛要把新的“工匠”領域拍到最前。許多牧師認為這個改變太過劇烈,達貢就說這是在補課,不加強怎麽補?而且五大領域並沒有先後之說,至少奧力大神從沒有根據重要性將它們排序,神殿不能在這一點上添油加醋。

    辯論的一開始還比較激烈,各種意見層出不窮,達貢左支右擋,顯得有些被動。但是隨著辯論和講解的不斷延續,達貢撐過了最初的狂攻,建立起了堅固的理論防線,開始變得有來有回。他最主要的武器並不是口才,而是計算能力。那些建立模型進行計算,快速量化並找到事物之間關係的能力淩駕於所有奧力牧師之上。達貢能夠通過計算的結果來證明自己的理論和方法有可能提升“工匠”領域,而其他牧師永遠停留在“典籍”層麵,也就是口舌能力上,這是很明顯的差距。

    漸漸的,典籍中純理論的東西已經無法對達貢的新體係形成威脅,終於有一些牧師拿出實例來進攻,這是達貢最希望看到的。浮在上麵的理論大師們被衝洗下去,堅古族中真正關心實踐和基層的真牧師顯露出來,這才是達貢最重視的部分。這時,他不再以反駁為主,而是耐心傾聽,小心謹慎地給出自己的建議,並總是加上一句“辦法好不好,還要看落實:是不是落實到實際的環境中,是不是落實到合適的執行者上,是不是能夠落實到最終的結果上,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