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轟動鹹陽

字數:7867   加入書籤

A+A-




    白子秋從李斯手裏要了一份地圖,便準備前往各地,開始考察了。

    嬴政見此,不由道:“國師,何必如此焦急,陪朕出巡完再動身也不遲。”

    白子秋搖了搖頭:“此事刻不容緩,陛下可繼續出巡,我們鹹陽再會。”

    嬴政見白子秋態度堅決,倒也沒有再阻攔:“那就有勞國師了。”

    說著。

    他看向李斯道:

    “李相,你為國師寫一份通關文書,刻上印章,免得有不長眼的阻攔國師。”

    “諾!”

    李斯又苦逼的當起了工具人,開始寫文書。

    寫完後。

    他給嬴政過目。

    確認無誤。

    他才從一個玉盒中拿出傳國玉璽,印了上去。

    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小篆。

    李斯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書法卻也寫的一流。

    蒼勁雋永,筆走龍蛇。

    這通關文書,就相當於是高級驗傳了。

    見書如見人。

    就算是各地郡守見了,都得行跪禮!

    白子秋拿了通關文書,倒也沒有多呆,直接施展禦風之術,離開了官船。

    嬴政走出船艙,目送白子秋離開,直到再也看不到白子秋時。

    他才微微歎息一聲,折返回船艙。

    李斯看出了嬴政的心思,寬慰道:“陛下不必憂慮,既然國師願意管水利之事,必定會再回鹹陽,與陛下相聚的。”

    嬴政不由搖頭:“哎,也不知國師為何對這事如此上心,朕看此地,也不像會發水患的樣子。”

    “國師離去,朕也沒心思繼續出巡了,明日便折返回鹹陽吧!”

    ……

    另一邊。

    白子秋拿著秦國地圖,便開始考察起此地的山川河流,乃至於郡縣城池。

    同時。

    他利用通靈之術,溝通萬物,看看哪些地方,適合開鑿溝渠。

    屆時。

    一旦爆發大水患,淮河之水必將暴漲。

    所以。

    引流是極為關鍵的。

    淮河地處長江和黃河的中間,全長大概一千公裏。

    分為上遊、中遊、下遊。

    隻需要再各處開鑿好引流的溝渠,即使真的暴雨連綿,甚至地動引發洪水,也能順利解決。

    頂多就是淹掉一些莊稼。

    白子秋初步的計劃就是開鑿數條引水的溝渠,使之灌入黃河和長江!

    這樣一來,即使水位暴漲,也有了泄洪的渠道!

    就是路線得好好規劃一下。

    這就得利用通靈之術,慢慢考察了。

    兩個月後。

    白子秋拿著規劃好的路線圖,來到了鹹陽城外。

    放眼望去,眼前的古城巍峨聳立,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樓宇宮殿犬牙交錯,複道甬道相互勾連,好不壯觀。

    不愧是王都,其他小縣城,與之相比,就好似螢火和皓月一般。

    白子秋邁步朝著鹹陽城走去。

    既然始皇給了通關文書,他也沒必要直接飛進去。

    這裏好賴是皇都,太顯眼,恐引人非議。

    始皇給他通關文書,估計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讓他收斂神通,不要過分張揚。

    剛走到城門,便被守衛的士卒攔了下來。

    “請出示相關憑證!”

    士卒聲音雄渾,公事公辦。

    白子秋將手中的通關文書取了出來,遞了過去。

    他也有些好奇,這小兵能不能看懂這文書。

    畢竟——

    這可和普通的入城憑證截然不同的。

    然而。

    出乎白子秋的預料。

    這士卒看了眼通關文書,立馬從懷裏取出一副畫像。

    他看了眼畫像,又看了眼白子秋,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可是昊然先生?”

    “正是。”白子秋點了點頭。

    士卒連忙道:“先生請稍等,我這就去通傳!”

    說完。

    他立馬跑入城中,隱約有聲音傳來:“馬、馬,給我一匹快馬!”

    白子秋則是悠哉悠哉的等待了起來。

    大概過了小半個時辰。

    鹹陽城內,便傳來一陣滔天的喧嘩聲。

    緊接著。

    便是連綿不絕的傳頌聲。

    “叩拜陛下!”

    白子秋眼眸一動,知曉這是嬴政親自來了。

    他眼眸一閃,緩步走入城門之內。

    下一刻。

    一條足有五六丈寬的街道,便出現在他的麵前。

    街道兩旁。

    百姓恭敬的站著,眸光卻四下亂瞟,好奇的張望。

    街道的中央,則是停著一架豪華的龍輦!

    秦始皇高坐龍輦之上,神色急促。

    很快。

    他就看到從城外走進來的白子秋,趕忙下車,迎了上去。

    “國師,你可算回來了,朕可是思君良久了!”

    嬴政走上前,牽著白子秋的手不肯撒。

    要不是白子秋知道嬴政取向正常,還以為他有龍陽之癖呢。

    不過。

    細細一想倒也明白了過來。

    嬴政一直都渴求長生,為此不惜派遣三千童男童女隨同徐福出海尋找不老藥。

    眼下。

    白子秋的出現,給他帶來了長生的希望。

    他自然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白子秋拱了拱手道:“幸不辱命,開鑿溝渠的路線圖,在下已經繪製完成。”

    “好好……”嬴政大悅,“國師一路辛苦,隨朕一起上輦,朕已經命李相安排好了酒宴,為國師接風洗塵。”

    嬴政不由分說,便拉著白子秋登上了龍輦,朝著遠處的鹹陽宮駛去。

    待得嬴政離開後。

    百姓們這才紛紛議論了起來。

    “此人是誰,竟然讓陛下親自相迎。”

    “是啊,看起來似乎才剛剛及冠不久呢。”

    “我剛才好像聽到陛下稱其為國師!”

    “國師是什麽?!”

    “汝等孤陋寡聞了吧,你們可知數月前,陛下泰山封禪,有仙人降臨,據說當時仙鶴齊鳴,百花綻放,萬仙來朝,頗為壯觀呢。”

    “不會吧,此人難道是仙人不成?”

    “倒也並非沒有可能,我觀此人仙風道骨,興許是駐顏有術也說不定,不是都說仙人長生不老麽,興許他比我們還大呢。”

    一時間。

    仙人降臨鹹陽城的傳聞不脛而走。

    轟動一時。

    就在百姓議論紛紛之時。

    白子秋已經跟隨著嬴政進入了鹹陽宮。

    除了鹹陽宮外,大大小小的宮殿群連綿不絕,錯落有致。

    甚至。

    始皇還命人修建了六座與六國風格相似的宮殿。

    當然。

    一般早朝和宴請賓客,都是在鹹陽宮內。

    此時。

    鹹陽宮的宴客殿內,已經擺滿了宴席,文武百官皆至。

    嬴政拉著白子秋來到上座。

    待得嬴政和白子秋入座後,群臣才紛紛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嬴政舉杯道:“來,諸位愛卿,共飲此杯,為朕的國師接風洗塵!”

    很快

    群臣便舉杯,開口道:“恭賀陛下,洪福齊天,得遇仙人!”

    很顯然。

    他們對於白子秋的事跡,也是略有耳聞的。

    嬴政看向白子秋,笑著道:“朕已經起草詔書,明日便昭告天下,正式封先生為國師,不掌朝中事務,位同三公!”

    白子秋點了點頭:“謝陛下。”

    這個名分還是很重要的。

    至少要讓天下人知道他的名字,這樣才能獲得信仰值。

    接下來。

    便是群臣恭賀,然後推杯換盞的酒宴模式了。

    白子秋對此倒也沒有太抗拒,一邊喝酒一邊和群臣閑聊。

    酒過三巡。

    嬴政見天色已晚,便開口道:“國師一路舟車勞頓,今日宴會便到這裏,都散了吧。”

    “臣等告退。”

    群臣微微躬身,陸陸續續的離開。

    嬴政看向白子秋道:“國師,朕已經為你選好了住址,就在鹹陽宮北麵的一處院落,那裏臨水而建,環境幽雅,國師今日可在那裏下榻,若不滿意,朕再為國師另選府邸。”

    “有勞陛下了。”白子秋拱手。

    嬴政點了點頭,看了眼身後的宦官:“趙高,便由你領著國師去住處吧。”

    “唯。”一個方臉,額頭飽滿,長相陰柔的宦官連忙躬身道。

    白子秋瞥了眼這宦官,眼眸微微閃爍。

    根據史書記載,趙高此人野心勃勃,甚至在始皇死後,篡改詔書,逼迫本應繼承皇位的公子扶蘇自殺,扶胡亥上位。

    這才間接導致秦二世而亡。

    不過。

    這和白子秋倒是沒有太大關係。

    隻要這家夥不惹自己就行。

    和始皇告別後。

    白子秋便登上了早已準備好的馬車,跟隨著趙高前往自己的住處。

    然而。

    馬車剛走一段距離,後麵便傳來一個聲音。

    “國師請留步!”

    白子秋微微挑眉,掀開車簾一看。

    一個身著綠色官袍、戴著高山冠的男子,快步走了過來。

    正是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