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張良的算計

字數:6771   加入書籤

A+A-




    車隊浩浩湯湯的從鹹陽城出發,綿延數裏。

    白子秋坐在與嬴政相鄰的馬車上,盤膝打坐。

    一路上,都是欣喜相迎、叩拜不止的百姓!

    將近一年的時間。

    李斯的變法,以及扶蘇的農業,都在始皇的倡導下,大力的推行!

    以鹹陽城為中心。

    百姓的生活,幾乎煥然一新。

    變法率先從律法下手,摒棄了大部分嚴苛的製度。

    比如現在鄉民可以隨意出行,不用再向亭長開具證明。

    連坐製也變得更加的寬容!

    不再如之前一般,一人犯罪,全家受難。

    當然。

    如果家裏有人犯罪了,家裏人自然也會受到牽連。

    比如要繳納罰款等等!

    除此之外。

    百姓需要繳納的稅收也降低了。

    這令的百姓的日子,更加的富足。

    除了律法外。

    變法還鼓勵各種貿易,並且修建了不少官道,為貿易提供幫助。

    這也大大提升了市場經濟!

    讓貨幣流通了起來,不再像是一潭死水。

    不得不說。

    李斯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無論是手段還是執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

    往往隻需要給他提供一個思路,就能將事情做到完美。

    律法的種種舉措,確實幫助百姓,獲得了實際的好處。

    各地的動亂,都平息了不少!

    除了李斯的變法外。

    扶蘇所監督的種田大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番薯的出現,讓各地的畝產,都飆升了至少數倍不止。

    大大解決了糧食生產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

    手裏有糧,心裏不慌。

    百姓吃得飽飯了,自然也不會想去造反。

    不打仗,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田種。

    對這個時代的百姓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

    白子秋眼見扶蘇在種番薯上,有了不錯的成就。

    便又提供了土豆、玉米等等高產的種子,讓他去種植。

    扶蘇也是種田的一把好手。

    隻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就將這些技術,推廣到了各地。

    這也令的其餘各郡的百姓,都享受到了番薯等作物帶來的好處。

    糧食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今年過冬,死的人比之去年,至少少了一半。

    也正因為如此。

    白子秋的信仰值,才能增長的比以往更快。

    這個時代的百姓,沒什麽休閑娛樂的活動。

    吃得飽了。

    聚在一起,就難免聊天打屁。

    聊什麽?

    無非就是各種八卦消息、奇聞異事。

    始皇帝命人在各地給白子秋立石像。

    白子秋自然也就成了百姓口中第一個被談論的對象。

    出巡的車隊,大張旗鼓,巡視各地。

    一路上,都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和擁護。

    嬴政對此也是相當的滿意!

    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大秦光景。

    不知不覺間。

    便過去了三個月。

    出巡的車隊,也進入了昔日趙國境內。

    嬴政早已經在數月前提前布局,令章邯、馮劫等人,各率一隻精兵,潛伏在各地。

    一旦有動靜,就立馬圍殺過來,將這群亂臣賊子給剿滅。

    白子秋也發現。

    趙國的遺民,對於始皇似乎比其他各國要更加的抗拒。

    連迎接始皇的人數,都少了不少。

    “今日就在此府邸歇息吧,等明日一早再動身。”始皇傳令下去。

    很快。

    始皇便帶著李斯等大臣進入府邸。

    白子秋則是另外選了一處地方住下。

    為了避免這些趙國餘孽起疑。

    他一路上都很隱蔽,基本上不現身。

    而且。

    他現在可以施展靈識,監視始皇一舉一動。

    倒也沒必要距離始皇太近!

    以免打草驚蛇。

    畢竟。

    他現在名聲在外,若是這群趙國餘孽知道他同行的話,未必敢來行刺。

    “如果真的要行刺的話,今晚應該就是最好的機會了。”白子秋輕輕呼出口氣。

    前幾日。

    始皇故意派出了一列護衛,前往附近大澤,清剿匪禍!

    現在正是防禦最薄弱的時候。

    而且。

    始皇還故意選了個比較偏的府邸入駐。

    十分適合行刺!

    就看這群趙國餘孽,有沒有這個膽子過來了。

    ……

    深夜。

    一處院落內。

    一個個身著黑衣的男子,聚集在了一起。

    其中一人開口道:“子房,可都調查清楚了?”

    “李將軍請放心,一切已經安排妥當,今夜趙政插翅難逃!”張良神色平靜,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

    自從韓國被滅後。

    他就一直在思忖著顛覆秦朝的大計。

    甚至,暗中安排了不下一次行刺。

    有一次差點得手,可惜還是被嬴政躲了過去。

    今夜這次刺殺,乃是最好的時機。

    為此。

    他已然準備了數月之久。

    絕無失手的可能了!

    有人露出疑色:“趙政此人狡詐多端,此次出巡,故意繞道此地,十有八九是想引誘我等,不可不防。”

    “有道理,那處府邸選的也很蹊蹺,背麵環山,很容易設下伏兵,吾等務必小心。”

    “單憑吾等,真的能成功行刺這嬴政麽,別中了請君入甕之計!”

    聽到這些人的話。

    張良不由笑了起來。

    “子房何故發笑?”被稱為李將軍的男子蹙了蹙眉。

    他名叫李謙。

    他的父親,乃是戰國名將,李牧。

    隻可惜,故主昏庸,中了秦國離間計,將他的父親殺害。

    之後。

    趙國滅亡,他僥幸逃脫後,便一直遊走各地,集結豪俠義士乃至於貴族,想要推翻暴秦!

    張良就是他在一次遊曆時,所結識的。

    一直引為知己。

    張良素有奇謀,所以很多事情,他都會找張良商議。

    張良笑著道:“我笑這些人明明膽小如鼠,卻偏偏要學荊軻,想要名垂千古,臨到關頭,卻說些喪氣話,豈不是令人發笑?”

    有人聽到張良赤裸裸的嘲諷,不由怒目圓瞪:“張良,安敢辱我,爺打仗殺敵的時候,你還在娘胎裏呢!”

    其餘人也是拔劍相向,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架勢。

    張良神色平靜,仿佛渾不在意一般。

    李謙趕忙打圓場道:“諸位稍安勿躁,子房絕無惡意的。”

    旋即。

    他又看向張良道:“子房,此事事關重大,眾人的疑慮倒也不無道理,若不解釋清楚,恐怕不利於接下來的行動。”

    張良搖了搖頭,歎息道:“他們說的,我又豈會不知,府邸後山,我早已讓探子去調查過一遍,並無伏兵,並且,我已在那裏提前埋好了弓箭手,隻要始皇出現,便可遠程將其射殺!”

    “不過,你們說的,這是請君入甕之計,倒也確實沒錯。”

    “早在數月前,始皇帝就派了章邯和馮劫兩位大將,埋伏在了城池外圍,隻要一聲令下,他們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衝殺過來!”

    眾人聽到張良這話,瞳孔不由一縮。

    果然是計麽?!

    李謙看向張良道:“子房既然早就知道此事,卻還是要行刺趙政,想必已有解決之策了吧?!”

    張良道:“自然,我已在章邯和馮劫的行軍路上,布下陷阱和疑兵,足以擋住他們一炷香的時間。”

    “若是一炷香內,無法將趙政幹掉,那也隻能說是天意如此了。”

    話音剛落。

    一個雄渾的聲音便自院外響起。

    “何須一炷香,隻需一刻鍾,便叫這趙政小兒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