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收馬超

字數:10783   加入書籤

A+A-




    很快。

    李傕和郭汜被誅殺的消息,就傳遍了各地。

    令的各方諸侯都震驚了。

    這幾年,各方諸侯都在忙著內鬥,清理自己周邊的勢力,打的不亦樂乎。

    幾乎都要忽略長安周邊的地界了。

    可沒想到,朝廷竟然一下子弄出這麽大的動靜。

    各方諸侯可是知曉,這李傕和郭汜二人,乃是董卓的舊部,當年雖然投靠了朝廷,卻也是擁兵自重,擁有獨立的自主權。

    朝廷甚至單獨劃了兩塊地給二人,任由二人在各自的領地上胡作非為,幾乎不管不顧。

    然而。

    這李傕和郭汜二人,卻突然被雷霆手段給打掉了。

    手底下的將士也是死的死,降的降。

    這令人難以想象。

    要知道。

    李傕和郭汜二人加起來,可是有近十萬的兵力的。

    算是一方大勢力了!

    想要誅滅他們,可不簡單。

    各方諸侯第一時間就派出探子,打探具體的消息。

    很快。

    他們就了解到了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

    原來是李傕和郭汜二人,彼此先廝殺,狗咬狗了,然後才被朝廷撿了便宜。

    將李傕二人誅殺,並且收編了他們的殘部。

    不過。

    還是有有心人看到了其中的不對勁。

    為何朝廷的兵馬,會突兀的出現在戰場之中。

    李傕和郭汜,為何沒有第一時間阻攔。

    這麽多兵馬,二人不可能看不到的!

    然後。

    各方諸侯了解到,原來李傕二人是為了爭奪朝廷賞賜的一塊地盤,這才大打出手。

    心下頓時了然了。

    這就是一招連環計啊。

    李傕二人被耍的團團轉,還不自知。

    “李傕二人,死的不怨。”郭嘉歎息一聲。

    他知道,這必然是那位大將軍白昊的手段。

    也唯有此人,才能做得如此滴水不漏,雷厲風行。

    這幾年的時間,他也使用過一些策略,對付這個白昊。

    比如離間呂布,挑撥二人關係。

    李傕等人這幾年如此肆無忌憚,同樣也有他在背後推波助瀾。

    可惜,這些手段,都收效甚微。

    呂布這家夥,仿佛轉了性子一般,根本沒辦法挑撥成功。

    甚至,還將去當說客的來使給直接斬了。

    郭嘉才知道,這白昊應該是有其他的手段,收攏了呂布。

    讓呂布暫時生不出輕舉妄動的想法。

    隻可惜。

    他沒辦法做的更多了。

    這幾年,曹操這裏卻也是紛爭不止。

    甚至即將麵對袁紹的威脅,這讓他根本無心他顧。

    “咳咳,如今長安大勢已成,再想攻破就難了,暫時隻能作為盟友,等攻破袁紹後,再徐徐圖之。”郭嘉咳嗽一聲,搖了搖頭。

    雖然這並非是上策,但是眼下卻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其餘諸侯,自然也是猜到了這次事件,乃是白子秋在背後推波助瀾。

    可是,卻並沒有一方諸侯有任何舉動。

    畢竟——

    現在各路諸侯,幾乎各個都自顧不暇,根本沒辦法再去考慮長安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長安乃天子所在,占據了大勢。

    除了袁術這種沒腦子的人,自立為皇,與大漢徹底割裂。

    其餘諸侯,還沒有這麽笨的。

    他們表麵上,都還是漢臣。

    自然不敢做出任何太過出格的事情。

    ……

    三個月後。

    長安。

    軍營內。

    白子秋端坐在最上位,聽著張遼等一眾將軍的匯報。

    經過三個多月的磨合和操練。

    李傕和郭汜二人的舊部,已經徹底融入到了朝廷的軍隊之中。

    白子秋的直係下屬之下,比如張遼徐晃,每個人都各自領兵十萬。

    已經是頗具規模。

    白子秋這一次召集這些將領過來,自然是為了商討出征西涼等各項事宜。

    如今。

    西涼仍舊處在馬騰和韓遂的控製之中。

    不過。

    近幾年,不知因為什麽情況,兩人從結義兄弟,變成了仇人。

    時不時就掀起戰亂,甚至還波及到了長安周邊。

    白子秋覺得,如果不及時整頓的話,估摸著西涼這群不安分的主,肯定會給長安帶來麻煩。

    更何況。

    西涼還有一個白子秋也盯了許久的猛將——馬超。

    馬超乃馬騰之子。

    在原著中,馬超可是勇猛無雙,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報仇,打的曹操潰不成軍。

    最後迫不得已之下,曹操割發割須,這才保得一命。

    之後,馬超歸順劉備後,也是屢立戰功,成為了蜀漢五虎將之一。

    “現在這馬超也才十七八歲,正值年少,乃是收服的好時機。”白子秋眯了眯眼,“等收服馬超,再招攬劉備三兄弟後,五虎上將就招到三人了。”

    至於剩下的兩個五虎上將趙雲和黃忠,也有一定的機會招攬到。

    趙雲本是在公孫瓚麾下,如今公孫瓚被滅,趙雲不知所蹤。

    不過。

    或許他也會如同原著一般,投靠向劉備也說不定。

    所以。

    等平定完西涼後,招攬劉備,絕對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白子秋環視一圈,淡淡道:“如今韓遂和馬騰徹底反目,致使西涼動亂不斷,甚至危及長安,我欲遣一支大軍,入駐西涼,平息動亂,諸位以為意下如何?”

    呂布開口道:“哼,給我五萬兵馬,我自將涼州平定,竟然在天子的背後攪風攪雨,真是反了天了他們!”

    張遼道:“如今諸侯紛爭不止,各地都時有動亂,隻是,這西涼的位置太過敏感,必須要控製住,不然長此以往,恐對長安不利。”

    徐晃也抱拳道:“確實,隻有平定完西涼,屆時就算出兵平定諸侯,也無後顧之憂。”

    其餘將軍,也是紛紛出謀劃策,各抒己見。

    “現在出兵,的確是個好時機,馬騰韓遂不和,屆時隻需幫助其中一方,就能順利進入關中。”

    “我覺得,馬騰和韓遂都應該打掉,把我們的人換過去,不然恐怕其中一方還會延續李傕和郭汜的作風,在涼州自封為王。”

    “不可,西涼地域廣袤且複雜,若是沒有當地人領導,很容易會滋生叛亂,我覺得隻需要降服一方,讓他管理涼州,我們隻需要派個可信的官員,進行監督即可。”

    白子秋坐在位置上,耐心的聽著各將領的分析,心中卻早已有了決斷。

    以他們現在的兵力,收服西涼,並不算太難的事情。

    難的隻有三點。

    第一、出征西涼後,派誰駐守長安及周邊的幾個重要關隘。

    畢竟——

    此前他剿滅李傕和郭汜,展現出了一部分強大的實力,可能會讓一些諸侯心生忌憚。

    到時候,一些諸侯趁著他出征西涼的時候,來圍攻長安,那就麻煩了。

    第二、征伐完西涼後,如何快速的將局勢穩定下來。

    不然的話,估摸著又要耗費不小的兵力。

    第三、派誰擔任涼州牧。

    這個人選選的不好的話,後續西涼恐怕還會戰亂不斷。

    這可不是白子秋想要的結果。

    見眾人都討論的差不多了。

    白子秋這才擺擺手道:“好了,你們的想法,我都知曉了,西涼肯定是要平定的,不過具體的細節,還得商量一番。”

    頓了頓。

    他將自己想到的一些問題,全部都說了出來。

    集思廣益,這樣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張遼微微點頭道:“大將軍所言,確實有道理,這些問題,都是重中之重,必須在出征前,就做好安排。”

    呂布開口道:“反正我是肯定不會守城的,再者,我和樊稠將軍比較熟悉,樊稠將軍本就出身西涼,有他帶路,大軍也會前進的更加順利。”

    樊稠拱了拱手道:“末將義不容辭。”

    他心中對於白子秋還是有些忌憚的。

    畢竟——

    白子秋以雷霆手段,誅滅了李傕和郭汜二人。

    他本身就來自於董卓舊部,生怕被連累。

    好在他這些年都安分守己,雖然自領兵馬,卻也沒有如李傕二人一樣,太過造次。

    不過,即使如此,他現在也得表態,表示自己完全歸附於朝廷。

    不然,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秋後算賬了。

    同樣想要表功的,還有張濟。

    他也表示,可以帶隊前往西涼,做個急先鋒!

    “末將也願前往。”

    “末將當年遊曆過西涼,可充當前鋒,進行探路。”

    “屬下苦練士兵多年,正愁沒地方施展,請務必讓屬下隨同出征。”

    其餘將領,也是紛紛請命,表示願意出征西涼。

    這幾年,長安一直都在穩定的發展,很少和外麵的諸侯爭鋒。

    戰爭也幾乎沒有。

    他們也隻能訓練士兵,根本發揮不了任何的作用。

    自然而然的,官位也就沒有任何的提升。

    這場戰爭,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個立功的好機會。

    也隻有這樣,才有機會加官進爵。

    白子秋耐心的聽著眾人的訴求,心中卻也有了自己的決斷。

    首先。

    守護長安等地,必須要是自己信得過的人。

    比如張遼徐晃等人。

    以及他一年前,從呂布手底下挖到的一員猛將,高順。

    原著中。

    高順本是在呂布的麾下,呂布被曹操擊敗後,高順不願降服,被一並誅殺。

    高順此人,許多人可能並不熟悉。

    但是,他卻組建過有名的陷陣營!

    號稱‘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這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隊。

    高順能領導這麽一支隊伍,其本身也是有大將之材的。

    經過這一年多的相處,白子秋也發現,高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也讓他自己帶了一支一萬人的隊伍。

    這支隊伍在高順的培養下,甚至成了朝廷攻伐最強的軍隊。

    白子秋看著眾人道:“各位,我知道大家都是立功心切,但是你們應該也知道,我不可能帶著所有人出征西涼,需要有一半的人留下,守衛長安。”

    “這同樣是件重大的任務,甚至關係到我大漢的生死存亡。”

    “所以,諸位不要以為隻有衝鋒陷陣,才能獲得功績。”

    “守護長安各個關隘要塞無礙,等我出征回來,自然也會論功行賞。”

    白子秋這話一出,這些將領的爭論聲,倒是沒有這麽大了。

    既然都有功勳,那麽守城自然是更加的輕鬆。

    死傷率相對而言,也會更低。

    當然。

    有得也有失。

    這樣一來,立下戰功的機會,自然也會更小一點。

    經過數天的商議。

    白子秋最終決定了出征和守城的人選。

    張遼和徐晃,各自守護通往長安的重要關口。

    白子秋不在的時候,由張遼全權指揮一切行動。

    出征西涼的人選,則選了呂布、樊稠、高順等一眾將領。

    樊稠出自西涼,對於各種路況都相當熟悉,有他帶路,大軍也不至於迷失方向。

    呂布還有高順,則是兩位猛將。

    有他們充當馬前卒,大軍自然會勢如破竹。

    “好,兩年多沒有打過戰了,這次一定要打個痛快!”呂布握了握拳頭。

    白子秋開口道:“這次出征西涼,還是得扶持起一方勢力,若是馬騰和韓遂二人都趕盡殺絕的話,我擔心對後續控製西涼的局勢不利。”

    頓了頓。

    他望向一眾將領道:“諸位以為,該選誰合適?”

    其餘人麵麵相覷。

    因為對馬騰或者韓遂不太了解,所以也不敢妄加自己的意見。

    樊稠想了想,開口道:“若真要選擇一人的話,我建議大將軍選馬騰。”

    “為何?”白子秋瞥了眼樊稠。

    樊稠開口道:“我和馬騰曾經共事過,知曉他為人賢良忠厚,受眾人尊敬,若是他能真心歸降,那麽我們收服西涼的阻力會小不少。”

    “至於這韓遂,疑心太重,且沒有自己的立場,很容易被人鼓動,若是讓他管理一方,很容易會被人利用,鬧出亂子。”

    白子秋微微點頭。

    即使這樊稠不說,他也打算保下這馬騰。

    畢竟——

    在原著中,馬騰可是在衣帶詔中,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後才會被曹操派兵清剿。

    馬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忠於漢室的。

    再者。

    現在馬騰和韓遂的作戰,馬騰居於劣勢。

    隻要能出手幫他,便很容易將馬騰收服!

    “好,到時候就有馬騰出任涼州牧,等平定西涼後,樊稠將軍便也在那裏駐紮下來,輔助馬騰穩固西涼各方勢力。”白子秋淡淡道。

    “是。”樊稠拱手道。

    對於白子秋的安排,他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

    畢竟——

    他本身就來自於西涼,現在也算是榮歸故裏了。

    遠離廟堂,也少了不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不然,指不定哪天自己就人頭不保了。

    接下來。

    白子秋又和呂布等人,商議了各種出征的安排及人員部署。

    直至一個月後。

    大軍才浩浩湯湯從長安各地出發,出征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