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朝堂之辯
字數:4018 加入書籤
第75章 朝堂之辯
秦元說這些的時候,自然是能夠感受到秦王那十分看重親情的情感,血濃於水,皆是自己的孩子。
秦元繼位,勢必不會殺親族,而秦川繼位,以其的秉性,極有可能會鏟除一切異己。
這也是秦堰如此安排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秦川私生活太過亂了,嗜色成性,有這麽明顯的弱點,他怎麽放心將偌大帝國交給秦川,那自然而然,秦元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而且在王族之中,秦元的名聲也很好。
這時有小廝匆匆而來,說是郡守回來了。
秦元一驚,連忙帶著許奕出去了。
宋山一臉的風塵仆仆,比起離別時,似乎變得更加蒼老了,“參見殿下。”
瞬息間,秦元眼眸紅了,扶住宋山的手臂,“宋叔,幾日不見,您看上去老了許多。”
“無事無事。”宋山臉上勉強撐起笑容來。
“卿兒的衣冠塚立在何處?”秦元問。
宋山眼眶通紅道:“我家後院,等我告老還鄉那一日,我便可以天天陪著她了,小丫頭從小就怕一個人。”
秦元聞言,一滴淚水悄然滑落。
中午時分,秦元特地交代要和宋山一起用膳,即便是宋山百般拒絕,說什麽尊卑有別,秦元一概沒有聽進去。
吃完飯後,黑冰台統領淩元便將蘇岩幾人帶進來了。
宋山疑惑的看了秦元一眼,“殿下,這是?”
“我已查明,那些人皆是魏國密使所為,也就是這幾位,是殺是剮,你自己看著辦。”秦元抿了一口茶水,道。
宋山聞言,麵色瞬息漲紅,片刻後,才緩緩平息,一個眼神都不給那幾個人,“殿下按照律法辦即可。”
“好。”這個答案是在意料之中,秦元手掌一揮,同時吩咐道:“那便將這幾人淩遲。”
淩雲點頭,將那幾個如同死屍一般的人拖了下去,漆黑眼眸中沒有一絲情感。
動作也是極為行雲流水。
許奕在一旁伺候,見著宋山的臉色不是很好,於是輕聲道:“宋叔,這些人如此對待卿兒,不值得同情。”
宋山搖搖頭,道:“我並不是因為這個,隻是如果我們殺了魏國密使,那魏國必然會有所防範,那可能會影響到前方大局。”
“你都說了可能是影響,那也有可能沒啥影響,放寬心,而且,這群人做出這等罪惡之事,不能輕易繞過。”秦元悶了一口酒,悶聲道。
宋山見狀,便也不在說這個事情,就讓秦元自己看著辦。
曆經一月之餘,九原郡的災情終於是得到了極大的緩解,隨著種子的下地,以及源源不斷的糧食抵達,毫不誇張的說,九原郡已經從餓殍遍野扭轉了,堪稱扭轉乾坤。
一時間,秦元的聲望在九原郡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在重挫為富不仁的商賈,更是令人拍手稱快。
災情結束了,秦元幾人也打道回府了。
剛到鹹陽,便有一道道政令下到了九原郡,九原郡郡守宋山配合著朝廷官員,開始對災情有著極大責任的官員商賈進行秋後算賬。
短短幾天之間,竟是有八十名商賈,三十多名官員被押解到鹹陽。
其中,就有江明,曾今是太子府屬官。
秦川幾人本想著如果秦元包庇江明的話,他們就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對秦元的勢力進行打擊,誰曾想,秦元竟然是這般公私分明。
就連在審判案件中,秦元都未曾沾染絲毫,表現得就像是個陌生人,幾次審判的官員都在秦川的示意下,去問秦元的意思,隻要秦元說保下,那他們審判的時候,就會手下留情。
隻要他們幾個人通下氣,這個秋後問斬便不會被提上日程,隻是,這期間,秦元沒有說過一句話,可以說,完全就是秉公處理。
秦川幾人甚是失落,不過,他們可不會就此罷手,他們在那些隨行官員中,知道了一件十分震驚的事情。
賑災的糧食被換成了麩糠,甚至還在其中加了許多小石子,這個行為還在九原郡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這幾天,秦川都在為這些事情忙活,趙靖和柳昀也沒有閑著,
秦川的臉色十分難看,那九原郡被壓來的八十多個商賈,有五十個曾經孝敬過他,還有二十多個,是他的人。
也就是說,秦元這招真是夠狠毒了,一下子為他減少了很多供奉。
對於秦元的怨恨又上了幾個層次。
於是,在他大手一揮下,禦史紛紛上書,即便是趙靖與柳昀極力阻攔他,說一些冠冕堂皇我之話,他都沒有屈服。
白花花的糧食變成了麩糠,難以下咽。
此消息一傳出,朝野嘩然。
一些處處敵對太子的官員紛紛站出來指責秦元,要麽說是管教不嚴,要麽就是說這些可能是秦元暗中指示的,其中利用兩者差距來賺差價。
一時間眾說紛紜,朝野逐漸混亂起來。
早朝時,秦元站在章台宮的大殿內,麵色嚴肅,“諸位有什麽想問我的,便盡管問吧。”
一禦史站出來道:“糧食被換成麩糠,可有此事?”
秦元看向那人,點頭道:“沒錯。”
又一禦史道:“這件事情可是你做的?”
秦元搖搖頭:“不是,我也從而暗示過其他人做過此事。”
“如此說,這些都是底下人做的,你這個太子一點都不知情了?”禦史犀利問道。
秦元猶豫一下,緩緩道:“的確我有失察之罪,隻是,當時事態已經發展了不可緩解的地步了,既然問到這裏了,那我想問問諸位,九原郡災情那麽重,為何一直從那裏調集軍糧?”
此言一出,朝廷官員麵色紛紛一變。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我沒什麽意思,我隻是很好奇,勞煩幾位禦史解答一下,本來我籌集的糧食足以讓災民度過災荒,但你們卻屢次三番的從九原郡調糧,以至於糧食缺乏。”秦元朗聲道。
“如此,才會有有誌之士來這麽做,麩糠,別說麩糠了,能將人救活就很不錯了,如果那個時候,諸位禦史會怎麽選擇?是拿著那點可悲的糧食去看饑民活生生餓死,還是將糧食換成麩糠,從而可以救下所有人。”
朝廷頓時寂靜一片,落針可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