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老李,對不起了

字數:523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太子 !

    “哈哈想不到太子也是知道這茶的來曆,看來這茶的清香果然是有原因的。 ”

    呼延讚可不是什麽大老粗,家學淵源自然是有一番的見識了。

    “這茶喝下去都一口是苦的,第二口慢慢的才有清香,這是我的一位親人對我說的。”前世趙旭跟著老道的時候老道喝酒之餘總是喜歡喝茶。

    每次他總是喜歡將一些大道理,不過當時他並不理解這些,現在倒是有些懷念了。

    看到趙旭陷入沉思,呼延讚不由得開口叫道:“太子,太子……”在他連喊幾聲之後趙旭才恢複過來。

    “啊,我說你能不能別叫我太子,,這太子的稱呼我還真的不習慣你該是換個稱呼吧,這裏又不是朝堂之上。”趙旭用力的吸了一下茶香。

    “那不叫太子叫你什麽?”

    “那就叫我的名字吧!”名字這是個代號,這是趙旭的認為,可是呼延讚。

    “微臣不敢,那我就叫您公子吧,你還叫我憨大個怎麽樣?”

    “隨你吧,對了我這次來是有件事想跟你說,聽說你的武功是家傳的一對鋼鞭,我很想見識一下,怎麽樣不知道我又沒有這個眼福呢?”趙旭笑嗬嗬的說道。

    “啊太,不,既然公子有如此雅興是我的福分,也是我祖上積福,我榮幸之至,來人將我的鋼鞭拿來,公子請隨我移步我後院的練功場所。”說著呼延讚就引著趙旭來到了後院的練功場。

    看來這裏是呼延讚平時練功的地方,看這周圍的擺設,什麽石鎖,武器都是應有盡有。趙旭用手掂了掂石鎖重量還不輕。

    旁邊的武器架子上擺放著槍、劍、戟、斧、鉞、鉤、叉、鐧、錘、撾、镋、棍、槊、棒、拐、流星錘十七種兵器。

    這裏也許就有人會說,不是常說十八般武器嗎,這裏為什麽隻有十七種,還差一種的,對那就是鞭。(. )

    隻因為呼延家的家傳武功是鞭法,武器當然是鋼鞭了,所以他家族的人都是自認為十八般武器鞭是最珍貴的,就單獨放在了其他的地方。

    這時候呼延讚就拿來了他的武器鋼鞭,雖然叫鋼鞭但是它卻是用用鐵做成的。

    仔細看去上麵是一節一節的,功績十三節,每節有緊緊相連,渾然一體。但是並沒有沒有鋒刃。

    呼延讚的鋼鞭則是雙鞭又名雌雄鞭,左手較輕,右手較重,每支大約都有十一二斤的樣子。這種鞭攜帶方便,可以纏在腰上,或折疊起來放在袋裏。

    趙旭點頭示意意思就是讓呼延讚開始,呼延讚接到示意立刻就揮舞著雙鞭,隻聽到的是呼呼的風聲,並不見雙鞭的身影。

    正在這時候,呼延讚身形一閃突然進入到前方的幾個粗大柱子圍成的木樁內,正在趙旭不解的時候,呼延讚雙鞭狠狠的砸在了木樁上,但是那木樁沒有任何的反應。

    起碼說是表麵上看上去和原來一樣,呼延讚有接連向周圍的木樁接連的打去,不過每個木樁他隻是打了一次,然後收起雙鞭走出木樁reads;。

    就在他還沒有到達趙旭的麵前的時候,他身後的木樁突然破碎開來,不是斷裂,而是破碎了,雖然不是破碎城了粉末,但是也是和渣渣差多,但是如果搭在人的身上,那人還能有命在否。

    其實不是每一鞭都有這樣的效果的,這是呼延讚用盡了全力,不然也不會這樣,但是平時卻不一定了。

    “哈哈哈,好好,呼延家的雙鞭果然名不虛傳。”趙旭毫不吝嗇自己的誇獎,他也一眼看出這是戰場廝殺的鞭法,如果放到江湖上還真的不行。

    “公子過獎了,這是家傳的鞭法隻能在戰場上才能發揮出他的威力。”呼延讚也沒有說自家的鞭法是多麽有名,而是說出了它的用處。

    要說用鋼鞭最有名的還是唐朝的尉遲恭,憑借他手中的鋼鞭給大唐帝國立下了赫赫的戰功。

    “好了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了,想上戰場了,那好吧,正好我這次來就是想問你願不願意跟隨著我一起去揚州走一趟,我手下缺少一個先鋒,怎麽又沒有興趣?”

    呼延讚一聽到這裏雙眼冒光,他這樣的人的價值就是在戰場上,你要是讓他老老實實的享福,恐怕他還真渾身不自在。

    “末將願意跟隨著太子,若有命萬死不辭。”呼延讚滿臉的是激動,能上戰場比什麽都強,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對李筠一戰之中身負重傷失憶。

    第二天也就是大宋建隆元年的十月一日,趙匡胤下令十月,趙匡胤命趙旭為揚州行營都部署,李處耘為都監,宋延渥為都排陣使,征討李重進。

    一切事宜全部都有趙旭做主,趙旭任命呼延讚為先鋒,令人不解的是趙旭隻帶了一萬的禁軍,其他的部隊都是沒有帶。

    眾人都是不解不過沒有人敢出來問為什麽隻帶這麽少的士兵,揚州城內的士兵可是比這多了好幾倍呀。這時候一個消失了好久的人占了出來,他就是高懷亮。

    這一段時間高懷亮和曹彬負責訓練禁軍,曹彬還有時間跟著趙旭去北方轉了一圈,可是高懷亮卻一直沒有露麵reads;。

    現在的高懷亮已經被封為從四品的宣威將軍,實際的官職是正五品的步軍副都指揮使了和曹彬的職位一樣。

    “曹兄弟你說太子這是什麽意思,隻帶這麽多人,我不是說太子的能力有問題,這這也太少了點吧。”

    高懷亮最近也是和曹彬混熟了,私下裏兩人的關係是非常近的。

    “嗬嗬,我說懷亮兄,你應該對自己訓練出來的士兵有信心嗎,即使你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應該對太子有信心你說是嗎?”

    曹彬無論對誰都是哪一種冰冰有禮的樣子,正是這樣很受人歡迎。

    “曹兄弟說的是哪裏話,那怎麽能叫是我訓練的士兵,那是太子的注意所有的東西都是按太子所說辦的,所以是實際上是太子訓練的。”實際上高懷亮隻是個執行人。

    “我說兩位大人,太子讓我當先鋒這兵也少了點吧。”呼延讚聽到他們說話也來湊上一腳。

    曹彬和高懷亮沒有來得及說話,這邊趙旭回轉馬頭,他騎得也不是馬,是他那隻不知名的坐騎,他一回頭曹彬三人的馬立馬就不敢前行了。

    最近趙旭又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所有的馬匹,在這個東西麵前都是戰戰兢兢的,好似老鼠見了貓一般。

    無奈的他隻好繼續前行,隻是身子時不時的向後扭去:

    “一萬人已經不少了,前方還有我們幾千的人馬。”他說的幾千人馬是早已安排在揚州周圍的風影和錦衣衛。

    “再說了我們水師呀在哪裏,宋延渥率領的水師就在那裏,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宋延渥被趙匡胤任命為這次的排陣使,他本人並沒有在汴京,而是在大江之上統領著一支水軍。

    早在後周顯德五年的時候,後周攻打南唐的時候,宋延渥就是以右神武統軍的身份,率領一支水軍攻打的南唐,後來南唐求和之後,他也是一直駐紮在這裏。

    按照曆史的正常發展,他有個女兒成為趙匡胤的皇後了,不過現在看來這是不可能的reads;。三人聽到趙匡胤這麽一說也是放下心來,宋延渥的水上戰力不容小覷。

    趙旭又接著說:

    “李重進隻是依仗江淮的有利地形,修繕揚州城防,采取守勢。這根本就是尋死之道。

    再說了他在揚州擅自用百姓修築城牆,擅自強征商人的錢財,早已經是天怒人怨了。

    他也沒有什麽外絕救援,朝廷對他的糧草也是停發了,他也堅持不了幾天了我們何必動用大軍呢!”

    大家一聽確實是這樣的,他們隻知道打仗,哪裏想過這些東西,回過味來之後,也覺得一萬大軍,足以應付了。

    “李大人。”趙旭喊了一聲,都監李處耕立刻拍馬趕來,他是都監時刻注意著軍隊的狀況。

    “太子有什麽吩咐?”李處耕雖然宋的開國從龍之人之一,但是功勞不大,所以時刻想著立功,此次跟著趙旭平定李重進他覺得是個機會。

    “李大人,是都監你吩咐下去士兵一路之上一定要保持軍紀,不可騷擾沿途的百姓人家,還有到揚州圍城就好,不要傷害到城中的百姓。”

    “若有違反嚴懲不貸,你聽清楚了嗎?”趙旭說這話的時候十分嚴肅,麵無表情。

    李處耕也會死打了一個冷戰,看來太子這是真的了,連忙口稱知道了,下去去執行他的職責去了。

    趙旭一邊走著,一邊想著,下一步該幹什麽,李重進這樣的人他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他想的都是一統的大事。

    他是始終沒有忘記秦始皇的囑托,再次使華夏一統,然後有能力的話,漂洋過海,鏟除徐福的後代。

    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答應別人的事情,他一定要做到,但是完成這這些之前,他一定要先穩定住新生的大宋。

    李重進誰讓你是出頭鳥呢,平定你之後大宋基本上就沒有什麽割據了,也沒有人敢在反叛了,老李對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