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太監不得幹政

字數:579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太子 !

    對我就是想幹這個刺探情報的事情,搜集消息,這是我唯一幹過的,也是我覺得我自己能幹好的。品 書 網 ()( )

    江正覺得自己現在隻有這一點能夠拿出手了,其他的他還真的是不會什麽的,這樣的話還真的不能打動這位太子的心。

    雖然江正隻會遊手好閑,但是他也知道江南始終是大宋的一塊心病。

    現在自己提出來要為他搜集情報,這樣的話還真的說不定能夠是太子注意到自己有用,說不定還真的能夠幫助自己報仇也說不定。

    趙旭也是想著怎麽將江南的情報及時的匯總起來,雖然風影已經趕到了江南,但是始終不是本地的人,多有不便。

    按照趙旭的想法,還是用本地的人是最好的,因為他們熟悉當地,什麽地形啦都是知道的。

    最重要的他們是本地的人,這樣的話還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這樣很好開展自己的工作。

    如果在本地發展其他人的話,絕對是有難度和有風險的,這個險趙旭是不想冒的。

    因為一旦這些人出什麽事情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情報站就極有可能被摧毀。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即使再次重建也是十分困難的,這樣的風險誰也負擔不起。

    現在有江南的人要自己自告奮勇的幹這一行,趙旭自然是同意的,可是他並沒有當場就答應下來。

    他還沒有對江正信任到那個程度,第一次見麵他說什麽就是什麽,自己也不是傻瓜,如果他真的是唐國的奸細那自己豈不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了。

    趙旭也沒有說什麽拒絕的話,隻是讓他先等等,等自己處理完最近的事情在給他給明確的答複。

    同時他給了江正不少的銀兩,足夠他最近幾日在城中的花銷了,他江正找個客棧住下reads;。( )

    江正帶著他那顆不安的心離開了,因為他不知道趙旭能不能幫他報仇。

    在他離開之後,趙旭擺手叫來兩個人,低耳吩咐了幾句,兩人也是不住的點頭,然後尾隨著江正而去了。

    皇宮內趙旭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不過在書房內的趙匡胤還沒有休息。

    張德鈞正端著一杯茶,準備向裏麵走去,正好看到趙旭的到來,連忙就要行禮。

    “好了張公公,你看你這忙的,行禮就免了吧。”看著張德鈞手裏端著杯茶,還要給自己行禮。

    那樣子是有點滑稽,趙旭所以連忙將他給扶了起來。

    “老奴多謝太子殿下。”這樣體貼的主子誰都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喜歡的。

    “好了張公公,父皇還在裏麵沒有休息嗎?”趙旭看到裏麵的燈光還亮著,這張德鈞有端茶送水的,趙匡胤一定還是在裏麵沒有休息。

    “回太子殿下,皇上從下午一直在裏麵批閱奏章,還未曾休息過,老奴看著都心疼,要不您去勸勸萬歲爺吧,這還是龍體要緊呀!”

    張德鈞這句話倒不是恭維的也不是做作,而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太監的命運是和他伺候的主子是息息相關的。

    現在張德鈞的後台是皇上,隻要皇上在位一天,他就會風光一天,所以他真的是從心底關心趙匡胤。

    不管是因為他為了自己的地位也好,還是其他的也罷,這句話說得是十分的真誠的,這一點是沒有人任何作假的。

    “你們先下去休息吧,張公公你把手中的茶給我吧,我進去就行了,好了,你們先下去吧!”

    趙旭接過張德鈞手中的茶水,自己走了進去,趙匡胤依然是在哪裏頭也不抬的批閱的奏章。

    可能是他聽到了外邊的門行了一聲,還以為是小太監進來了,因為以往這個時候,都是有人前來端茶遞水的reads;。

    果然在他麵前放了一杯茶,他就知道是小太監進來了,所以他連頭也沒有抬。

    “恩,將東西放下你出去吧!”趙匡胤頭也沒有抬,在奏章上不停的批注著,吩咐道。

    可是這個小太監卻絲毫沒有聽到自己的話,非但沒有退去,居然還在翻動這自己禦案上的東西。

    什麽時候這下人這麽沒有規矩了,這膽子也實在是打了一點,這是什麽地方。

    這裏是皇帝處理奏章的地方,是國家大事決策的地方,所有的大事都是通過一紙的奏折,傳達給皇帝。

    然後皇帝做出批複就下發執行了,你一個小小的太監居然敢如此的膽大妄為。

    這還得了,你難道是想學著秦朝的趙高,想專權,難道是想學東漢的宦官。

    “大膽奴才還不……”趙匡胤想說大膽奴才還不退下,可是後麵的兩個字還沒有說出口。

    來人並不是他想的是也小太監,而是他的兒子,當朝的太子趙旭。

    “難道是哪個奴才又惹您生氣了嗎?怎麽發這麽大的火呀,火大傷身體呀。”

    趙旭好心的提醒道。

    “我還以為是哪個小太監竟然敢如此的膽大妄為呢,原來是你!”趙匡胤放下手中的筆,笑著對趙旭說道。

    “哪個太監敢如此的大膽,敢翻閱皇上的奏章,父皇你多想了吧?”

    當個奴才能有多大的膽子,膽敢動皇帝的東西,這一點趙旭還真的是不相信。

    趙匡胤聽到也是搖了搖頭,這個兒子什麽都好,就是感覺有時候什麽事情都不上心。

    自己說了他好多次也是沒有用,也懶得說了。

    “這你可就真的說錯了,難道沒有這麽膽大的奴才嗎,秦朝的趙高不就這麽一個膽大的奴才嗎?”

    趙旭聽到之後恍然大悟,怎麽把這個本家的人給忘記了,這家夥雖然是一個沒有鳥的人,但是幹的事情是許多沒有鳥的人幹不出來的。

    在秦始皇死後,他居然敢夥同丞相李斯矯詔廢掉公子扶蘇,逼死大將蒙恬。

    然後將大秦帝國的皇位傳給了自己容易控製的公子胡亥,也就是後來的秦二世。

    後來這個太監出身的權貴,又將李斯陷害致死,自己當上了丞相,皇帝都要聽他的。

    他也是個個奴才,也會死個太監可是沒有人比他的權勢大了吧,皇帝都不敢忤逆他的意思。

    這樣的奴才還真是了不起的奴才,成為這些後世的太監的偶像和老祖宗了。

    經過趙匡胤這麽一說趙旭也是反應過來了,是呀這不就是一個例子嗎。

    趙高也是一個奴才,更加的是一個太監結果最後也變成了主子,這個主子是比皇上還管用的主子。

    這一下趙旭嚇了一身冷汗,因為剛才他是沒有把這件事情給放到了心上,現在是重視了起來。

    因為每個王朝都避免不了要和一類人打交道,皇上皇後皇子公主之類的都避免不了。

    這類人就是太監,充斥著整個皇宮的用人,除了女子就之上下太監了。

    太監通常是指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們是專供古代皇室役使的官員。

    一般的人還不能擁有,主要是給皇室人員使用的一類人,專用的的。

    此外寺人、閹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都是他們的別稱。

    宦官製度起源於先秦時期,不可謂曆史不悠久,有著極深的曆史淵源。

    就連《詩經》、《周禮》、《禮記》這樣的書中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

    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專門用來服侍王室的人員,這時候的宦官也就是所謂的太監都是奴隸充當的。

    第一位有記載的太監,據說還是一位假太監,他就是秦國宦官嫪毐。

    受太後寵幸,給秦始皇的老爹戴上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還剩下兩個孩子更加被被封為封為長信侯。

    他的後輩趙高比他還要牛,把秦朝都給敗壞了,這樣的太監想不青史留名都難。

    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太監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或者是那些犯了罪被處以宮刑的罪人充任。

    極少數的是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將他們閹割之後送入宮中。

    秦漢以後,宦官製度更加詳備,宦官作為一種特殊政治勢力,對許多朝代政局產生重大影響。

    東漢末期就是伴隨著宦官專權,嚴重的消弱了王朝的最後氣運,大漢基業瞬間倒塌。

    大唐後期更加是太監的天下,皇帝的廢立幾乎都是由大太監一手把持的。

    這樣太可怕了,這就是所謂的下人,奴才幹出來的事情,剛才趙旭自己還說沒有什麽事情,現在自己一回憶,真的是害怕了。

    這太監也是一股極大的政治勢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左右朝廷的政局的。

    對一定要防止太監的勢力膨脹,或者幹脆直接限製他們的勢力,不給他們出頭的機會。

    “是呀有時候就是這些所謂的下人,這些所謂的奴才也能夠影響大局。”

    “父皇說得對,我們大宋絕對不能出先東漢那樣的宦官弄權,更加不能出現前唐那樣的宦官亂國,我們要從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我要讓太監在我宋朝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接觸政治的機會,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嚴格的規定宦官不得幹政,否則誅九族。”

    宦官不能幹政,一旦幹預朝廷的政治死的不是你一個人,你的九族都被連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