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大宋版政委

字數:368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太子 !

    “趙大人說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一個優秀的將領在很大程度上對一場戰爭都是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 超多好看小說]”

    “甚至在有的時候,能夠改變戰爭的輸贏,這一點我也是不會否認的。”

    趙旭從來都沒有說將領不重要,一個優秀的指揮官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

    一個將領有著優秀的素質和機動靈活的戰法這樣以來絕對是可以在戰場上給自己的一方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反的一個愚蠢無能的指揮官可以將一支很好的軍隊給斷送掉,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

    “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巧婦能為無米之炊,即使一個將領在怎麽優秀,再怎麽出色,沒有一拳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是枉然的。”

    “又或者說士兵根本不聽指揮,他是一點功能都不能發揮,這樣將領也就沒有了任何的意義了不是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做基層的士兵,他們做將軍還有什麽意思,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來士兵更為重要了吧。

    雖然趙旭說的這個理由有點牽強,可是也不是沒有道理吧,還好大家都是能聽懂,在自己的心裏想一下還是對的,是這麽個道理。

    看到他們三個都是深以為意,趙旭又接著說道:

    “那我就接著說了,既然士兵是如此的重要,那麽我們就要對他們更加的好,要讓忠於朝廷忠於皇上,忠於整個國家,忠於整個民族的觀念深入到他們心裏。”

    “這些思想就像一粒種子,直接種植在他們心裏了,就等待著慢慢的發芽成長。”

    此時趙旭看到趙匡胤帶著疑惑的目光看著他,好像有什麽話要問:

    “父皇您是不是有什麽疑問,有的話,您盡管說出來吧。”

    趙匡胤聽到此處確實是有點想法:

    “朕確實是有點不明白你讓他們忠君還是可以理解的,忠於朝廷也是可以的,忠於整個國家,忠於整個民族是怎麽說的?”

    現在的宋朝是隻有一小部分天下,距離統一天下還是比較遙遠的,整個國家在趙匡胤的眼裏就是朝廷。

    還有整個民族,這周圍的這些個國家不都是華夏的子民嗎,還用的到說其他的嗎。

    就連苗訓和趙普也是覺得趙匡胤說的對,他們現在還有什麽征服契丹這樣的野心又或者叫做是雄心。

    “哈哈這一點很好理解的,我們總有一天是要統一天下的,統一天下之後就沒喲什麽事情了,契丹在我北方虎視眈眈,西北吐蕃,南部的雲南大理,以前不都是我華夏的土地,這些是一定要收回來的。”

    “這樣士兵必須要忠誠於國家和民族,隻要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對整個國家盡忠,這難道不應該嗎?”

    契丹、吐蕃。大理這些地方在唐朝的時候都是臣服於朝廷的,而到現在竟然成了一個國家。

    如果真的能夠統一這些地方,趙匡胤的功績將會是超越了很多的帝王,絕對是和漢武唐宗一類的人物。

    如今聽到趙旭說起這,他也是渾身是熱血沸騰,覺得自己的幹勁又回來了。

    “如此你快給朕說說你的具體想法,你到現在還沒有說出來應該怎麽辦呢?”

    是呀,趙旭說到現在都是沒有說出來該怎麽辦,隻是說了這士兵是如何的重要。

    還有給大家描繪了一副美好的前景,可是最為關鍵的東西他是一點也沒有說。

    “這個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我們將我們最為忠心的人派到最基層去,和都頭一塊管理這個都。”

    支部建在連上,當時那位偉人就是說要在連隊上必須有這個黨,的組織,便於黨的指揮。

    現在趙旭說的是朝廷最為忠心的人讓他們下到個個都去好好的教育這些都的士兵。

    “這些人必須是對朝廷忠誠,地位也不是很高,經過特殊的訓練這樣以來,所有的事情都是沒有問題了,所有的最基層的士兵應該都是對朝廷有了歸屬感。”

    “一但士兵對朝廷有了這個歸屬感,即使是他們的上司讓他們叛亂,他們也是不會幹的。”

    “當然了不僅是都要這樣做,就連營、軍、廂等一級的編製也要這樣做,可以將都監這個職位給撤銷,讓這些人充當都監,但是不能叫都監的名字reads;。”

    “這些人必須有朝廷親自培訓過才能下到軍隊裏麵去,讓他們去當這些軍隊主官的副手,時刻掌握這他們的動態。”

    趙旭將後世的政委和指導員的製度都給搬了過來,不過這個講起來是相當的複雜的。

    趙旭也不說那麽多了,就是一個原則派出一部分時刻了解朝廷政策的人和軍隊在一起,而不是靠著監軍的製度去控製軍隊。

    趙匡胤在心裏想了一下,還是不錯的,如果真的能夠這樣的話,軍隊時刻都是在朝廷的手裏麵。

    剛才趙旭所說的那個對朝廷忠心耿耿,了解朝廷政策的人去當副手就是為了掌握整個軍隊的思想動態的。

    並且按照趙旭的意思,還要時不時的給他們講一下忠君愛國的思想,這是極好的。

    這確實比臨時派人去監督強多了,而且趙匡胤也是帶過兵的人,有些事情他也是知道點的。

    如果當時後周的軍隊都是實行這樣的製度,估計當時也沒有多少的軍隊來支持自己當皇帝吧。

    “先生和趙先生覺得太子這個主意怎麽樣,沒事的大家是在一起討論的有什麽意見都是說出來吧。”

    “微臣覺得太子這個主意不錯,這就和寺院裏麵導人向善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士兵的心中樹立起對朝廷的忠誠,對君主的盡忠,朝廷已經不需要擔心將領造反的問題了。”

    趙普也是能看出來這樣做的好處,所以他是讚成的,這個人雖然讀書不多,可是眼光還是準的狠的。

    “陛下我也認為太之這個做法十分的不錯,儒家為什麽能夠到現在還是這麽的興盛,那是因為儒家的思想已經深入到那些學子的心中去了,即使你砍了他們的腦袋,他們還是會信仰孔子的。”

    苗訓也是打了個比方,也是比較讚成的,他說的很多思想這個東西是不能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