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第1612章讓晉王進宮

字數:318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太子 !
    陶穀現在著急了,他已從趙匡胤哪裏出來就板著一張臉,他的幾個侍郎立刻就問尚書大人怎麽了。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我們禮部沒有接待過番邦的君主,現在陛下讓我們去招待番邦的君主,還讓我們寫出來一個章程這以後就按照我們的辦,這可有點難辦了。”
    陶穀完全沒有以前的那種十分闖勁了,以前陶穀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官員,有才幹有能力,但是現在他卻一點都沒有想法了,隻想著升官發財。
    這是這也十分的困難了,趙匡胤也改革了一下官職,所以現在的六部尚書是僅次於參知政事的官職了,也是位及人臣了。
    陶穀也老了,當初和他一起的尚書都已經換了,他還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這不是說皇帝不信任他,不讓他升官,而是實在是太重要了,無人能替代。
    “尚書大人,這簡單呀,以前我們不是接待過遼國的王爺,也就是現在的遼國皇帝嗎,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按照那個規格,這些番邦的君主,哪裏知道這麽多,下官還聽說這些人都是沒有見過世麵的人,來到這花花世界,他們還不得要眼花了嗎?”
    這個侍郎叫丁寧,他是禮部左侍郎,陶穀不在的時候這個人就是禮部的最大的官了,腦袋很是靈活,立刻就想到了以前他們招待過耶律賢,現在人家耶律賢已經成為了皇帝,用當初對待他的禮節來招待這些番邦的君主,這又有什麽不可呢?
    陶穀想到這裏就立刻說:“就按照丁侍郎的要求去辦,各位同心協心的將這件事辦好,本官在陛下麵前為你們請功。”
    陶穀也要去安排一下,因為自己才是禮部的主官。,自己不去也不合適。
    花費了那麽長時間才將三十多位君主給安排好了,這個時候陶穀才有時間特意的招待趙光義。
    “臣陶穀參見晉王殿下。”
    “嗬嗬,陶大人許久不見了,大人何故行如此大禮,我現在已經不是晉王了,最多算是一個待罪之人吧。”
    趙光義立馬將陶穀扶了起來,因為自己確實不是晉王了,當時皇帝已經下旨將他給剝奪爵位了,陶穀這樣稱呼他為王爺,趙光義還真的是擔當不起、
    “在下官心中您永遠是王爺,王爺這一次為國家立下如此的大功,陛下這一次一定會重賞的。”
    陶穀知道這一次趙光義立下的功勞不亞於開疆拓土,因為他讓異族來服,這就是最大的功勞。
    “這都是為臣子應該做的,這也是我大宋的威名所致,對了太後最近身體怎麽樣了,我這個不孝子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到她老人家了,真的很想念她老人家。”
    說實話趙光義真是想念杜太後了,他還不知道杜太後已經死去好長時間了,恐怕這個時候他的這計劃要落空了。
    “怎麽了,陶大人,母後她老人家怎麽了,你怎麽不說話?”本來陶穀還很高興,但是仙子卻臉色不好,也不說話了,這讓趙光義有點著急了,一定是出事了。
    “王爺,您還不知道吧,老太後已經仙逝快半年了,所以……”
    趙光義聽到之後一臉的悲戚,然後久久不語。
    “想必你都知道了吧,朕就知道這些事情是瞞不住你的,光義回來了,也就是你的二叔回來了,想一想這麽多年過去了他還是回來了,而且帶著遺異族的君主來的,你說朕應該怎麽辦呢?”
    趙匡胤看都沒有看趙旭,就率先開口了,因為他知道趙旭是來幹什麽的,他知道不告訴趙旭他也會知道,況且剛才進城的動靜那麽大,趙旭不可能不知道。
    無論怎麽說趙光義都是趙匡胤的弟弟,也是趙旭的二叔,這一點是任何的時候都不能改變的,誰也改變不了。
    “父皇你想讓我怎辦呢?”趙旭反問道,因為趙匡胤自己就有了答案,這一點還用得著問趙旭嗎?
    “唉不管怎麽說,他都是我們的親人,現在你祖母也去世了,她臨走前雖然沒有說,但是還好惦記著光義,朕覺得可以既往不咎了。”
    趙匡胤始終是心軟,他不想再對趙光義有什麽懲罰了,因為趙光義在海上也受了幾年的罪了,而且這一次還有大的功勞。
    “看吧,您都已經做出來了決定,詢問我還有什麽用吧,全部都按照您的意思去辦吧。”趙旭說這些話沒有任何的感情,不喜不悲的,可是就這樣更加讓趙匡胤覺得他是生氣了。
    “放心朕是不會給他實權的,隻想讓他老實的待在汴京,這也算朕對得起這個兄弟了。”
    “朕之所以要跟你商議一下,朕要恢複他的爵位,你也知道朕一母同胞有死人,大哥早逝,就剩下朕和光義,還有廷美,但是現在廷美也……隻有朕和光義了,所以無論如何朕都不會再傷害自己的兄弟了。”
    趙匡胤的待著悲傷的說道,這也是一個事實,這是最痛苦的事情,自己的母親也死了,現在還剩下一個兄弟,這對趙匡胤的來說是內心的傷痛。
    “所以無論你怎麽說朕都要讓光義過上好日子,以後他就在汴京了那裏也不用去了,好好的過安穩的日子。”
    趙旭看到趙匡胤的神情不對勁也沒有說什麽,趙匡胤是一個重情義的人,身為一個長輩跟自己的兒子商議事情,更為重要的趙匡胤還是皇帝,要辦什麽事情一道聖旨就夠了。
    還用的著跟自己說什麽,從父親的角度來說,也不能這樣跟自己的兒子商議事情吧,這還是說明了趙匡胤這個人的性格。
    “那還是按照父皇的意思去辦吧,二叔的家人也讓他們出宮吧,將他原來的府邸還給他吧,恢複他的晉王爵位,您看怎麽樣?”
    還稱晉王,就相當於他以前的一切都還給他了,唯一邊的是不給任何的實權,做個富家翁也不錯。
    “來人宣晉王趙光義覲見,朕和太子要給他接風,好生的伺候著。”聽到自己的兒子也同意了,趙匡胤直接下旨了,讓晉王進宮,晉王真的是久違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