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2章 吐蕃再次開戰了

字數:321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太子 !
    “想不到這麽多年了還有這麽多年你念念不忘大周世宗皇帝的好,看起來朕這個皇帝還真的有點失敗呀。”
    此時已經是半月之後,趙匡胤已經回到了汴梁城,此時他才拿出來韓州交給他的東西,上麵列舉的是一些忠心於大周的官員,這些人地位不高,但數量也不少。
    大宋已經取代後周十八年了,還有人想恢複後周的神器,不得不說柴榮籠絡人還是有一套的,這麽多年了,還是對他念念不忘。
    “這些人都是在了老年了,也沒什麽大的作為,即使我們放任他們,也不會產生什麽影響的,就是不知道韓州這麽多年為什麽這麽容易放棄了。”
    趙旭也想不到自己的老爹還有這麽一個秘密,十幾年了,也沒有說出來,到了最近才知道那人居然是韓通的次子。
    “朕想看看這麽多年以來他到底想要幹什麽,想不到最後是這個結果,韓州現在已經離開了。”
    趙匡胤其實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看看韓州身後還有什麽人,但是想不到韓州居然沒有動手,也不好處置他了。
    “那現在韓州去了那裏,總不能您老人家也不知道的,要真的是那樣,我也真的佩服您老人家了。”
    趙旭不相信他老邪會那麽好心,直接放走一個曾經對自己有恨意的人,即使心胸再怎麽寬廣,也不會這樣做的。
    “怎麽會呢,他已經見到了自己想要見的人,然後出家當和尚了,現在就在大相國寺,也算安安穩穩做事了。”
    趙匡胤怎麽會按摩隨意,直接就放走了韓州,這是不可能的,暗地裏還是有人盯著他,這韓州先回到汴京一次,然後就去了大相國寺,還算是中規中矩的。
    帝王之心,能使一般的人能揣度的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麽簡單的,一不小心就會中招,韓州估計還不知道會有人在暗地裏跟著他。
    “大相國寺,對了那張瓊的事情怎麽解決,閑著無緣無故少了一個人,總要有一個解釋呢?”
    張瓊再怎麽說也算一個重要的人物了,現在不明不白的消失了,怎麽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要不然又要有人瞎猜了。
    “放心吧,朕已經安排好了,張瓊死了那麽多年了,死後能有如此哀榮也算不錯了。”
    趙匡胤給張瓊封了國公,是追封的,因為張瓊在保護趙匡胤的過程中屍骨無存了,趙匡胤在皇陵周圍遇刺了,這件事現在已經不是秘密了,也沒有什麽損傷,隻有張瓊一人死了。
    趙匡胤為了表彰張瓊的功績,封了他忠國國公,用來表彰他的功績,算是給朝廷一個交代,趙匡胤也是煞費苦心了。
    “對你,朕決定讓柴宗訓去房州當知州,想必你也知道朕這樣安排的用意了。”
    房州,這就是韓州給出來的官員名單,大部分人所在的那個地方,現在趙匡胤要主動柴宗訓派過去,這就有點問題了。
    這些人為說是為了柴榮,現在柴榮不在了,他的後人也隻有柴宗訓了,他們當然是忠心於柴宗訓了,現在趙匡胤這樣做總不會是為了成全他。
    “朕當年說過除了謀逆無論柴氏子孫犯了什麽大錯誤都不會處置,這一次朕也要看這麽多年了他是不是放手了。”
    柴宗訓也有二十多歲了,以前他年紀還小什麽都不知道,現在就很難說了,因為他已經長大了,那想要傅國也說不定了。
    “這樣會不會是防虎龜山,畢竟這麽多年了,柴宗訓都表現的很很老實,如果真的是放下了,那就比較圓滿了,如果要是偽裝的,那真的太可怕。”
    柴宗訓自從上一次被他的後媽也是他的姨媽隔日推上皇位之後,表現的很考試,一點其他的心思也沒有。
    就像趙匡胤剛才所說的那樣,如果是裝的,那就有點可怕了,趙匡胤將他放汴京的話可以就近監視,如果放到外麵的話,有點難不方便了。
    “放心,這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這麽大一個國家還怎麽然後管理呢,這都是小事,朕實在不想留下一個禍患,等到朕百年之後或者你以後,他們還在找我趙家人都的麻煩。”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現在的趙匡胤就這麽一個人,他奪得是柴家的江山,沒有對他們的家人趕盡殺絕已經是最大讓步了。
    誰能保證他們以後不會繼續向著要複國,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嗎,人家的國家沒有了,後代子孫向著複國這也是可以的。
    但是從趙匡胤這邊想,這就大大的不妙了,自己在世的時候也許沒有什麽,趙旭在位的時候也不會翻起來什麽大的風浪。
    可是他們的後世子孫麻煩可就有點大了,為了後世孫少一點麻煩,那麽他們寧願現在就解決麻煩。
    “父皇所慮極是,就讓他去吧,如果有什麽不好的念頭滅了就是,用不著這麽麻煩,也不要怪我們心狠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趙旭現在變了很多,因為自己的兒子也長大了,為了自己的家人他什麽都敢做。
    “對了,父皇老三老四他們在吐蕃那邊開始了吧,這吐蕃的讚普還真的是膽子大,居然敢直接的出兵,辛虧我們早就有了準備。”
    趙旭轉了一個話題,那就是吐蕃那邊已經開戰了,不過這一次倒是那個確實信心十足了,不說軍事上麵其他的方麵也做足看了準備。
    大宋在軍事行動的同時,直接派了一支精銳進入境內,開始扶持一些僧人。
    在吐蕃勢力最大的不是讚普,而是那些僧俗勢力,而且他們派係林立,互不統屬,勢力最大的就是撻釋尼瑪法王的師兄,撻釋尼瑪法王回到吐蕃也開始反對他的師兄了,現在已經能夠自稱一派了。
    加上朝廷派人的帶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拉攏了很多的僧人,在內部已經開始有人反對讚普了,畢竟隻要給她們利益,他們什麽事情都幹的出來,別說反對讚普了。
    無論誰做讚普都是一個樣,隻要他們的利益不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