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章 噶爾欽陵回吐蕃

字數:307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太子 !
    “父親,大宋豈不是吃定我們了,難道我們就心甘情願的被他們威脅嗎?”
    祿東讚侖試探性的問道,被別人掌握生死那滋味真的是不好受,還是在自己的手中比較好一點,祿東讚侖有點不甘心。∽↗,..
    “傻孩子你覺得我們可以和大宋對抗嗎,以前吐蕃多麽的人,都敗在宋軍的手中,我們現在還怎麽跟他們鬥。”
    吐蕃士有點自大了,這特別是第一次擊敗大宋的時候,他們更加的嘚瑟了所以他們覺得大宋的好欺負,但是也有明眼人,知道那隻是大宋的一個失誤。
    就比如尼釋撻瑪法王,他就呼籲千萬不要再大宋了,可是沒有人會聽他的,他的師兄威德法王,還想著要除去他。
    尼釋撻瑪勸說無果的情況下,直接將這件事告訴了趙旭他們,大宋也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吐蕃剛一出動的時候就被大宋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直接被宋軍攻入到了本土,現在三分之二都被占領了,你說大宋軍隊戰鬥力如何。
    “你想一想,現在吐蕃有宋軍駐紮,加上尼釋撻瑪法王創建的撻瑪教派也是和大宋一心,我們沒有反抗的餘地,這樣的話,我們還是老實的做一個富家翁吧。”
    噶爾欽陵看的比較透徹,能夠被利用說明自己還有利用的價值,與其做一件必死的事情,還不如趕緊的給自己弄點好處呢!
    “記住,這大宋得太子,隻是利用我們穩住局勢,以後吐蕃是什麽樣子,還說不準,所以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多立功,這樣才能不被人當成是廢物,以後也能謀求一個爵位吧。”
    噶爾欽陵真的老狐狸,連這一點都看到了,看起來趙旭選擇他還是比較明智的,就這樣的人活的時間比較久吧。
    祿東讚侖,似懂非董的點了點頭,快馬加鞭直奔吐蕃的地界,而趙匡胤在這個時候則是看著趙旭。
    “你就這樣放他回去,難道不怕他掌握大權之後要報複我們嗎?”
    以前噶爾欽陵是被抓住,囚禁在汴京,那個時候他死任人宰割,但是要是回到吐蕃,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擔心什麽,您不是早就安排好了嗎,除非是他不怕死,再說了他也很聰明,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麽,不會這麽愚蠢的要跟我們作對,還有二弟和四弟他們在吐蕃,他翻不起來什麽風浪。”
    趙旭很有自信,讓噶爾欽陵回去隻是為了要用吐蕃人治理吐蕃,也就是以夷製夷,減少大宋的損失,自然要選擇一個聰明人。
    噶爾欽陵自然就是聰明人,知道進退,趙旭在暗中已經完完全全的將他這個人給調查清楚了,要不然也不會讓他們父子兩個直接回去了。
    就像趙旭剛才說的那樣,趙匡胤不是還有後手,不僅趙匡胤有後手,他自己也有後手,他們吃定了噶爾欽陵了,噶爾欽陵隻能任他們擺布了。
    “好,照現在的情形,吐蕃遲早是我們大宋的,這一次朕比較滿意,沒有多少傷亡就給吐蕃造成這麽多的傷亡,尼釋撻瑪立功也不少,冊封他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了,前朝大唐沒有完成的事情,在朕這一朝終於實現了。”
    趙匡胤和高興,很興奮,一切的詞語都不能形容他的現在的心情,吐蕃本來隻是一個小部落,可是他曾經逼得唐太宗李世民將女兒嫁給他,換取和平。
    在曆史上被傳的十分美好,是唐朝和吐蕃的一次難得的交流,要知道曆來用女子換取的和平都是恥辱,和漢初被迫漢女嫁給匈奴單於的情況差不多。
    也許在史書上的說法不一樣,其中漢朝被譽為恥辱,而大唐則是促進了文化交流,維護了和平,但是個中的苦楚隻有皇帝本人知道,恥辱也隻有他自己的清楚。
    大唐終其一朝都會吐蕃沒有辦法,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不僅有辦法對付吐蕃,而且吐蕃快要成為大宋的一個州或者路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大宋遠勝大唐,趙匡胤遠勝唐朝的曆代皇帝。
    權勢現在趙匡胤是有了,他需要的是名聲,需要在史書上留下美名,這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的,現在趙匡胤做夢都會笑了。
    “我打算再吐蕃設立州縣,任用當地的首領為官,我們的人為副手,慢慢的同化他們,百年之後那裏就會徹底的成為大宋的地方。”
    一個野蠻的民族不是那麽容易就能馴服的,這需要時間,十年百年,雖然那個時候趙匡胤和趙旭很有可能都不在了,但是他們的後代一樣會繼承遺誌。
    父子兩個都沒有再說話,都在想象一副畫麵,大宋屹立於東方,萬邦朝拜,風光無限,這才是真的大國氣度……
    經過近一個月的馬不停蹄的趕路噶爾欽陵他們父子兩個終於趕到了吐蕃,這裏是吐蕃的一個偏僻的地方,他們父子兩個一回來就來到這裏,是有原因的,因為這裏有贏人芒鬆讚普,他現在就在這裏。
    他等召集他的部下對大宋進行反攻,可是這麽多長時間過去了,隻有寥寥不到千人前來,他十分的著急,這個時候聽到有人說噶爾欽陵回來了,還帶著大部隊來的,芒鬆讚普喜出望外,立刻就跑了出來。
    “大論你回來了,本王可是十分的但心係,都說你被俘虜了,你是怎麽逃出來的?”
    芒鬆讚普握著噶爾欽陵的手,親切的問道,他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噶爾欽陵還是帶著兵來的,那就就是雪中送炭了。
    “臣隻是暫時躲了起來,去暗中召集舊部,這不召集了大概幾千人,聽說大王在這裏,所以臣立刻就來了,還請大王出來主持大局,恢複我們的統治。”
    噶爾欽陵一臉的虔誠,好像自己真的是一個忠臣一樣,芒鬆讚普卻沒有看到噶爾欽陵嚴重的不屑,其實他現在那顧得上看這些,他隻在乎自己能夠能掌控局勢。
    噶爾欽陵帶著這麽多的人,那就是最自己找的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