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一口血噴出來徹底昏死過去(2)
字數:292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影後穿越:嫡女惑天下 !
第427章 一口血噴出來徹底昏死過去(2)
常太師朗聲應下,一回頭目光咄咄的盯著聶毅一字一句的說,“昨晚東城區鶴鳴樓一帶突發大火,又逢大風,短短片刻火勢就完全失控,直接燒了東城整整兩條街道還沒停歇,而與此同時,鶴鳴樓的馬廄也因此失控,幾十匹馬受到驚嚇之後,一窩蜂的湧上了街道,將屋子裏跑出來逃難的人,撞得人仰馬翻,街上行人傷的傷死的死,直到天亮這場火才徹底被撲滅!”
一聽這話,滿朝皆驚,誰都沒想到向來祥和安定的東城區會在一夜之間攤上這麽大一場禍事。
東城區是整個京城最繁華熱鬧的地方,商賈旅人、外族來客、達官貴人……幾乎每天都在這裏紮堆,試想一下,這樣熱鬧的地方突逢大火,肯定有無數的人湧上街頭,正是驚魂未定以為自己逃過一劫的時候,卻又遭到瘋馬踩踏……可想而知,這一夜會有多少人因此送命。
但問題是……這些事情又與太子有什麽關係?
太子黨裏的人一聽這話,有的就按耐不住了,開口嘲諷道,“常太師這話說的真有趣,雖說這事的確讓人震驚,但天災人禍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太師您現在拿一件驢唇不對馬嘴的事情借題發揮,難不成是認為這大火和踩踏事件是太子殿下所謂吧?”
常太師聞言當即冷聲一笑,彎腰撿起地上一份血書,目光似箭般開口,“這裏有一份名單,上麵清楚的記錄了一切,昨天晚上,少說有數十人在鶴鳴樓看到了太子殿下,而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殿下與王將軍的得力幹將李校尉正好在這裏剛剛淩-虐致死了八個平民百姓,而理由卻是因為不小心衝撞了他一下,所以他李校尉就直接對這八個人動了炮烙之刑,當時太子殿下可就在現場,試問若沒有後台撐腰,李氏區區一個校尉,怎麽敢隨便動用陛下當年早就廢除的刑罰!?”
這話一出,本就驚訝不已的在場人直接都聽懵了,這李校尉究竟是猖狂到什麽地步,才敢私下對人用炮烙之刑,甚至對象還正是大晟自己的子民!?
“咳……咳咳!”老皇帝一聽這話一口氣上不來,劇烈的咳嗽一聲後陡然跌在了龍椅上,看著桌子上呈上來的一遝“血書……”,上麵清楚的記著這麽多年來李校尉的種種惡行,還有昨夜親曆聶毅在場的種種,證據如此確鑿,他一時間連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你、你幹的好事!好啊,太子你真是讓朕大開眼界!”
老皇帝手指顫抖的直著聶毅的鼻子,眼睛都氣的一片赤紅,此刻聶毅慶幸自己還留有後招,見狀趕忙開口,“父王,是,常太師說的對,昨夜兒臣的確去過鶴鳴樓,但並非是去助紂為虐,而是要親手將李校尉繩之以法!”
“昨夜得知李校尉在鶴鳴樓為非作歹的並不隻有常太師一個人,兒臣在第一時間知道後,當即怒不可遏,直接就去了鶴鳴樓準備將他繩之以法,為此還與他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這一點相信也有不少人都可以作證,兒臣從小深受父王教育,自知上位者一定要勤政愛民才能民安國盛,像李校尉這種軍中毒瘤,兒臣連容忍都做不到又怎麽可能與他同流合汙。”
“昨夜兒臣已經砍了這惡徒的腦袋,本以為退朝後可以私下跟父王您承認錯誤,誰知卻晚了一步,兒臣現在就可以將李校尉的項上人頭呈上來,以示清白!”
這話說得悲愴懇切,再配上聶毅那張剛毅的臉和泛著血絲的眼睛,當真很難讓人把這個印象裏勤政沉穩的太子與草菅人命的惡行聯係到一起。
一時間,在場不少人都有些動搖了,雖然眼下事實已經鐵證如山,但說到底火又不是聶毅放的,百姓也不是他打的,如果非要給他追加罪名,無非就是一個監管不力,管教不嚴的連帶之罪,這也犯不著上升到喪盡天良泯滅人性的地步吧?
趁這個時候,一眾太子黨紛紛站出來,將所有罪責通通推卸到李校尉身上,好像聶毅從始至終都是被這“血書……”冤枉了一樣。
看到此情此景,聶暻麵無表情的臉上勾出一抹冰冷的弧度,突然低聲道,“父王,兒臣自然是相信皇兄的為人和人品的,這一點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有目共睹,昨晚的事故想必定有誤會和隱情,沒準是那些百姓看到皇兄去找了李校尉,就下意識地以為他們已經同流合汙了,隻不過……”
說到這裏,聶暻故意頓了一下,在場所有人的心都被他提了起來,老皇帝更是緊抿著嘴唇,“隻不過什麽?”
聶暻貪搖了搖頭,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隻不過父王和諸位大臣就算心裏再清楚皇兄的為人,這畢竟也隻是在朝堂之上,出了這廟堂之地就是民間的悠悠之口,如今這一百四十三個百姓連名呈上一份血書,就是為了給自己甚至自己死去的家人討回公道,如果我們大事化了將這件事隨便應付過去,想必百姓一定不會滿意,而在戰局如此激烈的時候,喪失民心意味著什麽,父王您比兒臣應該更加清楚。”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讓整個大殿陷入了死寂,就像當頭棒喝一般,原本已經被聶毅虔誠悔過的樣子灌了迷魂湯的大臣們突然回過神來,老皇帝沉吟許久開口道,“那以你之見,怎麽樣才能拉攏民心?”
聶暻一眯眼睛,嘴角翹起,“父王不妨請幾個百姓來這金鑾殿一趟,一來可以彰顯您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安撫百姓們的不安的情緒,二來,也能讓他們做個見證人,看看朝廷對這件事的嚴懲態度,反正李校尉這個罪魁禍首已經被皇兄親手斬了,或許這些百姓看到這惡徒的項上人頭之後,心裏才會真的有一絲慰藉。”
這話一出,立刻引來周圍一片附和之聲,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朝廷就算將這件事一絲不落的全部公開張榜,恐怕仍然會有說其中有貓膩,可要是隨便找幾個受害人親眼來看一看,心裏也就踏實了,到時候一傳十十傳百,沒準還能讓陛下落個剛正不阿,愛民如子的美名。